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善人为邦百年(13-11)

孔子认为,治国理政应高度重视“富之”“教之”,特别是应充分发挥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注释】

善人:有仁德的人。

胜残:消除百姓粗暴、残暴的行为。

去杀:废除刑罚杀戮。

【译文】

孔子说:“'任用有仁德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说得真对呀!”

“善人”治国理政,要达到其理想中的境界,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一方面,任用善人即有仁德的人来治国理政,通过将自身所具备的优良品德推己及人,达到治理社会的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相当长一个时期;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天下乱世的哀叹,认为即使有善人治理国家,也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取得成效。

“胜残”就是战胜残暴之人,或让残暴之人自胜,让他们不再作恶。“去杀”就是废除杀戮的刑罚即死刑,或消除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杀伐。春秋时期,各国动乱不止,一国之内杀父弒君,各国之间互相攻打。所以,孔子希望有善人治理国家。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善人施行德治而“胜残去杀”,并不是要绝对排除刑罚等必要手段,这对于当今社会治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