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镇边祠

       去看看镇边祠,祠是原建于明正德六年(1506)的武安君庙,又称李牧祠。李牧那是战国时赵国的大将呀。
     咸丰六年(1856),可能当时已经废了,僧人就在旧址上兴建护国镇边寺,虽为佛寺,但仍兼祀李牧。到1937年全让日本鬼子毁了,仅存地基。现在看见的是2009年后重建的,改名为镇边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咱们现在就想是大而全,想把历史上西周至明朝2600多年间所有守关的名将都搞上。 

祠堂前的旗杆和狮子是老的。

进门是革命传统教育馆。

     武安堂门口两棵大松树很有沧桑。     

      堂里中间供李牧,两边供汉将李广、隋将李景,唐将李大恩、李靖、李克用、李嗣源等人,这都是姓李的。

    

     李牧在赵孝成王时长期驻守雁门郡抵御匈奴。李牧优待士兵,养精蓄锐。对敌故意示弱,坚壁自守。以待时机,但赵王不满意其作法,曾撤了其职。但继任者改变其方法,屡屡出站失败。后赵王又启用李牧,李牧还是原方法。但士兵都憋足了劲要和匈奴一站,看时机成熟,精选战车1300辆,战马13000匹,5万精锐之士,10万名弓箭手。一举击破匈奴,“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厉害,李牧一战成名,入朝为相,封为武安君。可能在历史上如此干脆解决北边边境问题的就是李牧,要不然怎么这个祠堂开始就是供奉李牧的。后来李广也守过雁门郡,其也没有超过李牧。
     不过最后李牧没有善终,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这时候赵王已经换了两茬了。秦国王翦大军攻赵国。赵王命李牧与司马尚御敌,秦国无法取胜,使用离间计,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诬陷李牧谋反。赵王迁这个糊涂蛋居然听信谗言,杀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率秦军攻破赵国都城,俘虏了赵王迁,遂灭赵。历史就是这样重复往返,可惜后代又多次重蹈覆辙,直到明末的袁崇焕——袁大将军也是如此。
                   

      偃公堂,供的是说是古代最早的守关的将领姬幸(字偃)。其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长期戍守雁门。成王赐名为姓。天下幸氏自之始。

文定堂供北宋名将张齐贤。公元987年张齐贤继任杨业为代州知州,屡败契丹。后任兵部尚书、宰相,谥文定。同时供西汉郅都、东汉郭谅、曹魏牵招、唐裴行俭、明周遇吉等。

       供奉杨家将的地方。

     群英堂,挤得满满的,没再细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