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得象忘言难言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一)
近日读汤用彤的《魏晋玄学论稿》有感如下:
1,汉魏之际,中国学术思想起了“甚大变化”。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儒生与皇权的逐步磨合,在汉武帝时期形成儒教,才有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重士亡法,罪及妻子”的出台,透支了国家的武德。虽然一时横扫寰宇,但最终形成了“好男儿莫当兵”的思潮。士家的消亡导致国家武装力量直线减弱。
3,魏晋玄学和我们现在脑海中的玄学,不是一个玄学。魏晋玄学是在儒道之争及皇家文字狱的压力之下形成的“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辩”,以调节儒道之争。
魏晋玄学中的“名学”内容可以说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鼻祖级教材。
魏晋玄学中的“易学”强调得意忘言。草书、画作等艺术创作讲究神意就是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存其意而忘其象。凡举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得意忘形”“忘言忘象”“寄言出意”“忘言寻其所况”“善会其意”“假言”“意忘形骸”“弦外之音”都源于魏晋玄学。
4,魏晋玄学的言易之辩用于解经则化繁为简,得意忘形则用于证解、建构形上学。得百家之学意而忘百家之言论,调和儒道矛盾。
孔子重仁义,老庄尚道德;儒书言人事,道家谈玄虚。儒学崇名教,道法贵自然。老庄之书绝圣弃智,儒家著作鄙薄诸子。玄学要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
5,魏晋之前,士大夫行王道,忠君为国。然而,世事艰难,君王昏聩,知识分子理想破灭,走投无路,如屈原自尽。如果不自尽,奈何?只好如嵇康等放荡不羁;或如陶渊明的寄情于山水,如此才有一条路。 魏晋玄学是向上看,依靠信仰。
(二)
苦难中,向上看的优雅与向下看的伟大。
以近代书籍为例:
胡适、祖师奶奶……太多太多知识分子意忘形骸,留下文章千千万,为后世追捧,他们的书中体现的思想都是向上看的优雅。
而鲁迅、毛泽东……他们留下的文章,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向下看,思考并躬亲实践如何解放千千万下下层级的人们,摆脱愚昧……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总会抬头向往、关注比自己过得好的人的生活方式,而自然而然的忽视比自己过的较差、更差的人的生活方式。鲁迅之流之所以伟大就伟大在这里。正如孔子的那句“伤人乎,不问马”
我曾在培训课堂上做过一个小调查,论证这个道理。
1,让大家在5分钟内尽可能的写下小时候玩伴的姓名。
2,将写好的名单分层三组。与自己同龄的一组,比自己年纪大的一组,比自己年纪小的一组。
3,结果这个名单中比自己年纪小的那组名字的数量往往是最少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谈到:“为思想的表述划定一条界线”,“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魏晋玄学人士则放浪形骸,不能说的东西固不能言宣,却可以意会。
(三)
读《人物志》
书中大意有八:
1,品人物由形所显观心所蕴。识鉴人物需相其外而知其中,察其章以推其微
2,分别才性而详其所宜。把合适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是治道之本。
3,验其行为以正其名目。《人物志》八观之说,均验其所为。
4,重人伦则尚谈论。魏晋之士趋于谈辩之风气源于此。
5,察人物常失于奇尤。形名之学取常人,奇人异士不可知
6,至太平必赖圣人。主道得而臣道序,主弱臣强天下乱
7,创大业则尚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称之雄
8,美君德则主中庸无为。卑弱自持为刘邵教人之要道
(四)
魏晋玄学思想之根本
时代——政治混乱衰弱,思想上求自由解放。此自由解放基于氏族逃避苦难的要求。
汉末以来,
1,纪纲破坏
2,异族入侵
3,黄巾兴起(神仙)——对比经世
4,佛学流入(出世)——对比入世
5,老庄得势——致太平
6,隐士增多——处士
所以汉代通经致用变为魏晋的风流得意。思想的中心由社会转为个人,不在环境而在内心,不在形质而在精神。
向往玄远世界,脱离尘世苦海。
(五)
贵无之学与崇有之学
有必始之于无。有无之学既本末之学,也是体用之学
1,有;
有,指“万有”“群有”,即现象世界。“接乎有生之类,会而共成一天耳”。
“有”依赖于“无”,“无”谓“元气”,“有”生于“无”
2,独化;
贵无者说有生于无,崇有者说有之自生。谓之独化。
简单的说,崇有论走的还是儒家的路子,以功名利禄去激励人们去有为,去奋斗,利于王朝的统治。而贵无论则强调人无为,不争,行的是道家学说,崇有论是为了批判贵无论而产生的。
贵无崇有之辩也可以看成唯物与唯心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