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夜话》:做学问怎么总是这一副苦相呢?
第十一则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自古及今,都在呼唤一两圣人贤者,给这个社会带来更深处的改变,而往往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圣人贤者即便出现了,却往往不被重视,比如孔子。
世风日下,“敦古朴之君子”也未必能“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讲名节之大人”也未必能“光争日月”。与其求这些人到来,不如自己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退而结网,就是反求诸己。有些话说得好听,但是呢,往往是“喊一嗓子”,表明一下态度而已。
这句话呢,或可激发学人立志,听此言,吾辈当担当之。这个志向立下了,要做些什么呢?那当然的正己,修己安人啊,当然是修身,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文化根底上不是要求别人怎么做,而是自己要怎么做,进而通过“无言之教”影响到别人。
第十二则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做学问怎么总是这一副苦相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孔子教导学生,何曾有苦相?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乐,一直是孔子生命的基调,是身心的安顿处。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人的面目,也可以应象山川河流,自有一番鲜活明快的气象啊,何至于一副苦面目。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一个师者可以有苦相,但是不能这这种苦相传递为弟子,父母内心可以有苦相,但是在孩子面前,还是要以一颗常心与孩子相处,这可以说是“不迁怒”。
第十一则,作者本来说是“随处见神明之宰”,要心有所觉啊,为什么最后单单拧出个“苦”相呢,那说明这颗心也是紧绷绷的,不放松,没有余地,没有余情,一个刻板的老夫子,又怎么是一个温柔敦厚的君子呢!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
我们品《围炉夜话》也不能脱离这本书的作者。
光绪版《荆州府志·卷五十七·艺文志》记载:“王永彬,字宜山,岁贡生,性孝友,隐居教授。邑令朱锡绶耳闻其名,虚心造访,永彬凿坯而遁。”与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论,说到古忠孝义烈之事,则沾襟涕泗不能止。
我们观其行,却非那种“君子儒”,但也称得上是一个“穷则独善其身”的读书人,一个狷者。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篇》)
王永彬(《围炉夜话》作者)是一个有所不为之人。
所以我们读其书,还是要感其心,进而知其言,明其局限,明其难言之隐。
当然,我们读《围炉夜话》,也不仅仅就是读此书,而是借此言展开我们的对话,深入到四书五经老庄里,这也是这个系列小品文学习的目的和相对应的方法。
第十三则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前一句讲立志,志向坚定,持之以恒,就可能成功。后一句讲不能把事情做绝,天无绝人之路,没有绝境。秦始皇那么强大啊,到头来秦朝还是被一个小混混推倒了。反过来,我们做事情不能做绝,处处留有余地,那么处处就能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