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孟子》赏析(3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赏析(3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五单元 论教与学 第四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五单元的第四节,节选自《滕文公下》,孟子以学习语言作比喻,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音xiū)之,虽日挞(音tà)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戴不胜,是宋国大夫。“子欲子之王之善与”的“子”字,是第二人称,这里指戴不胜。第二个“之”字,是助词,无义。“与”字,是语末助词。“子欲子之王之善与?”,就是你希望你的国君向善吗?“齐语”二字,在此作动词用,指学习说齐国话。“傅”字,指教导。“咻”字,读二声,指喧哗干扰。“日挞而求其齐”的“挞”字,读四声,指鞭打。“齐”字,指说齐国话。“日挞而求其齐”,就是天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庄岳”的“庄”字,是街名;“岳”字,是里名,这两个地方都是齐国首都临淄最繁华热闹之处。薛居州,是宋国大夫。“居于王所”的“所”字,本意指地方,这里引申为左右。“居于王所”,就是处于王的左右。“独如宋王何”的“独”字,指单独一人。“如……何”,是表示询问或反诘的句式。“独如宋王何?”,就是单独一人对宋王又能怎样?
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地告诉你:假如有位楚国的大夫在这里,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请齐国人来教他好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好?”
(戴不胜)说:“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身边许多楚国人讲楚国话来扰乱他学习,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安置在齐国首都最繁华热闹的庄街、岳里住上几年,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位道德修养好的人,让他侍奉在王的左右。如果在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独一个薛居州,又能对宋王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好坏,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所强调的,正是环境影响的重要性。“性”,指人先天具有的纯真秉性;“习”,指后天环境习染而养成的习性。人与人先天具有的纯真秉性是相近的,而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差异甚大。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孟母之所以要“择邻处”,就是为了找一个周围环境好的地方,以利于儿子的教育成长,孟子从小受到这方面的熏陶,把环境对人的影响讲述的非常在理而又生动形象。他还说:“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意思是说,丰收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懒惰;灾荒年成,少年子弟多半横暴,不是天生资质这样不同,而是由于外部环境使他们的心有所陷溺。这也就是说,唯有后天良好环境的配合,才能使人的本有善性,得到良好的栽培与成长。
孟子借学习语言为喻,引申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验,这就是,如果君王身边君子多,小人少,就有利于他行善治国;反之,如果君王身边小人多,君子少,他是无法行善治国的。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恳切地对后主刘婵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惜这位扶不起的阿斗没有听进去,这是导致蜀汉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唐太宗重用魏徵、杜如海、房玄龄、孔颖达这些贤臣,造就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后期,重用李林甫、高力士、杨国忠这些小人,酿成了安史之乱。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不验证了孟子这一番推论的正确性。
附: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宋国大夫)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您希望您的国君向善吗?子,第二人称,此指戴不胜。第二个“之”字,助词,无义。善,好,向善。与,通“欤”,语末助词)?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齐语:学习说齐国话。在此作动词用)也,则使齐人傅(傅:音 fù ,教导)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咻:音xiū,喧哗干扰)之,虽日挞而求其齐(日挞而求其齐:天天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挞,音tà ,鞭打。齐,指说齐国话)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庄、岳:庄,街名。岳,里名。为齐国首都临淄最繁华热闹之处)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薛居州:宋国大夫)善士(指道德修养好的人)也,使之居于王所(居于王所:处于王的左右。所,地方,左右);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意即“王与谁为不善”,王要和谁一起去做不善的事)?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单独一人对宋王又能怎样?独,指单独一人。如……何,表示询问或反诘)?”
——《滕文公下》
【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假如有位楚国的大夫在这里,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请齐国人来教他好呢?还是请楚国人来教他好?”
(戴不胜)说:“请齐国人来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身边许多楚国人讲楚国话来扰乱他学习,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安置在齐国首都最繁华热闹的庄街、岳里间住上几年,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位道德修养好的人,让他侍奉在王的左右。如果在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如果君王左右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独一个薛居州,又能对宋王产生怎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