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风格的绵拳:李亦畬《太极拳小序》集解(六)

李亦畬宗师

两种不同风格的绵拳

一一李亦畬《太极拳小序》集解(六)

李新方

【原文】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馀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馀,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馀,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馀力。奈予质最鲁,廿馀年来,仅得皮毛,窃意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光绪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谨识。

李亦畬《太极拳小序》并书

【解曰】“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前文讲了从早期经验太极拳,到现代科学太极拳之历史转折中的几位太极拳家,可知“太极拳各流派的出现,均在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而各流派均把王宗岳《太极拳论》奉为经典”(顾留馨《太极拳术·王宗岳与太极拳》),而从杨禄禅、武禹襄所创太极拳的最早名称、绵拳来看,也进一步证实了在王宗岳拳论传世之前的太极拳,都不叫“太极拳”。

《太极拳源流之谜》一书对早期的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是这样描述的:“杨禄禅……武禹襄……共同的志趣,使他们建立起伟大的友谊,共同研创出一套行拳舒缓优雅,以柔化见长,以守中用求、制人而不伤人为理念的新型拳术。里人见其表象如行云流水,戏呼之曰绵拳、粘拳或黏拳,这是太极拳早期之雏形”。姚继祖《武氏太极拳全书》也说:“太极拳在永年及永年周围邻县一带,都管它叫粘拳或绵拳。直到永年国术馆成立后,才逐渐改称太极拳”。也就是说,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最初都称为绵拳,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绵拳。

《永年太极拳史料集成·从古城走向世界》

另据《永年太极拳史料集成·从永年走向世界》,直到杨禄禅到北京教拳时,人们仍称太极拳为绵拳:“不久,杨禄禅应远房亲戚武汝清的邀请去北京教拳……先是随武汝清到富豪张某的公馆作客。张某先开小店,绰号小铺张,后暴发致富。张公馆就是他们寻欢作乐的场所,那里有武术教师数人,教一班富家子弟……宴席上,小铺张见杨禄禅身材瘦小,便有些看不起,把杨禄禅排在一班彪形大汉的武师之后。席间,小铺张问道:杨先生,你的绵拳能不能打人?杨禄禅说:我这绵拳除了铜人、铁人、石头人不能打,父母生的有血有肉的都能打……”

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早期都称为绵拳,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在王宗岳拳论传世之前的太极拳,都是早期的经验太极拳,都没有“太极拳”这个名称,而根据早期太极拳的三大特点,在王宗岳拳论传世之前的任何武术都可以称为早期太极拳,在永年流传已久的红拳(洪拳),就是早期太极拳的一种。“杨露蝉从小酷爱武术,始学洪拳(红拳)”(《永年太极拳史料集成·寻宗觅源》)。

“杨禄禅的同乡拳友武禹襄,名河清,清贡生,出自武术世家。自幼跟随父亲武烈(武秀才)练习红拳和骑射击刺之术”(永年《太极拳论文集·史实稽考》),武禹襄与两位兄长武澄清、武汝清自幼一同习武,研究太极拳。

红拳与戚继光拳经有重要关系

“易有太极”(《周易·系辞传》),是说有《易经》的时候就有了太极学说,而现存的《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在《周易》之前还有夏代的《连山》,殷代的《归藏》,所以太极学说的产生至少要在七千年以上。

由于《易经》为中国文化总的源头,中国文化的一切学术领域无不受到太极学说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任何武术都离不开研究攻防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攻防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传》),就是太极,其他如胜负、虚实、刚柔、快慢、进退、轻重、真假、远近、前后、左右、上下等等,也都是如此,故任何武术都离不开太极,太极拳家看一切武术都是太极拳。太极,包括极和太极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一阴一阳的关系,极是相对真理,太极是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太极拳就是追求太极这个绝对真理的武术,而武术太极这个绝对真理,是经过几千年来的武术实战和不断总结经验才逐步接近的。

洪拳也是讲太极的

人们在实战中首先发现了力量、速度与胜负的关系,后来逐渐发现力量和速度基本上是天生的,“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王宗岳《太极拳论》),通过训练可能增长的空间很小,而技巧的提高是无限的,故中国武术以技巧为主,战国时已有“技击”一词,“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荀子·议兵》),武林中向有“练一家,观百家”,“观千剑而后成器”等之说,追求适合同任何武术实战而独具优势的理想境界,逐渐形成了“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太极技击观念,从早期太极拳到现代太极拳的发展进程,就是太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早期太极拳只达到了极,而没有达到太极。

武禹襄与武澄清、武汝清、杨禄禅等早年所习红拳,就是整个早期太极拳太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过程的缩影。红拳起源于周秦,名扬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陕西关中、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主要拳派。河北红拳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传,故又有“太祖拳”或“太祖红拳”之称,这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的记载是一致的,并将红拳列于“古今拳家……今之有名者”十九家之首,所创编的拳经三十二势中也有“雀地龙下盘腿法,前揭起后进红拳”之秘诀,很明显,拳经三十二势作为早期太极拳的杰出代表,已经吸收了红拳的技术精华。

红拳,为“古今拳家”十九家之首

河北红拳套路主要有大红拳、小红拳、二路红拳、六步拳、炮捶、南山撒拗、火焰烧山、燕青红、大八仙等,器械有五看刀、蟠龙枪、春秋刀、棍、鞭、凳等。后来又引进了南派洪拳,使拳械和内功训练方法更为丰富,故有的文章提到红拳时,往往红拳与洪拳分不清楚,有“以红拳亦洪拳”之说,或称“洪拳为红拳之南派,红拳为洪拳之北派”,虽未必尽然,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红拳与洪拳都是著名的实战拳法,红为出手见红之意,而洪为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之洪,寓意为反清复明,“以恢复中国为志……每日晨兴,必须至明祖前,行礼叩祷,而后练习技术,至晚归寝时亦如之,不得间断”(《少林拳术秘诀·少林之戒约微言》)。河北红拳集中了南北两派之精华,兼具放长击远与贴身短打之妙,拳法刚劲有力,而刚中有柔,手脚齐到,上中下三路并进,着着实用,无一花法,至今武式太极拳二路炮捶的着势中仍有“大红拳”之名,而洪拳中的桥手,特别是其中的粘桥,与太极拳之打手,特别是粘手,有更多的相似相通之处。

可知武禹襄与杨禄禅“常与比较”,共同研创的永年绵拳,是以早期太极拳红拳为基础,并共同研习永年一带原有的其他拳种,如“二郎拳、六合拳、梅花拳、劈挂拳、春秋拳等,诸拳种交相融合,学而后化,自成一家”(《太极拳源流之谜》),当然其中也包括陈氏拳和赵堡拳,但都不是直接继承,而是在博釆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独出机杼,重新创造出的兼各家之长,而无各家之弊,独有无穷之妙的新拳术,是最接近于成熟阶段的早期太极拳。

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

二十四势太极拳的早期版本

后来,杨禄禅到北京教拳,为适应习练者的需要,所创绵拳发展成为雍容华贵,舒展大方,如行云流水的风格,至杨健侯、杨澄甫定型为大架,流传最广,开当代的大众太极拳之先河,最早的太极拳规定套路二十四势(简化太极拳),以及稍后的四十八势、八十八势等,都是在杨式大架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创编的,规定套路的习练者大多都自称杨式,原因就在于此。

杨禄禅的长子风候早卒,次子班侯从学武禹襄,所传拳术后来被称为杨式小架,“杨式所传有大架小架之别者,以班侯学于禹襄者为架式紧凑之故”(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武禹襄传》)。

而武禹襄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更加广泛而深入地研习各家拳法,“初闻有精是技者,虽千里必往学”(《永年县志·武禹襄传》),“道光、咸丰年间,常与北京会友、万盛等镖局局首来往,切磋技艺,在京兼釆各拳派之长,学而化之,为后来另创一派打下基础”(贾朴《<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简注一一武派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史料之一》),“手臂有三百斤之力,而尤多招门客择其力大有勇者与之相仆,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唐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武禹襄传》),因而后来访陈清平时,乃能“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馀,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故所创绵为拳法精到,气势圆满,内劲内动,无形无相的另一种风格。

武式太极拳打手

也正因为如此,王宗岳拳论由武禹襄最先发现、研究并传出,而后两种不同风格的绵拳都称为太极拳,“近代太极拳的传布,以杨氏祖孙三代对教材教法创新之力最多,而于拳理的钻研总结,首推武、李,较之王宗岳《太极拳论》之抽象性概括,远为具体切实,有继承,有发展,乃能自成一家”(顾留馨《武式太极拳简介》)。

今之太极拳队伍的构成可以划分为习练者、传习者、研习者三大类,杨式大架和由杨式大架发展到今天的大众太极拳(规定套路),以习练者和传习者为主,对太极拳推广普及的贡献最大,而武式老架和杨式小架以研习者为主,担负着为太极拳提供长期持续发展之后劲的任务,当然研习者同时也是习练者和传习者,但能够致力于太极拳研究的习练者只能是少数人,《红楼梦》中有句话,“夫人孰不学,而志于学者卒鲜”(第八十四回),学太极拳也是如此。(待续)

小学生集体演练武式太极拳老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