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松腰”功夫,要有真实的修炼和感受,不要空口白话
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1),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2)。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3)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4)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太极拳的修炼里面,在社会上说的最多的就是松腰,然后各种练法和理论都出来了,可是认真一看,多是假、大、空,看了有害而无益。以下就转录一二给大家看:
一.用意念松胯、松腰、松脊柱、松肩、松胸、松肘、 呼吸深长。
二.放松内脏器官,使它们松到位。从头、颈、肩、胸、脊、腹、胯、膝、踝、足、肘、手、筋等逐一检查是否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各个关节是否松活,肌肤是否松柔。
三.着重练松腰椎、尾闾、臀部的骨肉,腰椎、尾闾、臀部节节贯穿的松开之后,上身放松的大部分重量,通过骨盆的左右股骨尖沉淀淀的压在凳子上面。
如有松腰下坠的坐凳之势,就会做到松腰塌胯和尾闾下坠,这是松腰功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尾闾下坠是比松腰塌胯更深层次的练法。尾闾穴位于腰尾骨端与肛门之间,所在部位恰人体的上下的中点。
练习时自然放松的尾椎在松腰塌胯的状态使尾椎根部向下卷沉,向前托起小腹的丹田。这样就使尾闾中正的往下垂、向前扣,
四. 第一步是垂尾闾。同学们练三心并站庄,一开始就练垂尾闾。 第二步,泛臀。臀部往外泛。泛臀是开后胯的意思。 第三步,扣尾闾。尾闾往前扣。 第四步,转尾闾(亦喊尾闾划圈)。
上面的这些就是一些社会上广传的,关于怎么松腰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真要按这样练了,你就完了。首先:(1、2、3)你意念松什么内脏、腰、胯、脊柱、肩、胸,你能用意念松得到吗?真能意念松到的时候,你已经功夫高到收敛入骨了,早就全身松透,还用得来意念再松?尾闾下坠向下卷沉,还要能向前托起小腹的丹田,你来演示一下给我看看?你以为是动物的尾巴吗?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连腰都没松开,你就想能自如的掌握他,让他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简直是笑话!!!(4)这个我就完全看不懂了,你是练尾闾拳吧,这个跟太极拳没关系啊!
太极拳是周身大用的道家功夫,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内家拳,是敛神聚气的丹道外功,大家要好好体会这上面三句话。我们都知道太极拳是要安静下来练功,就是要敛神,你老是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能静下心来吗?不能!老想着垂尾闾、泛臀、扣尾闾、转尾闾,意念都集中在一块了,能周身大用吗?能一动无有不动吗?肯定也不能!!!
我的老师李兆生先生授我太极拳时,教了动作后,先练定式,把架子给盘对了,然后自己回去练,多看书,多学习太极拳理论,多读功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要求。太极拳的功夫就是要清静自然,式子正确了,认真练就行。由于正宗的太极拳,他的所有姿势动作都是符合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认真练就能启动体内元气,等内力出来了,气机运行时能自我的调节你的动作姿势,能自我校正形体。
太极拳的“松腰”是松哪里,社会上少有人公开,这里我说一下,主要是松腰椎到尾椎这一块。有一些人著文说老师教他体会腰为轴时,让他摸腰两边,没有必要,人走路腰两边都会动呢。那么怎么松腰呢?好好练拳,把姿势,动作练对了就自然松了。太极拳的“松腰”不是空口说白话的,他要在练习的时候有真实的感受,就是你在练拳的时候,脊柱这一块要有拉伸,牵扯,挤压,转动的感觉。
比如云手一式,在循经二十四式太极拳功谱里就有“云手双环通玄迹,进身摇脊任纵横”之语。每一式太极拳对脊椎骨都有相当好的锻炼,当然不同的功夫锻炼的效果有所不同,在太极拳里面,如果专修“揽雀尾”一式,则能更好的松腰,对于腰椎到脊椎这一块的锻炼能很快有真实的体会。这一式因为他的龙行虎步,也就是虚步弓步的来回变化比较多,对于腰椎到脊椎这一块的拉伸,牵扯,挤压,转动的力量比较大,比较强。所以反复的练习这一式,动作姿势对了的话,会很快有酸、麻、胀、痛的感觉,这就是说明你练到了,要是练完了,什么感觉都没有,能有效果吗?这就是传统功夫中说的限期取证,你练了,练对了,到了时间就见效,就有效果!
当然,这种酸、麻、胀、痛的感觉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动作准确性好,他就出来得快;有的人腰椎这一块紧,他也会比较快体会到。相对而言,柔韧性比较好的人就不会容易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因为他本来就比较松,但并不是说没有效果,练完后,你会有这一块尾椎到腰椎轻松爽利甚至发热的感觉。练太极拳练好了,练习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松透的感受,就是不管你站着,坐着还是走着,不用想,就会有这种松透之意,正常来说,最早出现的地方是十指和脚趾,然后有部分人尾椎这里也会出现。当然尾椎这里要出现这感受,得专修“揽雀尾”的人,练其他式子的可能会出现得比较慢些。
那么怎么才能把姿势动作做对了,首先,你练的功夫得练对了,假太极肯定不行,功夫都不对,怎么练都难。第二个你得把龙行虎步给练好了,很多人的龙行虎步都练不好,龙行就是弓步,要后腿伸直,以升阳气,这时气就能从足三阳经往上走。虎步时,要自然下坐,把气机降下来。有升有降才是太极,慢慢的自然能气沉丹田,虚领顶劲了。这样一升一降,一前一后的运行,身姿随着左右旋转,则脊椎骨在不断的拉伸,牵扯,旋转,挤压中得到锻炼。在这过程中,命门和肾俞穴也得到锻炼,从而能壮实命门真火,充实先天肾水。(注:龙行时后腿蹬直,虎步时自然下坐很重要,一个是有助气机上升下降,另一个是对脊柱的锻炼效果增强)
这里重复一下,练太极拳不要执着意念于一处,你意守一处的话,他气血就集中在那不走了,不能流转周身,起不到锻炼的效果,我们人身体有病痛,就是因为气血不通,你意守一处久了,气血就堵塞在这了,对身体不好。所以练养时不要管什么松腰,活跨之类的,练就是了,练对了,什么功夫都自然而然的有了,一想就错。
所以说,太极拳的“松腰”要有真实的功夫修炼,要有真实感受,能很快的松开,在练的时候,要有“酸、麻、胀、痛、热”的感受,不要空口白话,光动嘴巴子是练不出功夫的。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