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文丨纪清岚 摄影丨旅途
十月十六日,携友去看了《掬水月在手》,院线首映,夜场。说来惭愧,并非专门去看的。恰逢周末,培训结束后跟朋友约了去逛街。间隙,我问要不要看场电影?她说好啊看看最近有什么特别推荐的。我一边浏览一边给她报了几部电影的名字。说完,不自禁地又说了一句:“其实我最想看这一部,是一部纪录片。”“是关于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就是专门讲诗词的那个。”我赶忙给她做简短的介绍。简单直接的决定后,我们以电影开始前的半小时为界点,进行了时间分配。可利用的时间内,我们先后逛遍了西城想逛的地方,吃吃喝喝,好不尽兴。尤其是在振华商厦的停车场,出出进进,上层楼复上层楼,简直“上头”。邻近界点,我们俩还在炒货店挑吃的。我抱着给妈妈买的山楂球,她抱着她的果脯,我们一起对着地瓜干儿眼神放光。突然想起快到点了,一看仅剩十分钟,便一路加速跑起来。无奈万达早已关门,地方不熟又找不到入口,继续狂奔。好不容易找到入口,又是一阵爬上爬下,终于进到电梯。途中偶遇一对一起找门的小情侣,女孩看着我们手里提的零食,一脸笑地调侃:“你们还真是来看电影的啊?”我们相互微笑算是回应。下了电梯,继续狂奔,换票,去卫生间,压点儿开场。就这样,一路着急忙慌气喘吁吁地,终于见到了“先生”。一入场,就是一帧黑白色调的光影,泛着老北京建筑沉稳的基调。昏暗的场子里,刚才同乘电梯的年轻人全然不见了踪影,仅在最中间的位置坐着一位提前候场者。一片黑暗里,竟然隐隐地有些害怕。片子节奏舒舒缓缓,明线暗线交织。叙述的画面里,充溢着一个置身其中的陈传兴,和一个抽身而出的叶嘉莹。最初关注陈传兴,是因为几年前看过他的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对于文学的触感,他自有镜头来呈现其厚度与深度。一部慢悠悠的片子,每一个细节都吞吐着诗兴与情境,是诗家的眼,亦是诗家的口。就这样,中国画构图般的穿插里,意象与情境相融,时间与空间偎依,一点一点地如同月光撒下的碎银般吐露出完整的故事。叶先生的优秀履历、坎坷遭遇,全然不是社会大背景下文学作品里以个体代表群像的典型案例,她简直堪称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其实,每个人的人生皆不可复制。她的一生,浓墨重彩、跌宕起伏这样的词汇都显得逊色,是诗人之大不幸成就了诗家之大幸。短短的两小时,片子的调性温温婉婉,却执拗出一股子坚韧的硬气。如同,叶先生跟我们讲述的,都不曾是她自己的故事,是一个其他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她年少时恩师和诗的笔迹里,在她进入婚姻后身体的痛楚里,更在她丧女时泛红的眼窝里……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人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诵自己的诗史,用一颗赤子之心回眸祖国的一寸寸土地,始终葆有热忱,始终沉浸其中……“于是凝视手中的月亮,结晶于前世发生在来生。”片尾曲似乎在抓扯观影人的神经,我们最后离开,见证了万达影城最后一排灯的熄灭。踏出大厦门口的那一刹那,秋意已经侵袭得很是凶残。烤冷面还在营业,对面是漆黑一片的石油大学。突然想起,几年前小小涵和老谢带我来这边看谷山的话剧,不几年已都散落在各地,奋斗着属于自己的未来。时间总是残忍,惯性抹去很多人的记忆;时间同样理智,次次筛选出没有遗失掉的美好。我说:“对啊,能陪着看纪录片,看完还不困就很值得珍惜了,而且……”“而且看完还能跟你聊一路!”抢拍,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人活一世,成全自己自在心性。见证大家的人生,参悟日常的杂陈,得擎着劲儿向上向前,且把前路走远,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