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古人是如何取暖过冬的呢?

热爱生活的同益君TONGYI同益5天前

收录于话题#过冬1个内容

天气渐冷,

北方已经开始了集中供暖的日子,

南方的小伙伴们也掏出了

衣柜深处的毛衣和羽绒服,

有的人已经趁着双十一

把围巾、帽子、暖手宝等都安排上了。

大家为了过冬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不仅让小编想到了千百年前,

古人为了防寒保暖有哪些好方法呢?

你知道吗?

接下来的揭秘,一定不要错过!

01

烧火取暖

FIRE

其实,远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已经会使用和控制火了。考古学家曾经发现,北京人用火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取暖。在这一时期的居住遗址内,还发现过用火的烧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断,那时候的人们主要是通过烧火取暖。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设有火炕,内有孔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同时配备有火盆等取暖设施。这种取暖方式,在如今的不少农村里依然延用着。

02

器物取暖

FURNACE

古人将火盆用铜制成火炉,火炉外有一个箱型秀气的笼罩,大的可达数百斤、高一米多,小的则如西瓜大小。手炉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呈椭圆形,里边放火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面暖手。脚炉比手炉要大,可放在脚下暖足。此外,还有暖足瓶,俗称汤婆子,里边灌上热水,晚上放在被窝里。宋代黄庭坚有首诗说,“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清代文人李渔在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用来放炭炉,由此有了暖椅的出现。

03

衣物取暖

CLOTHES

御寒衣物是过冬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以丝绵填充的冬衣,丝绵是用桑蚕丝做原料的一种棉织品。后来人们用狐、貂、貉、豹、鹿、羊、狗等动物的皮毛制成裘衣,不仅保暖,还很时尚。它根据材质的不同贫富皆宜,算是古代最常见的冬服。除了裘衣,一般老百姓还用丝麻制作冬服,称为“袍”“茧”。家里贫苦的农户冬天则会穿“布衣”“褐”,其中褐是用兽毛或粗麻等编织而成的一种粗服,类似麻袋片。唐宋时期,人们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纸衣,也称“纸裘”。如今我们常穿的棉织品,在明朝时已是全国流行。

04

食物取暖

FOOD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火锅了,但用的不是锅,而是鼎,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火鼎”。宋代,人们开始用火锅涮肉吃了,但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兔肉。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军打仗时,炖羊肉很麻烦,因此他们就将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随着蒙古族人征服中原,这种火锅也传入了内陆。热气腾腾的涮肉火锅,在北方更受欢迎,因为它不光好吃,还能取暖。

05

建筑取暖

BUILDING

在我国历史上,火墙这种取暖方式很早就出现了。考古学家在秦朝的兴乐宫遗址中,就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古代皇宫建筑师们为了保证冬天宫殿内的温暖,在建造时将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通热入墙即可取暖,仿佛是穿越时空的“中央空调”。火墙之外,皇宫以及一些富贵家庭还出现了一些更高级的取暖设备,类似于现在的“空调房”。在汉代,皇宫中设有温室殿,也叫“椒房殿”。其以花椒为材料,捣碎成泥,涂在墙壁上制成保温层,再挂上壁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地上铺着毛毯。在这样的“空调”房间里,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明清故宫里帝后居住的宫殿都有暖阁,暖阁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工匠们在殿内陆面下铺设砖石砌成的循环烟道,烧炭形成的暖气沿着主烟道、支烟道分流到各个房间,让人一走进整个宫殿就很暖和。

温室殿、椒房殿这类建筑都是采用“地上升温”的取暖模式:将火源置于室内,通过火源传递热量。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认为“热从头生,寒从足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内脏器官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脚暖头凉”有利于健康和养生。

同益空气能地暖空调正是通过地板传导热量,给人们“脚暖头凉”的舒适体验。这种“温足而凉顶”的自然生态取暖方式,符合中医养生理念,不仅能够促进人体足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室内无强制吹风对流,房间温度分布均匀,湿度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内,可以保持人们冬季皮肤滋润、减少老年人关节炎、老寒腿、呼吸道疾病的患病风险,为家人的健康生活缔造了良好舒适的居家环境。

●同益空气能地暖空调能够同时满足人们冬天取暖、夏天制冷的需求,一机多用,运行成本且性价比。与传统的供暖方式相比,空气能地暖空调无任何污染物排放,不存在爆炸、中毒、漏电等安全隐患,有着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等特点,让家人用得省心、放心、安心。

寒冷的冬天将至

同益为您将温暖送至家人身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