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姓刘,就能理所当然继承汉室江山?血统论可休矣!
长期以来,颇有人主张刘备姓刘,又是汉室宗亲,他建立蜀汉政权,又尊奉两汉诸帝,便理所当然是汉朝延续,甚至鼓吹 “刘备姓刘”,忠于自己的事业,为成王图霸业,生命不息奋战不止,就等同于忠诚于汉室。
然而,此论谬矣。
这就和说“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人,是“忠于汉室”一样可笑。
这就和说“八王之乱”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人,是“忠于晋朝”一样可笑。
这就和说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因为是朱元璋的子孙,所以他们忠于自己当皇帝的理想,也是“忠于大明”一样可笑。
如果把这个话题改成:「王阳明和宁王朱宸濠,谁更忠于大明?」难道当真还会有人以为,大明天下就只能是朱元璋子孙的天下,所以朱宸濠忠于自己当皇帝的理想,就比王阳明这些“不配姓朱”的外姓臣子,理所当然更忠于大明么?
——荒天下之大谬!
连几千年前的古人都知道,华夏神州之天下,从来并非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皆可居之。
两汉时人信奉的是五德轮回,天命有尽,汉为火德,代之者土,根本没人相信刘氏一族真能万世一系,永享天下。
连汉武大帝刘彻都明白,自古从无“一姓长王天下”者,所以对一众大臣公然表示「别在我父子手里丢了江山就好。」到了汉哀帝时,甚至因为“汉家历运中衰”已成共识,搞出个“重新受命、易号新朝”的闹剧,来自欺欺人。
【上(汉武帝)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汉武帝死后不到百年,西汉王朝就近乎被无血篡位,从中枢到地方压根没受多大阻力。
成千上万刘姓诸侯宗亲,居然只有个刘祟出来,纠合百人,一日即败;二百年西汉社稷臣子,居然只有个翟义出来,三月即亡。
王莽后来政治改制失败,同时得罪权贵和小民,天下大乱,盗贼蜂起,这才“人心思汉”,让刘秀得以复汉,顺便让王莽戴上了乱臣帽子。若当时政治主流真汲汲于刘氏一姓之天下,怎么十几年前这些忠臣义士都跑哪里去了?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名为中兴,实为重建新朝。他也已重新确立了新的汉室社稷,对包括刘备先祖在内的所有西汉宗亲,虽然承认其宗室身份,但是并没有恢复他们被王莽废去的诸侯王之位,也就是认可他们是皇帝的远亲,仅此而已。
东汉的皇统曾经中断过几次,每次都是从刘秀其他后裔里选择新的皇帝人选,比如汉安帝刘祜是汉章帝之子清和王刘庆的后嗣,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之后嗣,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选到刘备这样的西汉皇族后裔头上。
袁绍一度企图拥立刘虞,就因为他是东海王刘彊的后人,刘彊是东汉王朝第一任皇太子,刘秀的嫡长子,因母亲失宠而无故被废,天下莫不冤之。刘彊本人生平事迹也无可挑剔,是为两汉贤王之典范。所以他的子孙当然是有皇位继承权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宗亲成为割据军阀的,还有荆州牧刘表和益州牧刘璋,都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馀的后人,扬州牧刘繇则是汉高祖刘邦之子齐王刘肥的后人,他们和刘备一样都是西汉皇族后裔。
然而除非刘秀的子孙全部死绝了,否则这些西汉皇族后裔,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合法继位的。如果按“皇位继承次序”,哪怕排一千名、排一万名,也绝对轮不到刘备。
刘备从自行宣布自己为所谓“汉中王”,就已经对汉室谈不上任何忠诚可言了。他这个“汉中王”,按东汉王朝体制同样也是没有任何合法性可言的。
在汉朝,确实是刘邦立下白马之盟,“非刘不王”,但从不是后世一些“皇族血统迷信者”所误解的“刘皆可王”,
汉朝封王是有严格限制的,要么是皇帝的亲生皇子,要么是诸侯王嫡子,诸侯王其余儿子除非是皇帝特别加恩封王(齐悼惠王各子、梁孝王各子等特例),通常亦只能封侯。而如刘备这般建功立业之前,连爵位都没有的空头宗室,更是成百上千,数不胜数。
这就是大汉之所以为大汉,绝不似后世满清。皇子和诸侯王之外的皇室宗亲,从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天潢贵胄,也和寻常士人一样的为官入仕,立功封侯,仕宦时亦无任何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
以刘备西汉景帝之子后裔的远支宗亲身份,即使在东汉王朝立下伊尹、霍光之类匡扶社稷的大功,也就是拜大将军,摄行国政、封侯,而绝无封王之理;而他刚刚占有一个益州加荆州三个郡,居然就敢自己称王,实属行事操切,不顾世事人心。
如果人人都和刘备这么胡来的话,那之前据有一州多年的刘表或刘璋们早就可以自称为王了。但他们从来就没这个胆子,那真是自绝于汉廷,自绝于天下士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汉中王劝进表》里,大概是刘备集团诸人自己也觉难以自圆其说,居然举「河西诸将推举窦融为元帅」这种例子为先例,其实已是不值一哂。
窦融当初不过是被推举为河西五郡大将军,向刘秀输诚后被封授凉州牧,这和刘备自封诸侯王,甚至急哄哄地把大半个益州的五个郡国都划为汉中王的私人封地,(“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能是一回事么?东汉王朝几曾有过私人封地如此庞大的诸侯王?另一个也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魏王曹操了吧。——天下英雄唯曹刘?一丘之貉而已。
等到汉献帝被迫禅让皇位给魏王曹丕,汉魏易代之后,刘备在益州建立的蜀汉政权,历史地位也从来并不能与西汉、东汉两个中国正统王朝相提并论,仅仅是汉朝灭亡后,其远支宗亲另行建立的割据政权,更难以如历史上的司马睿建立东晋,赵构建立南宋那样,去合法继承两汉王朝的法统。
赵构本就是北宋的皇子,康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宋徽宗宋钦宗连同其他所有皇子亲王都被金军俘虏后,他当然可以另即帝位。
司马睿是西晋的琅琊王、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他在长安城被攻破后,于江南称帝,同样也是正常即位。
毕竟不管哪个朝代,当中枢帝位空缺无传承时,皇族亲王去继承皇位,本是理所当然的。南宋和东晋也从前并不是如东汉那样另起炉灶、重新建立的新政权,而只是旧王朝在未丢失领土上的延续,其程序完整而合乎法统。
刘备仅是西汉皇族远支,并非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子孙,也不是东汉正式册封诸侯王,距离汉献帝刘协的血脉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他合法职位只是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其所谓“汉中王”纯系自封。
国舅董承得了汉献帝刘协谋杀曹操的“衣带诏”,拉了刘备当同伙,然而还没有实质行动,就一个死一个逃了。
且不说这个奉“衣带诏”讨曹的“大汉忠臣”董国舅,逃难途中其部属什么表现?斩杀宫人,血溅后衣,同样跋扈无礼,渺视皇权。他与曹操之争,本质是权臣互斗,而无关忠奸。
且不说汉献帝为保性命而卖队友,以自己的名义宣布了所谓“衣带诏”非法无效,董承被灭三族,刘备更是反贼;就算这所谓的“衣带诏”能够合法,也从来不代表汉献帝将东汉的皇位传给了刘备。
所以刘备只能公然声称汉献帝已被曹丕弑杀,然后以此为由来自立为帝。然而此举法理不通,实为僭伪。
毕竟不止是汉献帝及其子孙,如济阴王刘熙,山阳王刘懿,济北王刘邈,东海王刘敦,甚至绝大部分东汉皇族,在汉魏易代时也都活得好好的。比如魏国重臣、曹操谋士刘晔,便是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论皇位继承次序,他们可都比刘备们近得多了。
诚然,历史第一法则是成王败寇,所以从李世民到朱棣,明明是行篡逆之事,但取得成功,传及子孙,便也成为了大唐、大明王朝的太宗皇帝。
刘秀的血脉仅是汉景帝后裔,连汉武帝子孙都不是,也能当仁不让地说「哪怕汉成帝复生,也不可能再君临天下」。
所以,刘备想要成就帝业、夺取正统合法性的唯一渠道,便是北伐中原,攻灭魏晋后,宣布献帝刘协禅让曹丕,是天子失国,自弃宗庙。他自己仿照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取而代之,“三兴汉统”,那时当然谁都无话可说。
而他却在仅有一州之地,便称王称帝以自为,当然是示天下器局之不广,令真心拥护汉室法统的广大仁人志士大失所望。
当时确有无数忠于汉室的仁人志士,维护的是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法统,而绝不是为刘邦子孙一家一姓坐江山的私利,更不会认为但凡是个姓刘的,便是天潢贵胄天生高人一等,江山就只能他们一家一姓去坐。
所以关羽北伐时,从许都到邺城尚有无数汉臣和刘备方面内通,而等到刘备自己称帝后,诸葛亮北伐时,就已经被中原士人视为“蜀寇”,隆中对时畅想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之场景如在梦中了。
刘备既没有刘秀、李世民、朱棣的伟绩丰功,恰恰相反,他以糜芳守南郡而丢荆襄,亲帅大军复仇而惨败于夷陵,孟达举东三郡、黄权率江北军降于曹魏,南中三郡也在东吴煽动下反叛;
其称孤道寡不过短短几年,前后折损兵马超过十万,大将重臣和军中骨干折损无数,短短几年,无论地盘、兵力、人才都锐减到此前一半,在他白帝啼血,饮恨抱憾而终后,虽有诸葛亮这个千古奇才去力挽狂澜,呕心沥血保住一方基业,终究无力回天。
凡此种种恶果,归根结底,不就是从刘备自称汉中王,并建立将大半个益州都划给自己私领的所谓“汉中王国”起,便向天下昭示“割据一方,以国家州郡传及子孙为私产”的野心,才将自己的格局,从此前广受认可的匡扶汉室的英雄义士,变成了和“汉贼”曹操、军阀孙权一类的逐鹿枭雄么?
花有开就有灭,人有生就有死,华夏大地自古亦无不灭之王朝。大周王朝煌煌八百年如此,大汉王朝赫赫四百年亦如是。
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最煊赫、以“天汉”即银河为名,奠定了后世华夏民族族名的伟大王朝,在终结自己历史使命后,以一场冠冕堂皇、隆重盛大的禅代典礼退场后,仍可在自己封地里“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受诏不跪拜,祭祀宗庙如汉制”,已经算是退场得极为潇洒。
若是为了给刘备贴金,强行宣布其局促于两汉十三州的区区一个州里“续命”四十多年,终究还是逃不过被司马氏攻灭、为人臣虏的下场,留下“此间乐、不思蜀”之笑谈,当真就更加光彩么?
写文不易,若您喜欢,请轻轻一点下方栏,支持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