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入门:从“字典上查来的字”到“印面上的字”
前面说过,要做篆刻创作了,一定要到字典上去查找选定的入印文字的正确写法,至少从“字法”上要保证这个字完全正确,不写错别字。但问题来了,查到了某个字,就真的能把它放到印面上,成为一个适合印面的字吗?
这中间有一个“印化”的过程,今天就说这个“印化”。
有个成语,叫“削足适履”,出自《淮南子·说林训》,直接的意思大致买一双鞋子,为了使自己的脚能配合这双鞋子,把脚削得正好合适。这当然是贬义的,但我们从字典上查来的字和印面的关系,恰恰是这种情况,有时候,就是要把选定文字放到自己选定的石头上,石头已经无法变更,只好在文字变化上下功夫。
(篆刻大字典中的字)
所谓的“印化”,其实就是把选定的文字为适合印面的形式而进行一些有目的的变化。这种变化,大部分是削弱文字的书法特征,而“化”成更适合印章特征的文字,说起来就是一句话,做起来却很复杂。
在秦印、汉印印式的创作中,这种“印化”的工作反倒较小,因为,我们日常在秦印(例如《秦印文字汇编》)、汉印(例如《增订汉印文字徵》)字典上查到的字,多出自秦印和汉印本身,这些字书里收集的各种字,大都来源于印章本身,已经经过了“印化”,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在篆法、章法上进行调整,大致就能写出“印化”较好的印稿。
但古玺印式的呢?元朱文印式的呢?
古玺印式的印章,文字来源于古玺或者金文、石鼓文、甲骨文,来自于古玺的,自然也经过“印化”了,但金文、石鼓文、甲骨文并不来自于印章,所以,查出来的字,本身并没有进行“印化”,这项工作就交给了篆刻创作者。
元朱文印式的印章,文字来源于《说文解字》或者《康熙字典》里正统的小篆,这些文字基本是从文字学角度保证其正确,或者再加上从书法学角度保证其美观,但却不一定适合印章,用这些文字入印,“印化”必不可少,这也是篆刻创作者的工作。
“印化”的工作很复杂,很难通过一篇文章就解决掉,于是,我们在这里只是进行一点探索,希望把复杂的东西通过汇总简单化,以方便初学者学习,具备丰富艺术创作经验的大师,可以忽略此文。
印化大致需要做的工作大致有这些:
一、文字外形
字已经选出来了,查了字书,就是这样写的,按照很多大师的经验,最好是《说文解字》里怎么写就怎么写稿,这样至少保持了文字的正确性,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字的字型不能变化。
一方印一旦确定下来入印文字的字数,就需要按照字数进行空间规划,每个字依照它的繁简程度,依照章法设计思想规划出来每个字应当占的空间大小,空间的样式(随形印与奇形印等并不是完全方正)。
空间大小是指的占印面的面积。确定了多大面积之后,就按照这个面积写这个字,直到适合占据相应的面积为准;
空间样式指的是空间的形状。方形的空间就写稿成方形的字,圆形的字就写稿成圆形的字,三角形的,椭圆形的,梯形的,似乎都需要随着形状的改变对字进行改变。
举例子,比如秦印里早期的作品:
(修武库印)
字是小篆,狭长,于是为了保证充足的“印化”,选择的石头是长方形的,再加有界格,以保证字形充分的“印化”。
到了成熟期的秦印,固然还有界格,但字形完全方正化,于是印面是方方正正的,比如:
(中司马印)
每个字都是方正的,在正方形的印面界格里互不干扰,各占地位,印面效果安稳工整。
再比如,林皋大师的两方跟“林”有关的圆形印:
(林皋刻“大林”)
(林皋刻“林森”)
这两方印完全是正圆形,于是里边的字都依照圆形的印面进行了充足的字形“印化”,完全适应印面。圆形印面的例子很多,再比如邓石如的这一方:
(邓石如刻”柏根山口人家“)
几乎全印的每一个字,都为了适应印面形状进行了字形上的调整,”印化“痕迹明显。
再举陈巨来的例子,他是最主张《说文解字》上的字,要原封不动入印的,他的“印化”,也正正经经有字形变化,比如他的印稿:
(陈巨来的印稿“苏画庐”)
“苏”、“画”二字虽然仍保留了小篆的瘦长,但明显有压扁字形的处理,“庐”字,则尽可能拉长了竖画,又基本保持横画不变,使整个字变成了字长等于右边两字的长度,字形完全变化了。但整方印上的三个字又是纵横匀空的,因此,照样工稳。这种“印化”其实也包含了文字结构的变化,见下面一条。
二、文字结构
印面大小确定之后,每个字所占的空间也大致确定,对相应文字进行结构上的调整,也是“印化”的方法之一,上面的陈巨来控制字形的方法就是通过字的结构来实现的,同样的例子也能在秦汉印里找到踪迹,比如秦印里的这一方:
(秦印”臣寅“)
典型的小篆“臣”字当然不是这样委屈的扁平状,而是同“寅”字一样的竖长,但这一方对臣字进行了”印化“处理,横画与横画之间的距离大幅度缩小,同时又拉长了横画,使字的结构改变,当然,字形也发生了变化,这跟上一条不矛盾。
再比如,吴让之的这一方:
(吴让之刻”观海者难为水“)
吴大师把“海”字的左右结构完全变成了上下结构,整方印气韵流动,奥妙无穷,这里的”印化“也是明显的,当然,吴大师还有另外的刻法,比如同样的内容,他还能印化成这样:
(吴让之刻”观海者难为水“)
这次海字没大变化,“为”字却为了呼应它,变成了左右结构。大师当然还有变化,他还有另外的方法:
(吴让之刻”观海者难为水“)
这次索性都不变化,而从所有字的空间占位下手,各字都有相应的处理,大师就是大师,哪一方都让人舒服。
三、线条变化
字形变化了,字的结构变化了,都可以使文字更加“印化”,当然,还有另外的做法,比如改变线条。
最初的改变线条除了古玺里的印化外,秦印里的线条粗细改变就是为了更方便镌刻,原来圆转的线条都变成了方折,曲线变成了直线,因为一般情况下,直线要比曲线好刻一些,这种线条上的变化,同样也是“印化”动作。比如:
(秦印“汪参”)
当然,小篆里可没有这样的直不愣登的线条,但秦人为了方便刻,也方便认识,于是进行了线条的曲线直线化,这是最朴素的“印化”,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味道。
再来看吴昌硕的一方印:
(吴昌硕刻“竹趣园丁”)
笔画有粗有细,吴大师已经完全把印面当成画面来经营了,对于笔画的处理,除了书法意味外,还同时处理了虚实,疏密等对照关系,这也是“印化”手段。
当然,近代的大师齐白石也这样做,比如这一方:
(齐白石刻“天涯亭过客”)
除了他干脆直接的、取法《天发神谶碑》的斩钉截铁的直线外,也还有线条粗细的变化(如亭字里的重重一横),同时也结合疏密等章法手段,使一方印像一幅画,虚实相生,曲尽其妙。
这些都还是“印化”的初级手段吧,因为“印化”真的需要太多的综合知识,这里介绍的,就只是让初学者对于从字典里查出来的字进行变化时,打开思路,不致于拿到字,一个一个地整齐码在印面上,虽然刻工极其工整,每个字像算盘珠子一样整齐,笔画也处理到位,但却无论如何不像篆刻,倒像是工艺镂刻,出现这种现象的朋友,一定要在文字的“印化”方面大下功夫。
当然,“印化”决不孤立,它一定是同字法、篆法、章法、刀法互相结合的,综合水平的提高中,上述“印化”方法,只是“全豹”的“一斑”而已。
(【老李刻堂】之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