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篆刻打基础:不被篆刻人重视的隋唐宋元
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标题中有“学习篆刻打基础”字样的,是学习群的讲义,这一篇是春节后的第一篇,前面的讲义,有兴趣的,可以找同系列标题文章查看。
历史从汉晋走向隋唐宋元,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使实用印章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最明显的大趋势是几条:
1、钤盖材料改变:造纸术成熟,从封检封泥转变为钤盖纸张。
(没有拆封的封泥盒)
(拆封的封泥盒)
2、钤盖方式改变:影响了印章形式,因为材料变化,印章从白文转变向朱文。
(封泥的拓印效果)
(比秦汉玺印大得多的南北朝时期南齐的印章:永兴郡印)
(隋印:观阳县印)
(唐印:中书省之印)
3、印面从小变大:冶炼术更成熟,制作能力提高,印面变大。
(北宋印:新浦县新铸印)
4、印文篆法变化:因为印面变大,又是朱文细线,因此,印面印文为了避免大量的空白,为了把这些空白处理好,篆法发生变化,不规则篆法越来越多,大量的盘曲出现,到南宋之后渐渐走向七叠、九叠,到了元代,盘叠更盛,一直影响到明代官印。
(元印:益都路管千户建字号之印)
(元印:管军万户府印)
(明印:监督阳朔脩恭军务监军道关防)
上面这些是印章史的大趋势,接下来说一些大趋势外的具体事件:
一、鉴藏印的出现。
唐太宗是个文治武功杰出的皇帝,当他的江山稳固之后,他把注意力转到了书画艺术研究,据徐浩《古迹记》里称:“太宗皇帝肇开帝业,大购图书,宝于内府,锺繇、张芝、芝弟昶、王羲之父子书四百卷,及汉、魏、晋、宋、齐、梁杂迹三百卷,贞观十三年十二月装志部帙,以‘贞观’字印印缝,命起居郎禇遂良排署如后。”
从皇家内府里支出银两到民间收购名家书、画,收上来之后,就让褚遂良等书画名家们去做鉴定,鉴定完毕,就钤盖“贞观”小印,就是这一对印:
(唐太宗的“贞观”小印)
上行下效,大臣们开始跟皇帝学,自己收到什么好的作品,也学着盖章,于是就有了鉴藏印,鉴,鉴别真伪的意思,藏,这东西我收藏过,宣示一下所有权。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宋代。宋代又出了一个爱艺术不爱江山的皇帝,就是宋微宗赵佶,据《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里收录,他的鉴藏印有14方之多,最典型的是“宣和七玺”:
(“宣和”“宣和”)
(“政和”“政和”)
(两方双龙印,一方一圆)
(葫芦形印“御书”)
盖这些印章的作用,就是说明,这个是真品,这个在皇帝这里收藏过。当然,也是上行下效,大臣们也玩收藏,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米芾,据说他一个人就有印章超过一百方以上。
关于米芾,沙孟海的《印学史》界定他为“文人刻印的第一人”,鉴藏印在米芾手里发展到了极致,仅故宫藏的禇遂良摹《兰亭》的米芾跋,他就连续用了“米黻之印”“米姓之印”“米芾之印”“米芾”“米芾之印”“米芾”“祝融之后”这么多印。
(米芾盖的鉴藏印)
这里插说一点米芾的重要贡献(详细的介绍请看另一系列文章《印人传:米芾》):1、有可能是第一个刻印的文人(这个不确定,沙孟海先生在确定米芾为第一代印人时有这个论断,确定这个结论的论据是他的印比同期印人的水平低,因此有可能是他自己刻的,这个推论不一定正确,我们存疑);2、他提出鉴藏印太大会污损书画,建议缩小印面大小,由此文人的鉴藏印开始缩小,受此影响,后世印章制式开始缩小;3、认识到了书画作品中印章对于鉴定作品真伪和断代的重要性。
二、斋馆印的出现
唐丞相李泌(bi,四声)的斋馆印“端居室”,历史上最早的斋馆印。
(端居室)
仍然是汉白文印式的私印,但却开了后世文人斋馆印的先河。
三、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印式:元押
元押并不始于元代,比如南宋的赵构皇帝就有自己的玉押印,只是到了元代开始盛行,盛行的原因是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人)对于汉字不熟识,因为要大量与汉人进行交流,由此兴起一种代替签字的私人或官方凭记,如:
(人形花押)
(玉兔捣药押)
除了图形押印外,更多的是带有汉字的文字押印:
(鱼形王字押)
(刘押)
(高押)
四、文人落款印出现
最早的落款印是杨凝式所书的《卢鸿草堂十志图跋》钤盖的“凝式”印:他是唐末五代时期的人,因此,落款章最早即起源于此时。
(“凝式”)
落款印当然跟鉴藏印不一样,落款印是在盖章者在自己本人创作的书画作品上加盖的印章。
正因为要在自己的作品落款中使用印章,艺术水准不高的落款章对于文人本人来说,是没面子的事,因此,他们就越来越追求落款章的艺术性,并尽量讲究它与书画作品的统一协调。又因为落款印可以尽情表达作者对自己书画作品的情感、志趣等内容,使落款印逐步向闲章印发展,又由此出现了各种“词语印”(词语印的诞生也在此时),印章的内容由此丰富了起来。既不受官印官职内容的限制(比如官职印章),也不受所属权内容(比如名章)的限制,同时也不受鉴藏印的语句限制(比如某某收藏,某某鉴定等),后又因篆刻材料石质印材料的发现(王冕或者文彭),文人们自己开始动手刻印(没有发现石料前,文人们刻不动玉、铜等材料,只能由手工匠们来制作印章,而文人自己只是写写印稿,所以,在石料出现之前,所谓的篆刻并不是完整的篆刻艺术,因为文人不参与刻石。)到了材料成熟后的元明时期,篆刻才日渐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这之后的中国印章史,才称篆刻史,之前的叫印章史。
篆刻是印章与文人结合的产物,文人的参与,使印章走向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篆刻,元代的赵孟頫、吾衍(这两位大篆刻家大力得倡复古秦汉,对唐宋时期的印风极力反对)之后渐次兴起,到了“明五家”(文、何、苏、汪、朱)逐步走向繁盛。
唐、宋(包括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印章史的低潮时期,原因是艺术性不高(主要表现在篆法不规范,工艺性过强等),但这个时期的印章决不是像大部分后人认为的那样一无是处,清初浙派创始大师丁敬就发现了它的可取之处,专门有诗论论及六朝唐宋印的妙处: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丁敬认为唐宋印决不是像史论上所说的那样全部是“糟粕”,它同样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艺术资源,丁敬对唐宋印的看法,对于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任何前人的艺术成就,都应抱“扬弃”的辨证思想去领会。因此,初学者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决不可忽略这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