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谶纬研究

作者: 李志强

谶纬,就是假托神仙圣贤,运用神秘语言,预测吉凶,占卜政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秦末,民间就有“亡秦者胡”的谶纬流传。到了西汉时期,又有“代汉者谁,当涂高也”的谶纬流传。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推行“摆出百家,独尊儒术”政策,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则将阴阳五行、黄老之学、河图洛书、巫卜之术与传统儒学相结合,将儒家发展成为具备完整神学体系、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在此过程中,谶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后,无论是统治者塑造法统,还是反抗者凝聚人心,普遍都会运用谶纬。

到了明代,文人墨客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也会引入谶纬,“三言”、“二拍”、《西游记》、《金瓶梅》等都是典型例子。《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巅峰”,红学界在评价《红楼梦》时,普遍认为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而《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谶纬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本人就以脂批版《红楼梦》文本为依托,尝试分析《红楼梦》中谶纬的类型、价值。

《红楼梦》中谶纬的类型

(一)明与暗

在《红楼梦》的谶纬中,有些谶纬呈现形式比较明显,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可以归为明谶,有些谶纬呈现形式比较隐晦,需要读者深入解读,可以归为暗谶。例如,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甄士隐所著的《好了歌注》中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的语句,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揭露了贾府最终走向衰落的结局,可谓明谶。

又例如,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中,贾母在清虚观打醮时,连看了三折戏,第一折是《白蛇记》,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夜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寓意着贾府先祖依靠军功起家。第二折是《满床笏》,讲述的是郭子仪一门尽皆高官厚禄的故事,寓意着贾府眼下的荣华富贵。第三折是《南柯梦》,讲述的是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担任南柯太守最终如梦初醒的故事,寓意着贾府的荣华富贵最终也不过是梦幻泡影。因此,话石主人批注,“清虚观三本,应荣府全局”,可谓暗谶。

(二)正与反

在《红楼梦》的谶纬中,有些谶纬预示的情形与最后的结果相吻合,可以归为正谶,有些谶纬预示的情形与最后的结果相背离,可以归为反谶。例如,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翻看《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其中有“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的语句,这就是贾宝玉贴身丫鬟晴雯的判词。

晴雯容貌娇艳,长于女红,虽然只是奴仆,却又性情高洁,因此,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由于晴雯心直口快,性格泼辣,被王善保的诬陷,又受到王夫人误会,最终,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被撵出大观园,孤独地死去,因此,说她“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晴雯离世之后,贾宝玉悲痛欲绝,为她作了《芙蓉女儿诔》,因此,说她“多情公子空牵念”,可谓正谶。又例如,薛宝钗的金锁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然而,她最终的结果却是“被离被弃,芳龄难继”,可谓反谶。

(三)实与虚

在《红楼梦》的谶纬中,有些谶纬是借助诗词、酒令、灯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归为实谶,有些谶纬是借助营造神秘、诡谲、灵异的气氛表现出来的,可以归为虚谶。例如,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为他演奏《红楼梦十二支》,其中,《飞鸟各投林》中有“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的语句,以诗词的形式揭露了贾府最终走向衰落的结局,可谓实谶。

又例如,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宁国府于中秋之夜大摆宴席,忽然听到墙下有长叹之声。贾珍厉声质问,却无人应答。恍惚之间,又听得祠堂之内有门扇开合之声,阴气森森,众人吓得心惊肉跳。后世分析,宁国府与贾氏宗祠相邻大宗,家宴之上,祠堂内有长叹之声,焉知不是荣国公、宁国公知道贾府行将遭逢大劫,既是示警子孙留意,又是感叹子孙不肖,可谓虚谶。

《红楼梦》中谶纬的价值

(一)完善小说结构

众所周知,小说结构既是确保小说阅读效果的关键所在,也是评判作家掌控能力的重要指标。曹雪芹通过巧妙运用谶纬,使《红楼梦》呈现出整体性、连贯性的特点,进而组成了基本线索、完善了小说结构。例如,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为他演奏《红楼梦十二支》,其中,《飞鸟各投林》中有“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的语句,这一诗词既是贾府走向衰落命运的预示,又是读者把握全书主题的线索。

又例如,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这些判词既是女性角色的命运预示,又是作者本人的写作提纲。

(二)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形象则是作者本人传达思想的手段。曹雪芹通过巧妙运用谶纬,使《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真实。例如,《葬花吟》既是林黛玉的得意之作,也是林黛玉的人生写照。全诗凄美哀婉、绮丽缱绻,“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对林黛玉寄居生活的写照,“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是对林黛玉悲剧命运的预示。

又例如,薛宝钗日常服食的药物是“冷香丸”,日常居住的蘅芜苑“竟如冷宫一般”,而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贾宝玉射覆,射中的字正好是“钗”字,暗合“敲断玉钗红烛冷”,一个“冷”字预示了薛宝钗独守空闺、孤苦一生的命运。

(三)推动剧情发展

剧情是小说的主题,在《红楼梦》中,无论是明谶、暗谶,还是实谶、虚谶,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灯谜、梦境,这些谶语相互串联,构成网络,最终推动了剧情发展,营造了戏剧效果。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例如,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甄士隐所著的《好了歌注》中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的语句。

在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为他演奏《红楼梦十二支》,其中,《飞鸟各投林》中有“为官的,家业雕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的语句,在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说道,“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这些谶纬或直接、或间接,预示了贾府最终走向衰落的结局,而且,预示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进而推动剧情朝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发展。

运用谶纬完善小说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并非《红楼梦》的独创,在“三言”、“二拍”、《西游记》、《金瓶梅》等前人小说中,也存在运用谶纬的的情况。但是,曹雪芹能够广泛地、巧妙地运用谶纬,将剧情发展编织网络,使人物命运前后呼应,对于《红楼梦》而言,谶纬不仅是工具,同样是主体。相比前人小说,曹雪芹创新了谶纬的呈现方式,完善了谶纬的运用手法,开创了更为完备的小说谶纬模式,构建了独具一格的红楼谶纬体系,不仅使作品的底蕴更加深厚,也使作品的特色更加鲜明,可谓殊为难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