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华:《时间的“矛”,能刺穿格雷厄姆的“安全”思想吗》

《证券分析》与《聪明的投资者》是格雷厄姆创作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并享誉世界的两部著作!

但有人疑问,这两部跨越时代的著作,还符合现在社会的情况吗?

根据格雷厄姆推荐“买入价是净流动资产三分之二或更低一些的股票”的“净流动资产价值法”,现在根本也找不到几只符合的股票呀?

端杯茶,不抬杠。

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关于投资基金对“业绩”的追捧部分指出过一个问题,我想不光是对基金经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围绕‘业绩’追捧现象的‘新时代’投资经理,都是一些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直接的金融经历,仅限于1948年~1968年持续的牛市时期。自古以来,乐观和充满活力的人(通常都很年轻)都在承诺以‘他人的钱’来创造奇迹。他们一般能够暂时做到这一点(或者说,至少看起来是做到了这一点),但是,最终他们将给公众带来损失。”

一些类似格雷厄姆一样有长久经历和经历过“萧条”的投资者,对此表示反对。

没有经历过“萧条”的投资者,可能忽视了一个叫“致命”的危险!

市场在澎湃情绪的感染下信仰的什么?我是最厉害的交易员,谁都没有我聪明!

《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做什么?认真分析资产,毕竟一分一毛一块,花钱买来的是资产,是价值,不是梦想。

时代不一样了,我相信格雷厄姆投资原则中的某些数字是可以在小范围内变通,但我认为永远不可以改变的是“安全原则”。

没错!长期的慢牛市经历,让当下很多价值投资者不容易遇见格雷厄姆所推荐的低价值核心资产,偶尔遇见了,看起来也确实像“价值深坑”一样缺乏安全感。

市场在前进,真正走过“萧条”的价值投资者仍然深知安全的重要性,随着进步,他们在低估值的基础上,将追求的安全范围,扩大到企业未来的确定性分析,包括行业龙头地位、业务经营护城河等有价值信息。

这个话题再多聊两句。

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话说回来!时间也是可以回顾的,我们需要将时间的维度拉的足够长,才能更深刻体会到格雷厄姆理念的重要性。唯有经历的够多,才能体会更多,将格雷厄姆的核心方法“净流动资产价值法”中的“三分之二”用成“二分之一”都不为过。就像最近这一段时间,我们见证了历史,世界熔断,投资者的心底应该都有足够的震动。

市场的“矛”刺下来了,我们用来抵挡的是什么?

被刺到的伤口如何处理?接下来的未来又该怎么面对?

我和伙伴们分享,投资人生,当下即过去,现在即历史,时刻保持用30年以后的眼光审视现在。我第一个意思是大家要坚持价值投资,不要轻易认输和放弃,就像世界从30年前走到现在一样,当下的点点风险不会影响历史的进程,我们永远都拥有再次前进的机会。其次,人只有跳出当下才能安下心来重新思考,所以要用未来发展的眼光回顾现在,自己手里还有什么可以支持我们走向未来;并且思考在接下来的路上,我们应该积累什么样的准备去迎接市场更多的“矛”。二是希望我们不要浪费掉这么深刻的经历,我们应该切实的体会将几次世界熔断放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样的结果。我知道,这一次的危机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不明所以,觉得那几根阴线跟自己没啥关系,危险也永远不会找上自己。盲目!危险时刻来临,安全不容忽视,千万不能一不小心迈进了投机。所以亦需要穿越过去的眼光感受历史!“大萧条”对盲目的人来讲确实只是三个字而已。

这一段时间,我十分感慨在疫情当中去世的人,如果是我们自己怎么办?一切真的不容易,谢谢所有的医护战士。

股价下跌了,但依据格雷厄姆的教导来看,却是机会来临了。你还有勇气做准备吗?

伟大通常来之不易,格雷厄姆的理念能经得起风雨,是因为“她”真实地穿过多段“萧条”的历史,在每一次历史的斑驳废墟里,“她”都成长得更胜从前。

题外话: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很多人学习价值投资,但还是做不好价值投资的原因。

学习需要深入,很多时候,书中的观点会让我们感触,醍醐灌顶。不过,因为缺乏经验,所以,方法与实践仍相隔很远。
    学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有良师解惑和指导得以实践更为重要。就像“净流动资产价值法”的例子,我们在书上学得了方法,可如果没有经验,仍然无法以此做出让自己踏实的决定。没有良师解惑和指导,读再多的书自己也很难直接获得理想的实践。

如果实在无法寻得良师解惑,那也需要自己深悟此中道理。
    学得知识,在理解不够深透的时候,是不能应付当下之事的,知识不实用的时候又导致很容易被丢弃。比如,价值投资理念有自己独特的面对上涨下跌的看法,与应对方式。在理解不深透的时候,一下跌,脑子里就乱了,眼看本金消失的恐惧,战胜了一切理念,何以能坚持价值投资做出正确面对的态度和方式?
    价值投资需要对性格磨练,增强平静和耐心!在这里老师的念经和鸡汤文,真的不是大家嗤之以鼻的无用之物,是真正让大家从“学得”到“做到”的勾缝之琼浆玉液。

本文作者:志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