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孟子》赏析(9)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赏析(9)养心莫善于寡欲
——第二单元 论人性本善 第六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二单元的第六节,节选自《尽心下》,孟子告诉人们,养心存性的方法,在于寡欲。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寡欲”的“寡”字,是少的意思。“欲”字,指欲望,也就是耳、目、口、鼻、四肢等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寡欲”,就是减少欲望。“不存”,在这里是指丧失其本善之心。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存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了。一个人如果欲望少,即便本善之心有所丧失,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多,即便本善之心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
孟子认为,人有内在的善性,同样也有耳、目、口、鼻、四肢等的欲望,这些都是先天具有的。善性固然是为善的动力,但它只是为善的开端,而非道德的完成。人的欲望则往往成为道德实践的阻力,欲望过多的人,很容易利令智昏,变成欲望的奴隶,甚而至于失去控制,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因为如此,人的善端有赖于后天的培养扩充,如果不加涵养,就会丧失。
孟子指出:人会丧失善端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二是过于注重生理欲望的追求满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就是告诉人们,养心存性的方法,在于寡欲。只有尽量减少生理欲望的需求,减少外界环境的诱因,才能使天生的仁心、善性不易被牵引而能呈现。否则,仁心、善性就会被牵引而不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孟子所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是非常精确的,此话并非否定合理的人欲,而是强调减少欲望对于静心养性的重要性。孟子还说过:“可欲之谓善。”(尽心下)又说:“无欲其所不欲。”(尽心上)这就是说,人欲有“可欲”和“不可欲”之分,欲“可欲”乃是善,欲“不可欲”才是恶的。
宋儒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的提法,忽略了“可欲”和“不可欲”的区别,把“寡欲”变成“灭欲”,这就讲的太绝对了。尤其是作为一个指导性的口号,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效果。清朝思想家戴震批判理学“以理杀人”,指的就是这一点。戴震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本质,是知、情、欲的统一,情和欲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基础,“理”是人之情欲不失之度,自然之欲与必然之理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历史的教训值得记取。公与私、义与利、天理与人欲是辩证的统一。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的关系,才能制定符合社会实际、符合人的实际的正确政策,防止唱高调、说空话、图形式、走过场之类脱离群众的不良现象的发生。有鉴于此,党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形成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又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既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思想和行为,又反对离开利而空谈义的道德说教。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上,要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善于兼顾和统筹不同方面的利益要求。这样,才能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附:
|原文|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①。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②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尽心下》
|注释|
①寡欲:减少欲望。寡,少。欲,欲望,在此指耳、目、口、鼻、四肢等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②不存:在此指丧失其本善之心。
|译文|
孟子说:“存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了。一个人如果欲望少,即便本善之心有所丧失,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多,即便本善之心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