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模式反映出人际关系模式,可借鉴的是这3点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其意义之大毋庸置疑。我们联系实际,看看家庭教育中父母做法的常见误区,以及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做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误区3现象,体现亲子关系模式

家庭教育中,父母作为主导者,常见错误教育方式:

1、苛责型。严厉批评,粗暴惩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人格特质有问题,对待孩子教育方式非打即骂。

稍好一些的父母,也是唯恐给孩子表扬会骄傲,通过打压希望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实际却会适得其反。

比如有个孩子非常内向,父母不顾孩子要求强硬住校,结果孩子问题越发严重。

这时候,避免最差就是最好。

2、溺爱型。宠爱无边,没有底线,要啥给啥,含着怕化抱着怕摔,怕打击孩子自尊,不敢管教,包办替代。

这导致孩子没有机会经历风雨,不能强大自我,遇到困难就退避,退避被父母包办,结果恶性循环,最终遇到挫折家长没能力包办替代了,只能从头开始无奈面对现实。

爱子如杀子,就是这个意思。

3、放纵型。把教育孩子事情完全交给学校和社会,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顾着自己事情,放任孩子发展,认为树大自直。

这是不负责的做法,孩子成长不仅仅是吃喝拉撒,还需要社会情感链接,需要强大安全感,需要爱和归属感,这些家长责无旁贷。

一个白眼狼的孩子,不是别人教育的,肇事者恰恰是父母自己。

放纵孩子,不是无能为力,就是不敢担责。

由此可以看出,亲子关系的互动模式,也是父母人际关系的反映。

不良亲子关系模式,反映父母人际关系问题

亲子关系是现象,是作为父母与周围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的反映,也就是一个成人如何与社会互动,就会如何与孩子互动。

上述3种糟糕亲子关系模式,反映出作为父母者糟糕的人际互动模式,即自我中心主义,也就是习惯把别人当自己。

这种自恋的互动模式,就是一切问题包括亲子关系问题的根源。

比如以为溺爱付出就是爱,以为苛责惩罚就是最好,以为不管不问不耽搁孩子成长,假如追问原因,会理直气壮回答自己当年就是这样被养大的。

这样的后果表现在人际互动中,就是固执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出路就是把自己当别人,培养共情能力。

当我们可以以他人为中心时候,就会体会孩子需要,考虑孩子尊严,链接孩子心理,促进孩子关系。

这种亲子互动模式就是权威型。

抛砖引玉,看看可借鉴的3点家庭教育方式

良好家庭教育方式,可以借鉴下面几点:

1、做权威型父母。

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即给予情感温暖,也给予教育指导,做好事积极表扬,犯错误帮助改正。

这时候也要讲究技巧,比如对于追求关注的孩子,一旦发现好的表现就要及时应答反应,促进好的行为多出现;一旦发现不良表现就要忽视掉,装作看不见,减少出现的几率;这样一拉一打,自然达到教育目的。

2、做示弱型父母。

示弱是主动为之,父母面对孩子本身就是强势的,这就导致沟通困难,好比大树和小草对话较难有效,此时父母示弱非常必要。

这就要求父母低下身子,放低姿态,主动示弱到孩子水平,引导效果才会好起来。

示弱的标志就是能理解孩子,尤其生气时候变得理性些,让孩子有说话的时间,有解释的机会,而不是以大欺小,倚强凌弱。

3、做共情型父母。

前面说过,问题根源都是把别人当自己,问题解决就是把自己当别人,解决方式就是把自己当自己,把别人当别人。

也即是做到自尊和边界!

共情是个技术活儿,与天生气质类型有关系,但是作为心理技术也是一定可以做到的,这就是遇到事情练习自尊和边界。

比如孩子考试不好,这时候父母发脾气其实就是掉面子,没有自尊表现,而要知道孩子这个年龄贪玩才正常,严格要求可以但要有具体可行的帮助方式,否则就是不把孩子当作孩子看,也就没有边界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