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刻意迎合别人的你,其实是缺少这个能力

文/学乃身之宝

有人说,应对好孤独这件事,一个人需要经历“忍受孤独、习惯孤独、享受孤独”这三个阶段。

只是很多人停留在第二阶段,即接受“孤独是人生常态”这个事实的同时,内心还在渴望与外界保持联系,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同,于是开始刻意迎合或讨好别人,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无法享受孤独,也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该怎样停止讨好的行为,并顺利达到“享受孤独”这个阶段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孤独力”。

1.习惯孤独的人,和依恋模式有关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曾指出,从小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一个重要特征,即空虚感。

空虚感本身不是一种病,不像焦虑症或抑郁症,很多人也没有觉得这些不适会干扰到他们的生活,但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有种与世隔绝,好像本该更加享受生活却没有的感觉。他们很难和另一个人产生情感连接,过着孤单寂寞的日子。

这种空虚感夹杂着强烈的孤独感,那些习惯孤独的人,就是这样的状态:他们在童年时代很可能是没有得到充足的养分,长大后发现自己空虚、孤独、情感麻木。

从这个角度来说,习惯孤独的人,或许是从小没有和重要抚育者(主要是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一直处在不安全的依恋状态。

比如,有些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经常让其独处,没有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等需求,这样的孩子,其内心就会被不安、恐惧充斥着,长大后这种不安感还会混合着极度的孤独感,于是会绝望地期待有个人(一般是伴侣)来填补生活中的巨大空虚和孤独。

只是这种“期待”,很容易演变为刻意迎合或讨好,因为他们太渴望被爱了,会用力过猛。

可见,无法享受孤独,习惯孤独的人,他们很可能在小时候没有被好好爱过。

2.无法享受孤独的人,还和从众心理有关

从众心理,说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行为,

比如,我们常说“随大流”,就是从众心理。

因为“随大流”会让我们看起来“正常”,不是那么特殊和特别,也会让我们拥有安全感,即“我和你一样,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那些无法享受孤独的人,依据从众心理来看,就是希望有人陪伴,让自己感受到舒服和安全。

其实,从众心理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

这里,我们可以从内在因素做进一步解释,即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受从众心理影响呢?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著)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心理学家在看待情境和个体对行为的影响时左右摇摆。在不否认社会力量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同时,钟摆现在又回到个体人格和遗传倾向上。”

所以,人格研究者在努力弄清楚并重新确认自我同一性(我是谁)与个体行为(做什么)之间的关系。

而那些无法享受孤独的人,往往就是缺少自我同一性(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无法做自己的人,所以他们才习惯讨好别人或刻意迎合别人。

可见,无法享受孤独的人,内心也会受从众心理影响。

3.真正享受孤独的人,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声音

前面说了,习惯孤独的人,他们之所以无法享受孤独,一方面和不安全的依恋模式有关——从小没有被好好爱过,另一方面和从众心理有关——迷失在别人的看法里,那么,他们怎样才能真正享受孤独呢?

答案是,拥有孤独力。

孤独力,指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同时,也能始终把自己的意志放在中心位置的一种姿态。

也就是说,真正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更在意的是自己内心的声音。

第一,反思自己习惯孤独的原因。

一个人如果想顺利达到“享受孤独”的状态,就要度过“习惯孤独”这个阶段,一旦卡在这个阶段,就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才能找到其中的原因,进而找到应对的办法。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也和成长过程中的人格有关,这时就需要那些无法享受孤独的人,有意识去成长,做自己的“父母”,让自己逐渐体验到那种缺失的被爱的感觉,即做到自己爱自己。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有关关爱自己提到四个步骤: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

步骤二:调节饮食;

步骤三:锻炼身体;

步骤四:休息和放松。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把自己放在首位”,那些刻意迎合别人的人,就是把别人放在了首位,而如果他们能够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就不再惧怕孤独,不再过于渴求他人的认可,进而享受孤独。

第二,试着和他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那些习惯孤独的人,如果能学会自爱后,就可以试着和他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这时关系的构建就不再是讨好或迎合,而平等,不失自我的姿态,而这也就是孤独力倡导的姿态。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都可以享受孤独了,为什么还要和他人建立关系呢?

因为个体离不开关系,人需要活在关系中。

享受孤独的意思是,一个人可以自在舒服,两个人也能关注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也说明了,能走出的孤独,才是好的孤独。

总之,享受孤独,是一种能力。

希望你能拥有孤独力。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