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
中国组织人事报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8日作者:通讯员 钟萍
本报北京讯 (通讯员 钟萍)近年来,北京昌平区把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公务员过程管理、行为管理和纠偏提能提效的重要手段,围绕考什么、怎样考、由谁考、如何用等问题,不断探索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公务员平时考核的科学化水平。
指标体系设计上,突出个性指标差异化。按照凝练共性、突出个性的原则,对照公务员能力素质模型,围绕“德、能、勤、绩、廉”建立百分制三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共性指标涵盖强化公务员综合素质的基础内容,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十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可结合部门、区域特点和岗位差异,自行设置拓展本单位个性指标,既突出岗位差异,又确保指标接地气、可操作、能落实。比如,流村镇围绕山区工作特点,从“指导、检查防火、防汛,落实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角度,在“绩”指标项下设置了“包村工作”的个性指标。
考核程序设置上,突出评价主体多元化。确立主管领导为“能、勤、绩”三项指标的考核评价主体,充分发挥其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关键性作用;确定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及政风行风部门共同作为评价主体,负责“德、廉”的考核评价,根据掌握的信访举报、批评投诉等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引导成员互评,综合考虑岗位同类、业务同质、部门同属、交叉协作等因素,将部门划分为若干互评小组,互评组成员根据日常了解进行交叉互评;引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跟踪随访、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开展社会评价,形成领导评鉴、部门评价、成员互评、社会监督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有效提高平时考核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公正性。
系统平台建设上,突出考核载体适用性。依托“昌平协同工作平台”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信息系统建设,设置考勤管理、工作纪实、评价评审、结果公示、管理设置等基本功能,实现对公务员日常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上线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移动平台,通过多端数据共享融通,提供多渠道、无障碍、操作简便的参与模式。
考核结果运用上,突出现实使用可操作性。对平时考核优秀的公务员,在评选表彰、教育培训、干部选用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较差的公务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不符合岗位需求的,适时交流轮岗。将公务员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职务任免和职级升降、晋级晋档挂钩。2021年以来,全区提拔使用、晋升职级和获得表彰奖励的1360名公务员中,平时考核获得“好”等次的有1101名,占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