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七年正月,王羲之写下了这篇绝世书法!

王羲之《初月帖》

释文: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

大意:近期一直想写这封信,但因没有邮差,没法寄信(所以耽搁到现在)。昨天到达这里,加之收到上月十六日的来信,即使相隔遥远,但也十分感激。冒昧地再次嘱托您,近来还好吧?我却突然生病,身体十分差。刚刚踏上路程,身心憔悴,就写到这里吧。王羲之。正月十二日。

初月帖翻刻本

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藏辽宁博物馆。王羲之祖父名“正”,为避祖父王正讳,“正月”书为“初月”。

《初月帖》创作于永和七年,时年王羲之四十九岁。此贴是王羲之流传至今最好的书帖之一(由于朝代更换,战乱频繁,王羲之的作品至今已无任何真迹流传下来,现所能见到的多为摹拓本和以真迹为蓝本的刻本),全文8行,61字,为墨迹纸本。

反捺既象竹叶,又像兰叶。

“羲”的最后一笔,你看看转折提按变化很多。

“报”的曲直、正侧锋变化很丰富。

《初月帖》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章草的魅力。全帖点画狼藉,锋芒毕露,或似竹叶,或似兰蕊,尾款一点一画皆非直过,而是穷尽变化。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欹斜平正皆随性情和字形而定,行距错落跌宕,变化莫测,使王羲之颇受压抑的暮年在笔墨之中得到尽情抒发,具有气贯神定的感人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