新婚三天就分别,妻子家中苦守72年,而丈夫在22岁就已牺牲

在手机不离手的如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随时的问候与关心,让两个人的世界很快能融合在一起,但有一点值得商榷的就是,感情似乎没有以前人那样浓厚了。听到过一句话,“我们的感情很浅,浅到一天不说话就不喜欢了”。

这话很软,也很诛心,这正是很多人的感情现状,没有爱情的时候是渴望的,但得到时热情却又很快消耗怠尽了。回想以前生活的人,那时候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的年代,爱情却是那样的真诚与长久。

寄出的一封信要等几天甚至半月,但他们就是为了那份简单的爱而执着地等待,直到老去。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就是一个新婚三天就分别的女人,在家中苦守72年,却不知丈夫在22岁时就已经牺牲,这是怎样的一个感人爱情故事呢?

一、上个世纪初的婚姻

上个世纪初,处于封建王朝与民国更替的时期,封建社会留下来的习俗还在被大多数人传承,两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想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一些大家族,传统习俗仍然在延续,特别在男女婚姻上,仍然处于包办状态,虽说提倡自由,但真正能做到的凤毛麟角。

包办婚姻在那个年代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到了男女婚嫁的时候,父母便会给儿女物色良人,媒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火的“生意”,很多男女的婚姻全靠媒婆的一张嘴,也许是对父母的信赖,也可能是对现实无法反抗,只能听天由命,总之,那时候的人对待婚姻,很少会爱得轰轰烈烈。

男女双方仅凭媒妁之词便入了洞房,是美是丑,人品好坏,全凭运气。上个世纪初的婚姻就是这样的简单,简单得让你看起来似乎都有点随便,但就是这样的婚姻却较为长久,没有婚前的爱情也能相守一生。

除了靠媒人介绍之外,还有的富贵人家条件较好,童养媳就是给儿子量身打造的“预订款”,从小在家养着,长大后直接成婚,既熟悉、又贴心,两人如果感情好的话,那就是情投意合的幸福一对。

虽然“童养媳”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都是饱尝虐待的角色,但也不尽然,也有很多幸运的童养媳,婚后一样过得简单而幸福。今天我们要说的女主就是这样的一位女子,身为童养媳却与丈夫感情格外深厚。

二、青梅竹马的童养媳

童养媳最早在三国时期就有记载,《三国志》提到:“至十岁,婿家即迎之长养为媳。”到了清代几乎成为了一种大众现象,民国初年,童养媳仍然普遍存在。

很多穷苦的百姓,无钱养育女儿,便把女儿卖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还有一种家庭条件有限,无钱给儿子娶媳妇,便低价购买女婴、女童,或遗弃的女婴,最后养大成媳。

不论哪种方式的童养媳,对于女孩来说都是一种无法选择的面对,未知的命运,在她们成为童养媳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新的转折,或痛苦,或幸运,都是听天由命,而池煜华则是一位幸运的童养媳。

池煜华生于民国初年一个贫寒的家庭,家中无法维持生计,只能把她卖到一户李姓人家做童养媳,那年池煜华9岁,她的小丈夫李才莲6岁,两个都是童年大小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成长,青梅竹马的感情,要比那些媒妁之言来得深厚。

1928年的除夕二人如愿成婚,从童养媳的角度来讲,池煜华是幸运的,她能够顺利、幸福地与丈夫李才莲成婚,但从妻子的角度来讲,她是不幸的,婚后他等待丈夫的归来,一等就是72年。

三、一辈子的等待

1929年正月初二,也就是池煜华和李才莲成婚后的第三天,池煜华在村口目送丈夫奔赴前线,也是从那时候起她才知道,她的丈夫李才莲是共产党的一员,并且身处要职,革命的需要让这对新婚夫妇的甜蜜变得格外短暂,新婚三天就要面临分别。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深厚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共同的革命思想,受到李才莲的影响,池煜华并不是一名普通的村妇,在丈夫走后,她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部长,丈夫在前线,她在后方,共同参与到革命的战斗队伍中。

池煜华时刻都记住丈夫临行前和她说的话,让她守好家,多读书、多学习,多帮助红军做事。只是池煜华能记住丈夫的叮嘱,却无法控制住对丈夫的思念,1933年,当她知道丈夫在江西宁都县七里坪任命为少共江西省委书记时,便跋涉五六天的路程去找自已的丈夫。

当池煜华看到四五年未见的丈夫时,出于妻子的眷恋和依赖,她是不想离开李才莲的,聚少离多的日子,对于一个新婚女人来说太残忍。但是面对革命的严峻形式,她的眷恋和依赖只能深藏于心。

李才莲告诉她,革命队伍中有家属不方便,让她回去继续在后方做革命工作,本想留下来陪在丈夫身旁的池煜华,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丈夫。而让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别就是一辈子。

与丈夫李才莲分开后,两个分别投入到了革命当中,一时间失去了联系,这让池煜华感到格外的心慌,她派人四处打听丈夫的消息,但都是杳无音讯,陪伴她的只有丈夫最后的叮嘱,“不要轻信谣言”,哪怕别人告诉她丈夫李才莲已经死了,她也不信。

池煜华始终没放弃寻找,她几乎找遍了整个赣南山区,甚至还给毛泽东写过信,寻求丈夫的下落,后来得到全国妇联回信说,“池煜华同志,您给毛主席的信已经转给我们办了”,还鼓励她在家好好生产、工作,将来李才莲会回来看她。

直到1983年,民政部终于查实李才莲已在1935年2月牺牲,当池煜华看到那张烈士证时,才知道,她每月所领取的生活费原来是丈夫的烈士抚恤金。

但即使是这样,池煜华仍然是执着地等待,每天起床后都会在门口那里张望一会,似乎她的丈夫随时都会回来一样,从身形挺直到弯曲,池煜华一等就是一辈子。直到2005年池煜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那年她95岁,她苦守了72年的丈夫终究还是没有回来。

或许池煜华早已知道丈夫已经离开人世,但她舍不得心中的那份放弃,那是对爱的真诚与执着,也是那份信念让她苦守了72年。

小结

我们总是会笑前人的愚昧,觉得他们的婚姻太过于平凡,但往往是这种平凡而让婚姻的味道更加的长久,而作为现代人,我们缺少的就是那种平凡幸福的追求,很多不甘于现实的心态,让自已的心里越来越盲从。

尤其面对感情时,总是没有那么多的安全感,所以有人说,连见面都觉得奢侈的关系要怎样去维护,所以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浅,远不如前人那样执着,其实很多人缺的不是感情,而是那份让你值得等待的真心。

一个女人面对聚少离多的日子,用72年的时间去等待,是什么让她支撑了那么久?即使面对丈夫的烈士证,仍然选择的是继续等待,她的那份感情值得我们每一个深思,我们现代人的感情究竟是怎么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池煜华:守望一生的生死之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