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黄省曾录》岩中花树如何不在心外?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下卷》,大家很熟悉的一段话,“先生游南镇”。上一次我们读王阳明的“朱本思问”的那一段讲到草木瓦石的良知的问题,那么今天又讲到岩中花树的问题,这些问题呢都非常有趣,实际上也是阳明心学当中长久以来引起人们最多争议、引起人们很多关注,而又可以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多少年来,学术界从各种各样的观点出发,对这样的一些观点进行理解、进行阐释,过去特别是70年代、80年代等等这些时候,人们还认为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之所以称王阳明为主观唯心主义者,和“先生游南镇”这一段话是有莫大关系的。人们为了论证王阳明为主观唯心主义者,往往都会引用这一段话。我们今天也来看一看这一段话,他究竟在说什么?
一.未看花时 花与汝同归寂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这位朋友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所怀疑的问题。按照我们通常的观点,认为所谓的事物呢是有它存在的客观性的,既然说它是客观性,那么也就是能够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而存在的。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而存在,那么显而易见,心外是有物的,并且这个物呢是具有它存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我们今天通常都这么认为,那么这个观点对不对?当然是对的,没问题。
王阳明它的确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是和人的现实的实践性的和事务的交往活动的过程看待这个事情的。那么他有没有颠覆所谓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我个人觉得没有。根据这一个话,来把王阳明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至少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谬误。这里给出一个非常清晰的情境啊, “先生游南镇”,这南镇不是一个什么镇子,它就是会稽山,会稽山也称为南镇山。我们可以设想王阳明和弟子们一起走进了会稽山,会稽山某一个山崖上啊刚好有一棵花树,这棵花树还开得很灿烂。有位朋友就说了,先生平常不是都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吗?那你看看好比是眼前这一棵花树,它明明是在山中自开自落,和我们的心有何相关?有什么关系?
这的确是一个常识性问题。这一棵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既然说它自开自落,那么也就是说它是独立的,是自主的,在山中自开自落,那么显而易见和我们的心是没有关联的,既然和我的心是没有关联的,那么它就是独立于我们的心以外的,那就是客观的。如果这个花树是客观的,独立于我们的心灵以外的,那么倒过去说,王阳明所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这个观点就彻底不可以成立了。这个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很根源的问题,它涉及到王阳明全部思想赖以建立起来的一个根源性基础,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我们看王阳明怎么说?“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这一个回答,的的确确涉及到心物关系,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王阳明有没有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我觉得没有,你看它是这么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特别请朋友们注意,在这个寂字很重要很重要,寂不是不存在,我们今天的错误在哪里呢?往往认为寂是不存在。
寂是存在的一种独特的状态,是一种什么独特状态?它本身的存在性还没有获得显化的存在状态,这样的一种存在状态,王阳明就把它称为寂。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既然是寂,那么它就是的确可以独立于我们自我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可以独立于我们的心灵以外的。可是很遗憾,既然是独立于心灵以外的这个寂,它对我是不分明的、不明白的。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对于这样的一种寂的存在状态当中的事物,绝不可能做任何意义上的肯定、否定或者对它的存在的状态进行描述,或者对它存在的意义进行阐释。那么也就是说一个存在于寂的状态当中的事物,它是处在纯粹客观性之中。就此而言,我非常强调一个意思,王阳明从根本上说并没有否定事物存在本身的客观性。
二.看此花时 颜色明白起来
我们再看,你到了山中,王阳明说,你看此花时,那么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明白和寂就是一种相对的不同的存在状态。相对于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寂,明白就不在是寂。明白就是呈现,是清楚明白地显现。那么要注意了,花原本是寂的,你现在怎么明白起来了呢?是你到山中和见此花时,用我的话说也就是人和对象,比如说在这个具体的例子当中那就是那个山中的那一棵花树,它构成了一个具体的对象性的交往情境。正是处在这样的一种对象性的交往情境之中,山中花原来的那个寂向明白转变。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人来到这个山中,和花构成一个独特的、特定的、对象性的交往情境。既然有这样一个交往情境的构成,那么毫无疑问,我们的本心、作为我们根本主体性而存在的良知和对象事物就构成了一种交往关系,正是这种交往关系的建构,良知本身的运用,使客观对象也就是这棵花树在这个例子当中,它本身原本的那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性、那个寂得以消解,纯粹客观性的解构实际上反而是对象事物本身的那种存在性,向我获得它明白的呈现。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使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性获得呈现、获得澄明、获得清楚明白地显现,是需要借助于人本身自身的本质力量的介入的,那就是良知。本质力量如何介入?就是和他够成对象性的交往关系。在这个例子当中,那就是你要游南镇,你要到了南镇这个山上和那一棵花树构成一个直接的对象性的交往。花本身的那个寂就瞬时得以解构,而随着这种寂的状态的瞬时结构,它本身所包含着的原在的那种存在性变向我呈现它自己。由寂向明的转变是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切实的实践功夫的,正是我们人本身作为主体的实践的活动,使客观对象的存在性向我开放。
三.客观实在 寂并非不存在
如果不是这样,我倒回去讲这个例子,比如说我从来没有到过南镇山,但是我便敢说,南镇山里有老虎,南镇山里有狮子,南镇山里有山崖,南镇山里那个山崖开着什么花?那诸位你说我这算是什么观点?这才叫做主观唯心主义,和对象事物构成一种对象性的交往关系之前,你便敢肯定的说,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什么?这样的一种观点,那恐怕才能叫做主观唯心主义。
像在刚才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多次提到过,王阳明有没有说你没到山中的时候,那个山里面花就不存在?他没这么说,他只是告诉你,没到山中没见此花,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如果我们把这个寂了解为不存在,那么问题很严重。什么问题很严重?因为王阳明在这里说的是此花和汝心,同归于寂。如果你把寂说成那个山中花就不存在,那你的心灵的寂是不是你心灵就不存在?不必多说,我们由此就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把寂了解为所谓的不存在,那是一个巨大的谬误。正是发端于这一个巨大的谬误,我们便对王阳明的这一段话有了巨大的误解。
我们一定要明了这么一个意思,事物本身是可以有独立于我的主体意识,或者说良知以外的那种存在的客观性的,这种纯粹独立于良知以外,心灵本体以外的事物自身的客观性,在王阳明那里把他标志为寂,这就是寂的状态。寂本身就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只不过王阳明特别强调一点,处在寂的状态之中的事物,在和我构成对象性的交往关系之前,并且呢我也没有任何前此的别的人的这种对象性交往关系的经验可以借鉴,那么很遗憾,这样的一种处在寂的状态之中的事物,它的确是独立于我们心外。我们之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能够实现人自身的存在,恰恰好是因为人是活的,我们是一个活的主体,是一个活动者的主体,是一个实践者的主体。
如果一定要说王阳明这一段话究竟在说了什么?实际上便说了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重要性,仅仅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通过主体性的自我运用,通过良知的自我运用,我们才有可能把对象事物本身的那种存在性实现出来。而既然对象事物本身的存在性是通过我自身本体的良知去把它实现出来的,那么一,良知是使存在物本身的存在性获得显化和澄明的本质力量,这是一。二,只有实现了存在性对我而言是澄明的事物,那么对象事物的存在不只是对我是有意义的,并且这种存在性就已经和我的心、我们的良知本体构成了一种相互交往的关系。既然有了关系,那就这就叫做关心的联系。既然有了关系,显而易见它还在心外吗?
王阳明在这个地方讲的重要意义,我个人觉得实际上是强调了这么一点,一方面事物本身的存在性是需要他原本相对于我而言的纯粹客观性的解构才获得真实的呈现的; 第二只有实现了存在性真实呈现的事物,和我心建构起了一种根源性的相互关联的关系,那么对象性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所以一是实践活动,二是通过实践活动还原出对象事物的存在意义和它的价值。我想这个才是这一段话试图阐明的很重要的根本的意思。
它和主观唯心主义有没有关系?我个人觉得和主观唯心主义没有关系。我打个比方讲,最早讲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者之一英国的贝克莱,他是这么个讲法,他也讲到类似的意思,扇窗、草木、森林等这样的一些所谓的存在,被我们人所感知之前,它是不存在的;它成为人的感知对象了以后,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对他的感知,赋予了山川草木等等这样的一些所谓的对象物以存在性。那么按照贝克莱的观点,原本所谓的客观事物,这回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存在者,是因为人作为主体是赋予给它以存在性。
那么你看看王阳明是怎么说?王阳明是说你没到山中的时候,没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是同归于寂。我说寂就是一种纯粹客观存在状态,那么在这个意思上,王阳明完全彻底没有否定事物是具有存在的客观性的。事物在成为心灵的感知对象之前的这种纯粹存在的客观性就叫做寂,这个和贝克莱完全不同。那王阳明说的是什么呢?王阳明说的是看到这个花的时候,花成为心灵交往的对象,寂立即便向明白转变,寂是一种存在的客观性,明白同样是事物本身存在的一种状态,只不过寂是存在性的未显现状态,而明白是存在性的显现状态,如此而已。所以我们只可以说在王阳明那里,人本身的自身的主体性,是使客观事物纯粹客观性得以消解,而使它本身的存在性得以显现的一种本质力量;而不能说是因为人的活动赋予了客观事物以客观存在性,这个显而易见,意义差别是很巨大的。
基于这一个观点,我个人觉得我们没有必要要把王阳明的这一个例子了解为是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典范表达,不是的;它强调的反而是人的实践性。
四.心物圆融 呈现本然状态
那么从根源上面来说,王阳明究竟是怎么来看待心和事物的所谓客观事物的关系的呢?如果结合王阳明过去我们也谈论过的和大家一起学习过的王阳明的《传习录》等等,总体上面来看,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大致理路。第一心即理,心即理在王阳明那里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基本的、根源性的第一原理,是王阳明哲学的第一原理。
心代表着的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应该毫无疑义,大家都明白了。那就是我们人本身存在的根源性基础,或者说把它叫做人的存在的本源,理是什么呢?理就是道。它是什么意思呢?从存在的意义上面来讲,是代表着宇宙万物之全体的根源性的存在本原,或者说宇宙万物的存在本原。那讲心即理,那就是人的存在本原和宇宙万物的存在本原实际上是同一个。心在理论上面来讲,它就已经造成一切万物的存在和心灵本体自身存在所展开的终究境界,这两者是一致的。正是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说,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也说心外无物等等。但是千万要注意,同样是在这个本质同一性的意义上,王阳明同样讲物外也无心,理外也无事。所谓的心物,心理等等,原本就是不可隔离的,就是如此这般的一个浑然一体。不是王阳明只强调心外无物,他同样强调物外也无心,心物原本就其存在的本源状态来讲呢,它就是浑然一体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关于这样的一些理解,良知是造化的精灵,是人心的一点灵明,这个人心的这一点灵明的是宇宙万物发窍之最精处,所以啊日月之行、四时代序等等,那都是我良知的流行不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的表述。
同样的我们上一次刚讲过的,草木瓦石的良知就是你的良知,天下万物与人原本一体等等,所有这些观点,包括我们刚才这一段讲的岩中花树的问题,寂和明白的关系问题,心和事物的所谓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本上面来讲,所有这些描述,这样的一些观点,实际上是联系到一起的,根源的基础的原理在哪里?就是心即理。但既然讲心即理,心即理要有一个实现它自身展开的形态和方式,就方式而言就是知行合一。我们也多次说过这个意思,就具体的展开的方式而言,那只能是实践的功夫。
我们刚刚讲的这一段,实际上就是人作为一个活动的主体、一个实践的主体,是如何去建构起人和物的实际的关心的联系的一种具体方式,正是这种实践的方式,使我的心和对象事物构成一种相互交往关系,那么我们同时呢便获得对象事物自身存在性的向我开放,所以王阳明说意之所在便是物。因为在这一个交往关系当中,我们会具体的展开我们良知的自我运用。良知的自我运用实际上就是我自身的本体在对象事物那里获得表达的一种方式。正是我们自我的主体性的自我运用,一方面消解了事物原本相对于我而言的那种纯粹的客观性,同时也便使对象事物本身的那种客观性由寂向明白转变。只有经由了这种实践的转变的对象事物,它的自身的存在状态,我们才得以描述,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才得以领会,脱离了这个我们没有办法。人就是如此这般的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个活生生的时间的主体罢了。
另外一个方面,所谓实践的主体,它是一定要涉及到主体性,在王阳明那里就是良知主动的本原的自我运用。比如说日常生活当中,在经验状态,我们哪怕是处在和某种对象的在他人看来一种事实上的关系当中,可是如果你心灵没有实现它本身的主动的自觉的自我运用的话,那么同样的一个对象就不是你的心灵交往对象,你没有和它建立起一种关心的联系的话,这个对象事物的存在状态,同样对你来说是寂的。
《大学》里头有一段话,心不在焉。心不在焉是什么意思?尽管我这个身体,现象上看、表面上看我适合某一个对象一起,可是你心不在焉,那就是主体本身的主体性没有实现在这一个情境当中的具体的、主动的自我运用。
心不在焉,怎么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段话同样很明白,非常清楚。心不在焉,对象事物对你来说还是寂的,既然还是寂的,视而不见,你还能描述这个视的对象的状况吗?听而不闻,你还能描述作为对象的那个声音的状态吗?食而不知其味,哪怕你现在在吃饭,你心不在焉,你吃啥了你都不明白,啥味道?是不是太咸、还是太淡了?你未必明白,这都是生活中的实例。
话说回去,王阳明之所以讲心外无物,和心不在焉的这一段话的理解,应该是有关系的。生活当中有许许多多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自我的存在是只能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当中的各种各样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整体构成的。
王阳明在这里这个例子当中讲,实际上也不过说明这么一个事,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事实上和我构成对象性交往关系的那样的情境。生活当中有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这种生活情景,按我的观点都叫做对象性的交往关系情境。正因为它是对象性的,所以随着我们交往对象的转移,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一种情境转移。不管怎么转移,你应该永远是你,良知应该永远是你的那个良知,这个良知并不随着对象性交往关系情境的转移而改变。那么这个才叫做独立、完整、自主、完善,这个才是我们人格完善的根本标志。
心不能逐物,那良知的作用在哪里?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对象性交往关系当中,能够把对象事物的真实状态还原出来,呈现出来,由寂向明转变。所以你不能啊我现在在吃饭,结果食而不知其味;我现在在跟你对话,结果呢我听了不闻,那怎么行?你不仅听而要闻,而且你还要如实地、真实地、实实在在地把这个闻的本然状态呈现出来。你也可以去游览,像王阳明一样也游览南镇山,到了山中那个花那红的就是红的,白的就是白的,黄的就是黄的,蓝的就是蓝的,这是主体性的自我运用,这是对象性事物本身存在性的自我澄明,这叫做意之所在便是物。
我们原来在讲这个的时候已经讲过多遍,这个意思希望诸位能够明白,而不要先给他戴上一个什么帽子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们进入到这样的一个文本情境当中来,不需要那么多的什么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们只需要领会这个文本、这个文字、这个情境本身所传达给我们的那个意义,把它转换为我们自我的一种实践的方式,那么这就叫做致良知了。能够这般去致良知,才能够使我们凡是和我构成对象性交往关系的任何事物本身的存在性都能够像我清楚明白的呈现。我们在这个交往关系当中,我们的良知也能够如其本身的那种真实状态向对象事物呈现,那这就叫做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个说了容易,做到很难,所以要事上磨练。好吧,这一段话的意思呢我就粗略的说到这里,给各位朋友参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