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尽得苏定方真传,成了突厥克星,被唐高宗称赞为文武双全
大唐初期的功业是很厉害的,向北统治了蒙古高原,向西统治整个西域。这些功业的建立,离不开大唐持续不断的人才。裴行俭就是在唐太宗时期崭露头角,在唐高宗时期建功立业的名将,唐高宗曾亲口夸赞裴行俭文武双全。今天我们来看看裴行俭的故事。
名门之后,天资过人,尽得苏定方真传
裴行俭(619年-682年)出自著名的世家大族河东裴氏,其曾祖父、祖父都仕于北周;父亲裴仁基,在隋朝官至左光禄大夫,身陷王世充之后谋划归唐,但不幸被杀。
裴行俭凭借先辈的功绩在唐朝被任为弘文生。到了唐太宗贞观年间中期,科考中选,被任命为左屯卫仓曹参军。
当时,大将苏定方说:“我用兵的谋略,世上没有可传授的人,现在你很合适。”于是裴行俭尽得苏定方的真传。贞观年间的中期,大约就是公元638年前后,此时裴行俭不过20岁左右,能得到苏定方如此评价,看来真是天资过人。
私议反对立武后,被贬至西域都护府
到唐高宗时期,当唐高宗李治准备立武则天为皇后时,裴行俭私下认为这是国家的祸患即将开始的标志。为此,裴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秘密商议对策。结果被人告密。裴行俭资历浅,不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那么位高权重,因此,他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但是,是金子到哪都发光,到了665年,裴行俭被升为安西都护,西域各国大多仰慕他的仁义,归附唐朝。
后来,朝廷把裴行俭召回任司文少卿。后改任吏部侍郎,和李敬玄、马载一同主持选才任官的工作,人们都称赞他有才干,称为“裴马”。裴行俭创设长名榜、铨注等法规,还规定了州守县令的升降、衡量资历的高低作为制度。
扫平突厥叛乱之一:智擒阿史那都支
此时,突厥汗国已经被唐朝消灭,剩下的突厥部族要么西迁,要么归附大唐。但是,公元676年,西突厥的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联合吐蕃造反,开始进逼大唐安西都护府。大唐于是打算发兵讨伐阿史那都支。
此时裴行俭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朝廷刚与吐蕃交战失利,损失18万大军。原来,仪凤三年(公元678年)九月,大唐命李敬玄率领刘审礼、王孝杰、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以及18万唐军攻打吐蕃。结果大败。刘审礼身死,王孝杰被擒。
因此,裴行俭建议:波斯王死了,我们以送他儿子泥洹师回国为理由,在途经阿史那都支统治区时,见机行事袭取他们,可以不经激战而将他们擒获。唐高宗很高兴,采纳了裴行俭的意见,裴行俭点名要了肃州刺史王方翼为自己的副手,并充任检校安西都护。
唐高宗于是命令裴行俭带上诏书护送波斯王,并任安抚大使。
一行人在穿越莫贺延碛沙漠时,当时大概赶上了沙尘暴,飞沙走石,白天如同夜晚,向导也迷了路,将士们饥饿疲劳。裴行俭却不慌不忙地告诉大家说:“水泉不远。”将士们才稍微安心,很快就云散风静。唐军向前走了几百步,果然发现了一处绿洲,水泉丰沛草木繁茂。大家都对此感到惊异,好像是到了西汉李广利将军取马的大宛贰师城。
到了西州之后,因为他当过西域都护,人望高,各属国权贵和子弟都来迎接。裴行俭就从中招集了一千多人跟着自己向西走。并对外宣称天气太热,不能前进,等秋天再出发。结果这个消息把阿史那都支给迷惑了,不加防备。
裴行俭召见安西四镇的酋长,假装约他们打猎,结果愿意跟随的当地年轻人有上万名。裴行俭就带着队伍悄悄出发了,暗中加速前进,几天以后到了离阿史那都支的营帐十多里的地方。
裴行俭先派人去问候阿史那都支,然后又召他来见。
阿史那都支仓促之间想不出对策,就来见裴行俭了,于是他被捉拿。然后用阿史那都支的令箭招抚了他的部属。
最后阿史那都支被押送到了长安。军官们在碎叶城为裴行俭镌刻石碑来记述功劳。
唐高宗亲自设宴慰问,说:“裴行俭率领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万里以外,不用作战就捉拿了叛党,平息了叛乱,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了,可得同时授予文臣武将两种官职。”当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扫平突厥叛乱之二:斩突厥伪单于
公元679年,阿史那都支被擒之后,突厥的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落又相继反唐,单于都护府所辖的二十四州都造反响应他,叛军有几十万人众。都护萧嗣业奉命征讨没有成功。唐高宗于是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
裴行俭率领大军30多万人出征,《旧唐书》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有一天,唐军到达了单于的北边,天快黑了,已经安营扎寨完毕,战壕也挖好了。但是,裴行俭却忽然命令:立刻迁移到高冈上扎营。
军官们很奇怪啊,就说:“将士们这已经安顿下来了,不能扰乱他们吧。”裴行俭不听,命令迅速迁移扎营地。到了夜里,天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很快,大军原来扎营的地方,积水达到一丈多深!
将士们没有谁不惊叹佩服的,纷纷询问裴行俭是怎么知道会有暴风雨的。裴行俭说:“从今以后你们只按我的指挥办事就行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大唐军队进攻突厥,敌军在黑山抵御。突厥人连败了好几仗。
最终,不愿意跟着送死的突厥人,把那位未经大唐册封的伪单于阿史那泥熟匐的脑袋砍下来,前来裴行俭军营投降。突厥的残余部队逃往狼山。
扫平突厥叛乱之三:离间计消灭突厥残部
裴行俭回朝以后,突厥的阿史那伏念又自称可汗,同阿史德温傅的残余力量合流。
于是,公元680年,裴行俭重新统率各路军队,驻扎在代州(今山西省代县),派出间谍大搞离间活动,使阿史那伏念与阿史德温傅互相猜疑。
阿史那伏念最终害怕了,就秘密向裴行俭送来降书,并请求让他亲自捆来阿史德温傅表示诚意。裴行俭保守秘密没有公开,而呈递密封奏表报告了朝廷。
几天之后,代州军营外尘土冲天向南滚来,哨兵们惊恐,裴行俭说“:这是阿史那伏念押送阿史德温傅来投降,没有别的情况。不过接受投降如同接受挑战。”于是命令严加防备,派遣一名使者前去慰问,结果事情果然如此。
到这时,突厥残部全被消灭。高宗十分高兴,派使臣慰劳部队。
裴行俭在接受阿史那伏念归降时,曾经许诺不杀他们,但侍中裴炎妒忌裴行俭。他进谗言让高宗在都城的大街上斩杀了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裴行俭的功劳也不予记载。只是封他为闻喜县公。
裴行俭叹息说:“西晋的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功劳的事,从古至今人们认为可耻。只怕杀掉降将以后就没有再愿归顺的人了!”于是借口生病不再露面。
永淳元年(682年),十姓突厥的车薄叛乱,朝廷任命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让他出征。结果还没有出发裴行俭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
一生征战绝学写成书,无奈被武承嗣拿走,从此失传
裴行俭是完全符合唐高宗对他文武双全的评价的。他除了擅长行军打仗之外,还擅长草书隶书,是位书法名家。
唐高宗曾经给他白绢命令书写《昭明文选》,观赏之后,珍爱他的法度,赏赐丰厚。裴行俭自己也得意于自己的书法,他常常说:“褚遂良如果不是精美的笔和墨,还不曾叫写就写,不选择笔和墨的好坏而能写得机灵敏捷的,只有我和虞世南而已。”他撰写《选谱》、《草字杂体》好几万字。
裴行俭还把他一生的军事指挥艺术总结了出来,就安置军营、阵势摆列、预料胜负、识别人才等问题编写了四十六条经验诀窍。但是,这些智慧的结晶被武后命令武承嗣上门拿走了,没有流传。
武承嗣那种卑鄙无识的人物,怎么配得上裴行俭的绝学呢?真是可惜!由此可知,武则天如果不把天下交还李唐,她武家恐怕再挺一代都难。
裴行俭还特别有识人之才,为大唐推荐了一大批高级将领,如程务挺、张虔勖、崔智聅、王方翼、蚕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等人,大都成为当世名将,由副官升为刺史将军的达到几十人。
结束语
在大唐初期,正是由于不断有像裴行俭这样的人才,大唐才能成就其强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