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效应:究竟有多少人站在愚昧之巅上?

在《学记》中有一段阐述教学相长的话,原文如下: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考虑到多数人并不从事教学工作,所以我们今天只来看“学然后知不足”这半部分。
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所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学到了更多新的东西,不是变得更强了吗?为什么变得更强之后,反而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呢?
难道不是因为不学习,才会有所不足吗?
没错,不学习,才会有不足。学习了,我们脑中的知识变多了,自然也就没那么不足了。
但是,如果不学习,我们还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
能力低下者没有能力意识到自己能力低下。
无知者对自己的无知程度亦是一无所知。
许多人在关于DK效应的科普文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观点。但是,人们在得知这个规律后,往往并没有什么反思。大家都会觉得,自己不是那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别人才是那种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的极端愚蠢者。
我想引用自己几年前写的旧文《DK效应:能力不足的人没有能力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DK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不是说我们这些高水平的人就可以去嘲笑那些低水平的人,嘲笑他们因不具备自知之明而陷在低水平的泥潭里,永劫不复。
DK效应说的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自知之明。当我们作为起步阶段的新手时,很可能严重高估了自己的水平。
对于任何一个新领域,如果不去学,我们往往不会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有时,我们还以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在了解DK效应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张图:
这张图的纵坐标是人的自信程度,横坐标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数量。根据图中的曲线,我们会发现,这张图的意思是说,刚开始时,人们没有多少知识,也没有多少自信。后来,人们有了一一点点知识,然后迅速变得非常自信。再后来,人们又有了更多知识,开始知道自己不知道了,于是自信心就崩溃了。又后来,随着我们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多,我们又变得自信起来了。同时,我们还可能发现,那些只有一点点知识和具备大量知识的人,几乎有着同样的自信程度。
这张图的左下角甚至还标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这样的字样。似乎是想说,绝大多数中国人似乎都处于“愚昧之巅”这个阶段。
然而,DK效应的提出者,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都是正经的社会心理学家。他们显然不会在没有采集到足够多样本和数据的情况下,对于中国人这个庞大的总体做出任何推论。而且,他们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大致是这样的:
在某项考试中,实际分数如虚线所示。然而,人们却以为自己的分数如实线所示。简言之,成绩最差的人,以为自己是中等偏上。成绩中等的人,稍稍高估了自己的成绩。成绩最高的人,反而稍稍低估了自己的成绩。不过,总体来看,还是成绩实际上更高的人,对自己的自信程度要更高一些。
也就是说,其实并没有发现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和开悟之坡。而且,这张图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均值回归和illusory superiority来解释。
不过,就让我们假定真有愚昧之巅,也就是那些水平最低的人反而自信心最高。那么,这种对自己的过分高估也是领域依赖的。
我对德语一无所知,在我稍微学习德语后,我可能就处于德语的愚昧之巅,我可能误以为自己的德语水平已经很高了。而我对英语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也许不断攀爬开悟之坡的阶段。我可能处在钢琴的愚昧之巅,但却处于口琴的开悟之坡。我可能处于经济学的愚昧之巅,但却处于心理学的开悟之坡。这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我们有什么自信耻笑别人呢?
每个人都在某些领域中处于愚昧之巅上。大家都在占山为王。虽然有些人占领的山头更多,有些人占得更少。但就算我们是那些更加谦虚的无产阶级,又有什么好去嘲笑那些拥有更多地产的人呢?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如果说这张图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那也是提醒我们:
可能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心理学的无知,所以人们在一看到关于DK效应的科普文,尤其是那张图时,就立即相信了。然后就把它当作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如果你脑中有DK效应,那你看谁都像是站在愚昧之巅上。
如果你脑中还有更多心理学知识,那你大概会知道,人类的行为模式非常复杂。当我们想要解释某些模式背后的规律时,多收集一些数据,少一点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总是有好处的。
(0)

相关推荐

  • 邓宁.克鲁格心理效应

    第410天 也叫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础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是错误的结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就 ...

  • 【每日一题20200918】:焚风效应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湿绝热变化过程中随着水汽凝结会有热量的释放,导致其气温垂直递减率偏低.下图为某山体两个坡向气温垂直分布 ...

  • 杯子上的这句英文,把我深深震撼了!

    侃哥的第 1504 次原创 昨天群里有小伙伴问了这个问题: 这杯子挺有意思,是对 philosopher(哲学家.哲人)的有趣定义: a person who knows less and less ...

  • 达克效应: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达克效应: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 小心中招,愚蠢之巅。

    (图源自百度百科)   前面分享过,达克效应: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它是一个人常见的认知偏差现象之一.这样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做出一系列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

  • 这张图叫“达克效应”,越早看到越好

    达克效应,全称"邓肯-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 ...

  • 很少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巅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明明只是一知半解,却觉得自己无人能及.他们站在"愚昧之巅"不肯前进.殊不知,没经历过"绝望之谷"的人生不可能有成长.这篇文章2900字,预计花 ...

  • 王者荣耀公孙离爱情依旧是争议,究竟有多少人反对她喜欢苏烈?

    王者荣耀最新的英雄公孙离,由于我看官方公布的年龄是17岁,所以就只能叫小妹妹了,她在上线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争议,不管是技能还是其个人问题,我们今天重点说个人问题,因为这件事实在让人头疼.文中图片来源于网 ...

  • 盘龙城究竟有多少人呢?电表或许能告诉您答案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文章导读: 本文试图根据电表数量来推测盘龙城人口范围,如果您能明白推理逻辑,很好,如果您看不懂,那就权当小编胡说好了. 有人可能会问,你干嘛这么纠结盘龙城有多少人呢?原因 ...

  •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人读完过二十四史?真有人读了三遍?

    据数据统计,中国一年大概有40万中种图书出版,而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7本.在这个年代,手机,电脑,互联网,短视频,越来越吸引人的眼球,现实中人们已经几乎不再读书.但是网 ...

  • 有多少人站在黑暗中的阳台吸烟

    有多少人站在黑暗中的阳台吸烟 诗/喻言 站在阳台吸烟 无边黑暗中 传出的鼾声和咳嗽声 分外清晰 天地间环绕着一种巨大的孤独 突然发现 对面楼栋的阳台上燃起 一点暗红色微光 我举着烟头晃了晃 对方也回应 ...

  • 究竟有多少人愿意花700万买一台本田豪车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日系高级豪华车在自己的故土吃瘪,便从来不是一件值得惊讶的事了.泡沫经济的崩坏,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外来物种的入侵都是导致这些个悲剧的原因,譬如我们今天的主角本田Legend,就是一个 ...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英语#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英语# 兴趣和喜欢是可以培养的,没有多少人是天生就喜欢学英语.接触的多了,工作生活中使用得到,或者经常有出国的需求,或出国旅游,或者有子女在国外定居,这样的话,就会越来 ...

  • 缅甸究竟有多少人?最新数据出炉,女性比男性多出220多万

    [缅甸中文网讯]"你们这个省(邦)有多少人?"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被国外的朋友问过这个问题.人口作为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一个地方的人口数量显然是备受 ...

  • “后宫粉黛三千人”,究竟有多少人呢?其实后妃人数是很讲究的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后宫粉黛三千人"的诗句,然而后宫究竟有多少后妃呢? 我们先从历代的后妃制度谈起.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一切的制度都是由古代的圣贤所创立的,为了保持固有的传统,后人 ...

  • 苹果开通客服官微,一句话引来上万吐槽:究竟有多少人被售后虐

    对于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来说,苹果的售后服务似乎非常简单和直接,要么网上预约去线下售后,要么打电话咨询.如今苹果开通了一个新的沟通方式,那就是官微.不过官微刚刚上线,这味道就有点不对了,只一句打招呼就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