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圣人的卦——说说孔夫子的家世梗概

本期河图洛书,我们一起看看孔夫子的“八卦”人生。

一“举”成名

公元前563年春(周灵王九年),中原霸主晋国联合鲁、宋、卫、曹等十三国军队,攻打不听话的妘姓小国偪阳,原以为可一战而下,没想到偪阳军民同仇敌忾,各国围攻一月有余,竟然无力破城。某日被围困得难以支持的偪阳守军悄悄打开城门,打算偷袭联军的辎重,没想到等候多时的联军多员大将立即带兵发起冲锋,守军赶紧放下城门,试图把冲在最前头的联军关在城内。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将驱车赶到,只见他将长戈横在一边,举起如椽双臂,稳稳地托起了厚重的城门,众将乘此良机迅速鱼贯而出,避免了被对手瓮中捉鳖。这位膂力过人的武将名叫孔纥,字叔梁,按当时的习惯,史书称为叔梁纥。说起他的家族,要追溯到两百年前的宋国。

孔子的亲爸叔梁纥虎背熊腰,曾创造了战争中“手托千金闸”的不朽神话。

当时的宋太子弗父何本该继承国公之位,但其父宋湣公却传位于亲弟熙,即宋炀公,弗父何的胞弟鲋祀不服,借机杀亲叔炀公自立,任命其兄弗父何为太宰,封在栗(今河南夏邑)。从此以后弗父何子孙都担任太宰,兢兢业业辅佐宋王,直到五世孙这一辈,与国君的关系已经是“五世亲尽,别为公族”,于是这一代太宰以“孔”字为氏,取名孔父嘉,也就是在其任内,家族出现了一次惊天之变。

杀“父”夺妻

如上文所述,宋国国君往往死守兄终弟及的老规矩,宣公临终前让位于其弟穆公,若干年后穆公也在弥留之际还位于亲侄,即宣公之子与夷,把自己的儿子冯赶到了郑国。穆公将与夷托付给了孔父嘉,要他尽心竭力辅弼少主。与夷登位即宋殇公,他对被贬在外的公子冯始终不肯放过,屡屡派孔父嘉攻打郑国,欲置公子冯于死地。

连年征战使得本就贫弱的宋国民不聊生,朝野怨声载道,太宰华督趁机煽动情绪,放出谣言称孔父嘉为宋国首恶,并带着徒众攻打孔府并将孔父嘉当场杀害。殇公闻讯大怒,想要惩治华督,狗急跳墙的华督干脆杀了殇公,迎接公子冯回国继位,是为宋庄公。其实华督带兵闹事,并非真心要挽救宋国,而是之前在野外偶遇孔父嘉之妻,垂涎其美貌才决定要杀害其夫,而政变成功后第一件事便是将孔妻强抢回府。

为谋夺孔父嘉美妻,华督策划了一场血腥政变。

幸运的是孔父嘉之子木金父及时逃往鲁国,才免于噍类无遗之祸,不久政变平息,木金父又返回宋境。但二十多年后宋国再次内乱,木金父之孙防叔重新踏上逃亡之路,这次干脆在鲁国为官,获取了永久居住权。文章开头的叔梁纥,就是防叔嫡孙,从部队退伍叔梁纥被封为鄹邑宰,已经年过六旬。他膝下九女一子,小妾所生的孟皮是个跛子,继承家业成了问题,当务之急就是续娶侧室传宗接代。

枯杨生稊

对于老孔这最后一段婚姻,《史记》的说法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按照一般理解就是并未登记结婚,换言之孔子是地地道道的非婚生子,这有点辣眼睛了!古人常说的野合,一般是指春秋时期一些久婚不育的妇女,在婆家的默许之下,挑选某个特定日子(三月三或六月十五)在野外与某年轻男子自由交合,以求尽早怀孕的做法。这种目的明确的一夜情,在当时还较为普遍,但对于年过花甲的叔梁纥,他真的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子嗣吗?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速配”首先是出于已婚女方求子的需求,而且会选取年轻力壮的平民男性,事后男子通常不会公开身份。而叔梁纥属于鲁国的基层贵族,加之年事已高,绝不会被尚未婚配的女孩选做“借种”的对象。因此有人猜测,八成是叔梁纥见色起意,倚仗权势欺辱颜氏少女致其怀孕。这种可能性当然存在,但发生的概率依然很小,叔梁纥的目的是传宗接代,并不是纯粹的事实婚姻,必须具备一定的仪式感。

听说夫君老,没想到这么老,颜姑娘有些后悔了。

后人编纂的《孔庭摘要》中说,颜家幼女征在“生而有贤德,愿应其求”,也就是说颜征在嫁给“爷爷辈”的叔梁纥完全出于自愿。《孔子家语》中的描述更加生动,说媒人上门提亲,颜家老父亲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并说自己挺看重这门亲事,因为叔梁纥也算是名门之后。老大老二都不搭腔,只有幺妹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这可能是因为她没有意识到,对方已经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头了。

圣人出世

从这些记载来看,嗅不到一丝“逼奸”的味道,一切都水到渠成。但成婚当日看到新郎那刻,小颜姑娘被吓得不轻(大惧)——这何止是个油腻腻的大叔啊!更让她感到委屈的是,婚礼十分草率,她充其量只是个外室,不能搬到夫家去住。因此有人认为,《史记》中所谓的野合,实际上是指婚礼办得简单,类似于乡野平民(野人)而已。更重要的是,《正义》有云:男子“八八六十四阳道绝”——男性婚龄超过六十四岁的,都算野合!

孔丘十七岁那年母亲病故,按理说应与父亲合葬,问题是母亲从未说过父亲的墓在哪里,这让年轻人感到十分为难。无奈之下他把母亲的灵柩临时放置在“五父之衢”,这是当地的一个交通要道,人员来往众多,棺木放这里等于是贴出了一张醒目的“寻人启事”。果然有个车夫的老母(曼父之母)站出来告诉他,他的父亲葬在了防,孔子这才第一次来到父亲坟前祭拜,让母亲在此入土为安。

少年孔子,好学守礼,与粗豪的父亲大不一样。

后人猜测颜征在很可能耻于当年那段不光彩的“苟合经历”,自己在孔家没有合法地位,才至死都未告知儿子父亲的葬地,但也有学者对此说法并不认同。司马迁在《史记》的索隐中认为,当年颜氏生下儿子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颜氏年轻轻就守寡,为了避嫌或遭人阻挠没有前去送葬,所以并不知道确切的葬地。但不管怎么说,儿子仍然算是贵族子弟,母亲为他取名为丘,字仲尼对应的是近郊的尼山,之所以有个仲,是因为还有一位异母哥哥孟皮。

血脉归流

小仲尼长得高高大大,真可以说是“孔”武有力,年轻时就继承父亲的举重天赋(翘关),如此看来营养应该完全跟得上。有人认为颜氏虽然独居,但生活条件并不太过拮据,甚至可能争取到了抚养费,否则很难承担儿子的学业开支。启蒙教育应该是颜夫人亲自承担,但文化课还是得上正规学校,孔子时代教育体系已经比较发达,正所谓——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其实在母亲去世之后,孔丘与父亲一家的关系可能趋于缓和——不难想见叔梁纥身后其家族已然败落,几个姐姐早已出嫁,光大门楣也只能寄托在孔丘身上。老二虽然也是庶出,但毕竟才识过人,更何况孔家人还要前往宋国祭祖,孟皮腿脚不便,只能由仲尼代劳。因此孔子之后数次还乡,必然是以孔家后人的正式身份前往,否则老家的人根本不会承认。

一生桃李满天下的孔丘,并不能在有生之年真正实现其政治抱负。

但除了完成认祖归宗的心愿,孔子内心还有更宏大的期待,宋国是殷商故地,作为宋国公族后裔,他始终不忘自己的“殷人”血统,可以说返乡祭祖也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当时的鲁国干弱枝强,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不断,孔子力图考察殷商甚至虞夏之礼,幻想通过重建礼仪秩序的手段,重现周公在世的辉煌大业。

还乡铩羽

不过第一次学术考察并不顺利,在杞国仅仅找到了夏时历书,宋国仅有一些阴阳卜筮的断简残编,懊丧之余小孔发出了杞宋无征的抱怨。这显然是由于缺乏经验所导致,年轻人没有彻底灰心,不久之后又再度前往宋国,并做好了长期扎根的准备。他戴上了宋人的礼帽——章甫,还在当地收获了爱情,娶了名门千金亓官氏,经过多年的沉浸体验和研究,终于对古老的殷礼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自信地表示——殷礼吾能言之。

后来的几十年间,孔子逐渐投身于民办教育事业,带着学生周游列国,但依然对家乡念念不忘,在五十七岁时又一次返乡祭祖。他想在退休前发挥余热,主动找到宋景公表达求职意愿,没想到这位地方一把手对这位海归人士并不认同,两人聊不到一起。更可怕的是,这次还乡险些丢了性命——宋国大司马桓魋命人将他习礼时的人设背景檀树砍倒,还发出了死亡威胁,老孔只能化妆逃往郑国,但嘴上不服软: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圣人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

为什么桓魋如此仇恨孔子?因为当年他改革葬制,改木棺为石棺,整整三年没能完工,工匠累趴了一大批,孔子知道后,忍不住咒骂道:死不如速朽之愈(早死早超生)!就为了这句话,桓魋一直怀恨在心,这次孔子送上门来了,自然要给点颜色看看。于是孔夫子只能和当年的先祖木金父和防叔一样,第三次逃离宋国,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直至千余年后才有他的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和孔彦辅从曲阜搬来此处定居。

今天河南夏邑县城北十四里有一座唐初始建的孔子还乡祠,形制仿曲阜孔庙,历代地方官员和儒生学士都会到此祭拜。可惜解放后批林批孔,基本上被损毁殆尽,直到改开方兴的80年代,地方政府为了搞活旅游经济,才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加以恢复整修。另外当年被桓魋派人砍倒的那棵檀树的原址,位于今天河南商丘老城东南的许城郭,西汉初年梁孝王刘武在他习礼的地方盖起亭台楼阁,后人踵事增华,累加修缮,命名为文雅台,可惜岁月变迁,人事代谢,也早已面目全非。

本期『河图洛书』到这里就结束啦,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讨论。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旧拾

河图洛书 · 20102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