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南阳郡管到汉江南岸是确定无疑的史实
关于躬耕之争,卧龙岗方面一直绝对化汉江分界,认为“隆中东汉末年属南阳郡”与史料记载汉江分界南阳郡与南郡不符。但实际上任何界线都不是绝对的。
据《三国志吴主二》记载:“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酇、筑阳、山都、中庐五县民五千家来附。”
正史明确告诉我们在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时,南阳郡包括了阴、酇、筑阳、山都、中庐等五县。而这五县都跨过汉江管到汉江南岸,特别是中庐县,它大至方位在今茨河镇以东、南阳邓县隆中以南、襄阳城西南、南漳县之北,即完全在汉江以南。
正史《三国志》的这则记载并非孤证。唐代许嵩编撰的《建康实录》是一部记录建都建康(今南京)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代史实的史书。
该书记载:“二十五年春正月,魏王曹操薨,太子丕即位,改汉建安为延康元年。秋,魏将梅敷使南阳长史张俭送欵以南阳阴、鄼、筑阳、山都、中庐五县五千家归附,权纳之。” 这里明确了张俭的官职为南阳长史,进一步肯定了中庐当时属南阳郡的史实。
此外《清光绪襄阳府志》记载得更详细:“三国志吴书孙权传:二十五年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纳南阳阴、酇、筑阳、山都、中庐五县民三千家来附。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魏诏曹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 当时不但南阳阴、酇、筑阳、山都、中庐五县民归附孙权,连襄阳城也曾被孙权占据。
在公元219年,曹魏汉江两岸的南阳郡和襄阳郡地盘因关羽攻击损失惨重,第二年春曹操病死,曹魏政局不稳,人心动荡。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夏侯)霸遣别军在洛,会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同时,因襄阳被关羽破坏严重,刚即位的曹丕为收缩战线,让守襄阳的曹仁撤守宛城。
《晋书.宣帝纪》记载:“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 曹仁撤到宛城使汉江南岸的南阳郡各县人心不稳,加上孙权在旁虎视眈眈,并乘机占领空虚的襄阳城,这就使汉江南岸的南阳阴、酇、筑阳、山都、中庐等县归附孙权成为了必然。
此后,曹魏虽然重占襄阳城,但又“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坚避清野搬空了汉江南岸,等于放弃了除襄阳城以外的全部汉江南岸的地域。我想南阳郡后世之所以再也管不到汉江以南,正是始于曹丕“使将军高迁等徙汉南附化民于汉北”吧!
同样记载该事件的还有宋郑樵《通志》、清谢钟英《三国疆域志补注》、清康发祥《三国志补义》、清章陶《季汉书》、《民国谷城县志》等。
可见在东汉末年的曹魏时期中庐曾属南阳郡是确定无疑的史实。所谓南阳郡不能管辖汉江以南的可笑说法彻底破产。由此可知中庐以北的邓县隆中必属南阳郡。习凿齿所言“襄阳城西二十里,南阳邓县古隆中”无可质疑。
作者/来源:襄阳隆中三顾地
内容如有不妥,请点击头像-私信联系小编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