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孝经》赏析(16)谏诤章第十五
《孝经》赏析(16)谏诤章第十五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孝经》第15章:谏诤。这一章,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为臣之道和为子之道。孔子认为,当君王或父亲有过失的时候,臣子或儿子应当站出来谏诤,直言规劝,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否则,就是陷君、亲于不义。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曾参问老师:“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了吗?”孔子因为“父之令”有善恶是非之别,不可盲目地服从,故而阐述谏诤的道理。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首先连发两句反问:“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增强语气,以表明不同意“从父之令可谓孝”的鲜明态度。接下来,孔子引历史事实加以说明。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意思是说,上古的时候,假如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那么,即使他无道,有诤臣规劝他改正错误,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假如诸侯身边有5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即使他无道,有诤臣规劝他改正错误,也不会失去他受封的国土;假如卿大夫身边有3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即使他无道,有诤臣规劝他改正错误,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
这里出现的7、5、3几个数字,并非信口而说,而是以古礼为依据的。《左传》说:“自上以下,降杀以两,礼也。”就是说,自天子、诸侯、大夫,其身边的诤臣依次减少两个,这是由于尊卑的差等而制定的古礼。天子至尊,故有七人;诸侯卑于天子,降两,故有五人;大夫卑于诸侯,降两,故有三人。
孔子又说:“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令名”的“令”字,指善良的,美好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相劝的儿子,那他也不会做错事,使自己陷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阻于他的父亲;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谏诤于他的君王。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孝呢?”
在这里,孔子明确地指出:子之谏父,臣之谏君,自古以来理当如此。“故当不义则争之”,乃是为子者尽孝,为臣者尽忠的体现。从《论语》的相关记载来看,这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论语·为政》记载,孔子所说的孝就是“无违”,也就是“无违于礼”,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记载,子女对父母不符合礼的言行,要“几谏”,也就是委婉地规劝。孔子还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儒家关于“忠”的观念是由“孝”的观念迁移而来的。《论语·八佾》记载,孔子所说的忠于君王,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同“父慈子孝”一样,“君礼臣忠”也是相互的、对等的。这一观点与《孝经》关于“谏诤”的问题联系起来,就更加清楚地看到,把“尽孝”解释为对父亲的绝对服从,把“忠君”解释为对皇帝的绝对服从,并不是孔子的思想。因此,澄清后世在这一问题上的误读和偏见,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