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从小说到电影|说一说李安导演的《理智与情感》
[关于]
一个严重的行前焦虑者
想和你说说我的故事
如果你也失眠
为了梁永安老师《从小说到电影》的选修课写了这篇说乐评不像乐评,说散文不像散文的杂文。喜欢文学从小学时候的作文开始,到中学的语文,再到大学真正的中国文学。遗憾没有坚持走下去,现在仍质疑当初略显轻率的选择。四年间写了很多文章随笔,最喜欢的却是这一篇“四不像”,愿你也能喜欢。
断臂维纳斯
奥斯汀的处女作,艾玛汤普森的五年磨一剑的第一个电影剧本,李安的第一部外语片,藏不住老相的艾玛汤普森,《理智与情感》的这些短板都曾为评论界所挑剔诟病。而这部影片的美却蕴含在这些不完美之中,像是“断臂的维纳斯”,因不完美而美得更真实动人。原著、编剧、导演的第一次,青涩中擦出奇妙的花火。
奥斯汀的写作风格极度个人化,她对自己视野的局限也有清醒的认识,凭借觉醒的女性意识,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的触角感知着日常生活的卑微和琐碎,以及平淡无波的人际关系中突然爆发的恐惧和仇恨。这样绵里藏针的反讽幽默很难被电影化,因为它缺乏好莱坞模式的戏剧性动作可以直接给人造成的震撼,而这种缺陷影片用了细节的刻画和小处的用心来弥补,与直接的感官震撼和宏大叙事不同,它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不时抓挠着人的感官,流动的音符无声无息地淌进人心里去,细碎的温情契合着奥斯汀性格的恬淡温和。尤其书中大量乐此不疲地展现了人物的对白,奥斯汀个人对理智的偏好更让埃莉诺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女性,爱德华和布兰登上校的形象比影片中所展示的也更单薄。影片用特殊的叙事在展现两条爱情主线的同时,穿插着倒叙或补叙的爱情副线,构成一张环环相扣的网。小说和影片一样,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喜和大悲,却能轻易赚回真正的微笑和感动的眼泪。
三十六岁的才女艾玛赋予原作中完美的十九岁少女埃莉诺一丝年龄瑕疵的同时也赋予了她原著中没有的绝代风华。奥斯汀笔下的埃莉诺完美到近乎精致的玻璃工艺品,影片中的埃莉诺却是一个鲜活的人,艾玛削弱了奥斯汀对大小姐的特殊偏爱和赞扬,鲜明的缺陷反而让她更可爱了。
《理智与情感》是奥斯汀此后五部精彩作品的蓝本,包括令她享誉全球的《傲慢与偏见》和公认技巧最成熟的《爱玛》;也是李安执导外语片的发轫,包括令他声名大振的《断背山》和《卧虎藏龙》。无论是之后奥斯汀的小说还是李安执导的电影,“理智”与“情感”的对立总是隐隐出现,比如《卧虎藏龙》中的俞秀莲和玉娇龙也似乎代表了这对立的两端。
古典乐和泼墨山水画
作曲家帕特里克·道尔(Patrick Doyle)的原声配乐为影片平添一抹亮色,倦怠的午后循环一遍就有一种重回英国乡村漫步的宁静。这个最早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度,却直到如今都保留着乡村的古朴,狭窄的高速公路两边散落着成群的牛羊和接天的芳草。古典悠扬的音乐,配合李安导演独特的镜头视角,精妙地融合在画面和人物的感情中。 Doyle是莎士比亚作品最出色的诠释者,学院派背景使他的音乐作品有一种诗意与迷人的气质,深厚严谨的古典音乐素养更与英式古典文学电影的氛围相契合,古意盎然中清新隽永的气息与奥斯汀的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相配。如果说奥斯汀的故事是两寸象牙上的雕刻,那Doyle的音乐便是杯水中的波澜,精雕细琢又典雅清新。第一次执导外语影片的导演李安,也为影片带去了东方人特有的细腻和柔情,人物常常置于广角镜头中,渺小到与大自然相融,像是东方古典的水墨画,给卑琐的乡绅故事带去东方的大气和写意,与流动的音乐一同再现那个虚幻的时空。
诺兰庄园和埃莉诺的主旋律
My father's favourite一曲用提琴伴奏烘托出中段钢琴的主调放在片头,舒缓的节奏渲染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神秘和丧痛即将到来的预告。
柔和的暖光打在二小姐玛丽安的身上,少女金色的卷发和忧郁的面庞都蒙上一层朦胧的光,指尖流泻的古典钢琴声恣意渲染着她的哀婉,她的内心有一团炽热的火,强烈的情感她也从未想到过要隐藏。与之对立的是埃莉诺的理智和冷淡。影片开始近15分钟才有了倚在门边的埃莉诺的第一个近景特写。她浅蓝色的眼眸里有时光沉淀后所发散出的美,和钢琴旁天真少女澄澈纯净的眼不同,岁月的历练和生计的困顿在瞳孔里泛着波澜。那是理智的埃莉诺第一次情绪的失控,也是爱德华迷失于这双眼眸的开始。玛丽安的琴音唤起清醒隐忍的埃莉诺深藏于心底的情感,钢琴独奏的音符一个个敲击在她的心弦上,音乐有这样的魔力,能在瞬间触到埋藏于内心最深处的柔软。这首曲子是父亲的最爱,诺兰庄园是父亲的最爱,而“我们”,也曾是他的最爱。失去父亲后不曾明显表露过的悲痛在钢琴古典舒缓的旋律中恣意的流淌。
自这一刻开始这首曲子成为埃莉诺的主旋律,在埃莉诺和爱德华的感情线上如影随行、贯穿始终。最初的感情萌动由轻快的管弦乐引入,主调由反复三次的钢琴曲奠定,一直节奏舒缓,与埃莉诺和爱德华之间细水长流的爱情同一步调,绅士和淑女信步于林荫地或是并肩策马,内里的心灵相通,外露的温和克制。
隐形的马车
影片中情节转折的过渡画面总有音乐相伴,使路程不再单调乏味。配乐中的Devonshire和Leaving London都是伴随画面和故事情节的变换出现的,伴随着各怀心思的乘车人和达达的马蹄声,像是隐形的马车,波澜不惊地把人物送到下一个新的时空中。Devonshire在离开诺兰庄园前往德文郡的途中响起,故事情节的急转直下好似英国多变的天气,前一秒的明媚灿然刹那间只剩阴沉和晦暗,灰蒙蒙的天空和广阔的草地,离家的马车奔走在乡间的小路。悲伤和缓的曲调糅合英国冰凉的雨打折爱情的新芽,乌云蒙上埃莉诺的心,她却仍然保持着肃静。紫色的暮霭晕染着整个画面,悲柔的弦乐在忧伤的调子中仍不失一种优雅,滑稽的是这忧郁感伤的旋律带来的阴霾在收尾的下一秒就被约翰爵士和他的狗,还有聒噪的詹宁斯太太一扫而空,这段音乐悄无声息地将光影和人物带到新一节的起点。Leaving London的凄婉轻轻奏出姐妹俩的心死如灰。
布兰登上校的眼神
影片比小说更注重提炼了细节的刻画,尤其是不同时期布兰登上校的眼神。这个第一眼看上去平凡无奇又年老体弱的绅士却有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初遇就被唱着Weep you no more sad fountains诗情画意的玛丽安吸引,这首来源于英国诗人诺顿的诗常被编入各种音乐作品,年仅十九岁的凯特亲自唱了这支歌,少女的淡淡的忧愁和纯粹抚平了上校感情上经历的巨大创伤,他的眼里有因倾慕而柔情万种的星光。这首玛丽安的主旋律一直低低吟唱在她的生命中,爱人沉睡了,看不见她身上的伤,幸而还有一束一直停驻在她身边的目光。这首曲子谱出玛丽安清泉般的灵动和布兰登海洋般的深沉。沉默而克制的布兰登上校,他的爱就像她在芦苇荡亟需时递上的短刀,耐心的呵护虽然默默无声却从不缺席。这是奥斯汀本人欣赏的态度,无论情感的波涛如何汹涌,心思却澄澈到只愿“All the better for her”的虔诚。
All the better for her与Patience两首曲子都有玛丽安主旋律的影子,不同的是Patience由轻盈灵动的长笛吹奏,节奏活泼,充满浪漫。沉醉于生机勃勃的野花和莎翁的十四行诗,少女乘着杏黄色马车追逐风的速度,为爱雀跃和燃烧。爱是玛丽安曾以为永恒的信仰,To die for love是玛丽安心中无上的荣光。那时的布兰登对正给威洛比画像的玛丽安有一眼脉脉深情的凝视和自己一低头的黯然,他目送着带走她的马车,配合着All the better for her的悠扬管乐和低沉的提琴声,节奏缓慢,低徊的旋律中是布兰登深邃的眼神,里面盛满爱无望的感伤。音乐是人的情感最好的催化剂,这浓郁的深情都凝在布兰登的眼眸中了。
暴风雨中的奔跑
广角镜头下一片雨雾的朦胧,像是中国的泼墨山水画,恰好的浓淡和一层薄薄的烟雨。广阔山谷中独立的玛丽安,注视着威洛比和格蕾的新家,情感在自然的灾难中沉沦。热情如火的少女玛丽安,吟着“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纵有狂风暴雨,也安定如初”的十四行诗的玛丽安在暴风雨中参加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之丧礼。前事作废,与爱诀别,磅礴大气的Combe Magna,用声势浩荡的定音鼓做主调,辅以管弦乐的合奏唱起一支盛大的挽歌。炽热的情感在暴风雨中萌发,也最终被暴雨浇熄。To die for love在影片开始时曾是玛丽安认定的荣耀,爱是梦幻还是感觉,她的答案已不再确定。稳健的定音鼓击碎过去那个自我,奥斯汀总要给笔下的女孩一场盛大的灾难来获得重生,死去,才能活来。
未尽之梦
劫后余生的玛丽安在布兰登上校送来的新钢琴上弹唱起The Dreame,也是影片的片尾曲。前一个镜头是虚弱的玛丽安静静地听上校念诗,这个活泼的女孩少有的静默,不再挑剔读诗人的缺乏激情。这支曲子安宁而沉静,也带着曲终人散的倦乏。热情燃尽之后只剩灰烬,理智战胜了情感,这是奥斯汀想要的,却不是影片想要传达的。理智与情感,孰胜孰败,影片对它的解答是模糊的。一直理智的埃莉诺因为最后抑制不住的一场大哭获得了爱德华的求婚,在她身上理智败给了情感。率真热情的玛丽安在暴风雨后的平静中终于看到一直忠于她的眼眸,像是脱缰的野马终于被深情驯服,在她身上情感败给了理智。The Dreame一直延续到姐妹俩的婚礼上,电影还有一处出彩的地方是原著没有的山坡上骑白马的威洛比眼神复杂地俯视着这片喜庆,布兰登上校最后把大把的钱币撒向空中,金钱给这段情感画上了美满的句号,爱情好像又沾染上世俗的气息。
理智与情感,金钱和爱情,影片把两难留给了观众。The dreame这首曲子没有舞会中的两首小步舞曲Willoughby和Miss Grey那样明显降调的收尾,它的结束是无声无息的,不留心常听不出什么时候已经收尾,像是影片造出的这个梦,奥斯汀笔下那些两难,在如今也找不到确切的答案和结局。影片伴着The dreame的宁静悠扬结束,奥斯汀笔下的卑琐故事却不停止地在现实人生中上演。
欢迎来到城市一隅的
星光森林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