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篆刻之三:如何提高

老早就在某本书上看过一句话:篆刻入门很容易,当篆刻家也不难,难在当第一流的篆刻家。

听这话,像是大路话,跟学书法一样,学十年书法,不见得能成为书法家。但通常情况下,篆刻相对书法而言,入门却更容易一些,因为书法作品大致是一次到位,一步成型的作品,而篆刻作品却有可能经过后期的修整使作品更完善,因此,仅从这一点上来说,篆刻成名成家所花费的时间比较书法会相对短一些。

但这并不代表,篆刻可以容易到不经努力就能提高,要想尽快提高篆刻水平,还需要做下面这几方面的事情。

1、临秦汉印;

2、临名家印;

3、学篆刻史;

4、练习书法;

5、学习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6、不断带着思考临摹和创作。

本文是前两篇文章《零基础学篆刻之一:准备材料和工具》《零基础学篆刻之二:篆刻实际操作》的系列文章,如果需要问及材料,以及初级篆刻实操问题,可参照前两篇文章。

一、临秦汉印

印宗秦汉已经成为学篆刻的朋友记在脑门子上的一句话,开始学篆刻听到这一句话,大致路就不会走弯。

很多朋友开始学篆刻,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从电脑的字库里找了篆书,把想刻的字找出来,放在一起,四个字拼成一方印,就上石开刻了;

甚至现在还有很多篆书转换网站,把想转换的字放进去,很快转换成各种字库的篆书,要金文有金文,要甲骨有甲骨,要小篆有小篆,一组合,一上石,就开刻了;

最近又发现APP商店里有各种APP,拿着手机,内容一输进去,设计好的印稿,就出来了,方便到极致……

但我要说的是,这样要走太多的弯路。如果你想把篆刻保持成为一份真正的爱好,或者打算长久坚持下去,并想有点小成就,自己心理上获得长久的满足,最好的办法,还是回过头来,老老实实地临摹秦汉印。

(汉印:皇后之玺)

秦汉印为啥重要,我自己写过好几篇文章,这里不再重述,只略微比方一下:学篆刻临汉印,就像学书法临唐楷一样重要。

书法,楷书在唐出现了欧、颜、柳这样的大家,足为后世楷模,而秦汉时期,在中国印章史上则是第一个印章鼎盛和繁荣期,后世的书法家学楷必尊唐楷,后世的篆刻家学印也必宗秦汉。秦汉印里能学到的东西,数不胜数,只记得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篆刻大家吴颐人老师曾说要至少临500方汉印,方能算篆刻入门了。此言不虚!

二、临名家印

所谓的名家印,是指自文彭之后的明清两代的篆刻名家的作品,他们分别是明代的文彭开创的三桥派(也称吴门派),何震开创的雪渔派,苏宣开创的泗水派,汪关开创的娄东派,还有朱简开创的以切刀为主的门派,以后清代陆续创立门派的程邃的歙派,高凤翰等四人的四凤派,丁敬开创的浙派,林皋开创的鹤田派,邓石如开创的邓派,吴昌硕开创的吴派,黄士陵开创的黟山派,赵古泥开创的虞山派,齐白石开创的齐派,甚至还有易熹等人开创的岭南派等。

一看这么多门派,很多初学者,马上感到头懵,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从明代五大门派的各自特征分析,我们大致都能找到明、清文人名家印的沿革和继承情况,而每一派也大都有代表印人,我们读他们的印章,从印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从这种风格里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然后逐方临摹,是很容易找到脉络的。

(何震:笑谭间气吐霓虹)

当然,这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来,比如你喜欢猛利些的,可以学何震,喜欢精金美玉式的,可以沿着汪关一路走下来,经林皋直到陈巨来,喜欢歙派的,沿程邃而下,能找到邓石如、吴让之,喜欢浙派的切刀的可以挖根到朱简,再经丁敬到赵之琛、徐三庚,甚至再往下一路走到写意派大师吴昌硕的怀里,这都可以。

(陈巨来:大风堂珍藏印)

我一般的主张是:先学秦汉印,再去学名家印,秦汉印打基础,名家印找个性。再说了,名家印的底子,也是秦汉印。

整个临刻过程都是学习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的过程,是慢慢通过临刻量的积累,慢慢将艺术模仿慢慢变成艺术自觉的过程,是一边提高欣赏水平,一边提高创作水平的过程。

还是那句老话,再临500方名家印吧,加上汉印的500方,这1000方印临摹下来,如学唐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一样,“临熟秦汉明清印,提刀犹见古人痕。”(这后两句是我写的)。

三、学篆刻史

自商玺而下,中国篆刻当有3000年历史,这3000年来的篆刻发展史,是源流清晰,不断转化,不断整合演变的过程,读篆刻史,可以使篆刻学习者理清学习思路,更好地找到学习门径。

比如,我们知道文人印与早期实用印章的区别,我们就会领会到,在早期文人不加入印章创作队伍的时期,印章为什么会在经历了秦汉的鼎盛之后,衰落下来,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一旦文人加入刻印大军,篆刻才真真正正成为一门独立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

比如,我们读篆刻史,就会知道我们学的陈巨来,他的精金美玉式创作,在明代就有个汪关,也以处女座的心态在创作一丝不苟的精雕细刻式的篆刻作品,从而了解这一流派的刀法由来,是某个阶段经过林皋的努力,再某个阶段又加了赵叔孺的心血,最终成了陈巨来的风格。

(汪关:汪关私印)

一位大师继承了谁,前面有谁,是哪些人“印中求印”,又有哪位大师“印从书出”,而又从谁开始“印外求印”,为什么会有这精彩纷呈的每一次转变,沿着篆刻历史长河下来,一路捡拾五彩斑斓的作品,剖析这些作品形成的原因,对于自我的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正确指导,从而使篆刻创作事半功倍。

四、练习书法

现在有很多大型的书法展览,篆刻往往还是只有很少数量作品,很多篆刻家都以书法作品参赛,因为书法幅面大,易于展览展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形成这样的一个概念:书法家不一定能成为篆刻家,而篆刻家必须是书法家。

参加某次篆刻展览时,篆刻学习者要在自己作品的印屏上题写印签,过去很多篆刻人因为字写得不好,于是,找字写得好的朋友替自己题字,一幅本来篇幅不大的作品里,有一半的东西是别人的,这是一件很伤心的事,就像启功先生最初字写得不好,自己画出来的画却不能自己题字落款一样。这是要练习书法的第一个原因,很直观,很简单:字不写好,篆刻作品也拿不出手!

(邓石如:浑厚此大豪杰之局量若灵台)

深层次的原因是,篆刻本身是基于篆书书写的艺术创作,行内话叫“七分写,三分刻”,印稿写不好,不可能有好的篆刻作品。

我们回顾篆刻史上的篆刻名家,无一不是诗书画印俱佳的大师,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拿谁出来,书法都好的让人惊叹。

篆刻的前题是篆书一定要写得好,这个基本没有争议,不再多说。

但行书呢,你总不能一幅篆书作品仍旧落个篆书款吧,丑且不说,完全违背审美规律。刻的印章总要刻边款吧,总不能所有的篆刻作品边款也是篆书吧!由此看来,做为一个篆刻爱好者,不但要练好篆书,还要练好楷书、行书等各类书法形式的书法。

(邓石如: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书法好,是拿得出手的篆刻大家,书法差,是拿不出手的篆刻匠人。

五、学习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说白了,是因为篆刻艺术的特殊性

1、篆刻所用的文字是古文字,是篆书或古文字。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脉络,知道造字的方法,明白六书是怎么回事,知道造字规律,知道篆书与楷书中常用字在写法上的区别,了解古汉语中某些字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写法,了解古汉字在不同词语里的不同用法,都可以避免我们在实际的创中少闹笑话,少出差错;

2、篆刻所经营的篇幅不像书法那样大。它所经营的幅面仅限于印面和边款,是“纳须弥于芥子”的艺术,是在有限的场地上体现篆刻人全部艺术素养的艺术,因此,我们可能需要学习更多的有关艺术理论,知道章法上更多的原理,比如计白当黑,比如留白与留红,比如布局上的呼应,笔画上的繁简等等;

3、上面说了,篆刻是一个人综合艺术修养的体现,那么,做为一个篆刻人,可能就需要学习文学、绘画、音乐、建筑、雕塑等等各相关学科的知识。

比如:知道某个词语表达的准确意思,便于我们找到准确的印风来表现,比如,我们在刻“枯藤老树昏鸦”的内容时,就不能用陈巨来精金美玉式的和美印风,而我们在刻“秋水文章不染尘”这样的内容时,用齐白石的峭丽冲刀来表现就非常不合适,这是我们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这是文学素养;

(齐白石画作)

再比如:我们知道布白的原理,我们就不会把一方印章刻得闭塞不通,但也不会把一方印刻的完全没有内容,这是绘画知识,是章法;

再比如:我们了解了音乐的节奏性,就可以在一方作品里(特别是多字印)表现现完整的韵律,有节奏感,使印面不呆板,生动而富有活力;了解了建筑力学,我们就会知道字在印面上要站得稳,要知道某些笔画需要借边,某些笔画需要黏边,某此地方需要残破,某个部位需要支撑,某个笔画需要牵引;了解了雕塑知识,我们就会知道某些笔画是重点,是高光点,是需要突出表达的笔画……

艺术门类大抵是一法通,万法通,就比如我们在练习书法时,学好了某种字体,对其他字体同样具有促进作用一样。

篆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石的艺术,是集篆刻家全部审美经验与学术素养和生活阅历而表现在一方狭小石面的综合艺术,篆刻家们,都是艺术大师。

六、不断带着思考临摹和创作

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学习篆刻同样是需要不断地动手的艺术。就像书法要不停地写,绘画不停地画。

作为一个篆刻学习者,每天抽出来简短的时间给篆刻学习是必要的,我见过每天刻一方印的篆刻学习者,也见过一周只刻一方的学习者,效果都不错。但那句老话说得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是每天都刻一方印的篆刻人易犯的毛病,每天都很勤奋,天天刻一方印,但这一方印的练习中,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没有思考,既不学字法、篆法,又不悟章法、刀法,只知道,我每天要刻一方印,这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任务,甚至自己都感觉到压力了,没意思了。这是没有思考的盲目勤奋,是不可取的,是学可不思的“罔”,就是白刻,瞎刻,没道理的刻,费了时间,费了精力,费了石料,正确的做法是勤于思考。

思而不学,是另一种天天思考的篆刻人易犯的毛病,每天都对着篆刻名作研究字法、篆法、章法、刀法,甚至每有领悟,也会会心一笑,找到了学习乐趣,但却不提刀练习,整月不动刀的思索者是刻不出来好作品的,这种错误是思而不学的“殆”,太懒散了,不能做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要手脑并用,要结合思考,加强练习。

临摹和创作是两家挨得比较近的亲戚,中间有一个“仿”字,很多大师的作品,都是前人作品的仿作,这并没有问题,仿着仿着,就仿出了自己的意味,仿着仿着就仿出了自己的杰作。

不总结了,篆刻这门艺术中的乐趣,只有你拿起刻刀,在石头上刀耕不止时才能体味;只有你钻研印谱,在古人的名印里徜徉往返时才能察觉;只有你边思边刻的过程中,每有心得,心中暗喜时才会领悟。

与所有篆刻人共勉!

(【老李刻堂】之56)

(0)

相关推荐

  • 西泠公益行 | 名家系列·岐岖

    "西泠公益行"名家系列·岐岖 [相关资料]"西泠公益行"是西泠印社牵头组织,由西泠印社社员.志愿者自愿组合开展的纯公益性艺术活动,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虎溪窑】王丹陶瓷印辛丑新春第一窑

    王丹先生在最初建的虎溪窑留影 王丹,1963年生于锦州,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美协中 ...

  • 零基础学篆刻:技法(1)——字法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开始集中说说技法部分,既要谈技法,我们可以先对篆刻技法有一个大的概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查验学习进度. 篆刻技法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如下图: (篆刻技法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看,有八大部分 ...

  • 零基础学篆刻:吴昌硕的70年篆刻生涯

    从吴昌硕14岁以后,他一辈子都在刻印. 他自己说:"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这也是我们能拿吴昌硕印谱当字典用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出版的 ...

  • 零基础学篆刻:刀法

    所谓篆刻,自然必须是有篆有刻,我们前面所讲的字法.篆法.章法,多属于"篆"的部分,今天我们来谈谈"刻"的部分.因为是"刻",必然涉及刻刀,刻 ...

  • 零基础学篆刻:拓边款

    上一篇讲了,印面内容如果需要保留或展示,除了原印之外,还需要钤盖出来:与之类似,边款如果需要保留或展示,除原印之外,还需要传拓出来.本文专讲拓边款.也是本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 (专业印谱字口清晰) 注 ...

  • 零基础学篆刻:吴让之的价值

    1863年,夏日的一天,因为太平天国战事而躲到泰州避难的篆刻大师吴让之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后世称为"晓印莫如我"的晚清"印痴"魏锡曾. 魏 ...

  • 零基础学篆刻:“不可有二”的齐白石

    网上流行一句很精彩的话: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晚清的篆刻大师学印都有"童子功",看看晚清四大家: ("晚清四大家"开始学印的年龄) 吴 ...

  • 零基础学篆刻:黄牧甫和他的篆刻

    这一节说说黄牧甫和他的篆刻.清代的篆刻史是以流派来传承的,因此,要说黄牧甫的篆刻,有必要向上找找根源: 黄牧甫篆刻的源头 清代的篆刻,有两位大宗师级的人物,分别是丁敬和邓石如. 丁敬开创了浙派,丁敬之 ...

  • 零基础学篆刻:皖浙横站的赵之谦

    篆刻史上有一位公认的篆刻天才,他就是晚清的艺术大师赵之谦.赵之谦身怀多种艺术长才,是诗.书画皆精的艺术家,而他的篆刻成就又是最突出的.有意思的是:赵之谦在后世篆刻界公认的门派概念中没有独有的门派,但他 ...

  • 零基础学篆刻:学篆刻有两个重要窍门来自黄易

    篆刻学习,有两个重要窍门: 1.第一个窍门:篆刻中所经常使用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因此打书法基础时要篆隶并进).其实就是缪篆(也有人称其为"摹印篆")因为这种字形最大限度地适应了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