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佛像究竟如何判断出真伪
对于以真品为母本翻模制作出的造像,粗看时有旧气,但只要仔细辨别佛像的脸部、手足部和衣纹细节,就能判断出真伪,这些细节之外的精细程度,肯定与真品无法比,同时,还可以从工艺上作对比。老佛像都要经过严格的手工处理,在面部表情、服饰上都经过细致的雕塑技法处理,尤其是每件佛像的底座,几乎都能找到人工加工痕迹,仿品则有机器打磨的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中国人大都有佛、道、儒情节,相信因果轮回人心向善,而佛教的受众面尤其宽,很多收藏佛像的人,首先是想借此研究佛家的历史和思想。不过更多人收藏佛像还是从其艺术性考虑的,中国传统艺术有建筑、绘画、雕塑三个门类。佛像无疑支撑着中国的整个雕塑体系。佛像,尤其是汉地佛像,每个神态都不一样,光是面貌就反映了那个时代,代表了那个时代最 高的一种审美。
铜鎏金佛像能很好的体现出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尼泊尔铜鎏金佛像都是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和度量经所规定的度量仪轨进行创作的。
明代永乐至宣德的32年间(1403—1435),鎏金佛像造型之精美,工艺之高超,纹饰之秀丽,均达到历代的最 高水平。因而明代的鎏金佛像,也成为财富殷实的藏家们追捧的对象。
我国的鎏金技术自战国以来就大放异彩,特别是以两汉最为普遍。其制作方法是将金与银混合熔化后,涂在铜器表面,经温烤后固着,再加以打磨即成。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时期,盛行于隋唐,一直延续至明清,跨度2000多年。作为佛教的器物,制作精美、纹饰绚丽的鎏金铜佛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历朝历代的鎏金铜佛像又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工艺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藏传佛像的价格一般高于同类型的“寂静相”藏传佛像,这是辨别藏传金铜佛像价值的一个原则。用佛教术语来说,佛教分为大、小二乘,大乘又称菩萨乘,若以因果来分则有显、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指显宗佛教,或直接称为大乘;果乘就是金刚乘,一般称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称密宗佛教。正因为有在佛教修习上的差别,显宗与密宗的造像形象也有不小的分别。
精美的鎏金铜佛还往往蕴含历史,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反映,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加上 全世界有很多的地方信仰佛教,推崇佛教艺术,因此鎏金铜佛像便成了世界艺术市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