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错缝、筋出槽'是中医伤科的特有名词。它既属于病名,又属于骨与筋在受伤后的病机变化。这一学说在唐以前的医著中虽然就有记载,其论点在当时是比较含混的。如《礼记·月令孟秋》中的:'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根据《旦礼记集解》的解释是:'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断,就包含了骨折和筋伤。
识别二维码走进武术藏经阁 总有您需要的!
《难经》中的:'四伤于筋,五伤于骨',这里初步说明筋骨相近,伤筋必及骨,伤骨必损筋的互相影响,这是'骨错缝、筋出槽'的基本内含。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经过历代医家们长期的临床观查和总结,逐渐丰富和完善了这一学说,成为中医伤科学的特有组成部份。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有:'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这里不仅有骨缝这一名词,而且还提示了损伤后注意对骨缝的检查,也即是对关节处的脱位、半脱位和错缝的区别检查。到清代在骨伤科的各种论著中,对'骨错缝、筋出槽'学说就更为详尽,并且还提出了各种治疗手法。如《医宗金监·正骨心法要旨》中的:'或跌扑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又说:'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这里不仅提示了骨错缝的原因,而且还将开错和微错作了程度上的区别。同时提出:'手法者,正骨之首务'。强调了手法是治疗骨伤科四大方法之首,适用于骨伤科各种疾病,其中也包括了'骨错缝'和'筋出槽'的手法治疗。《伤科补要》中对脊骨和四肢的骨错缝也分别作叙述。在十五则中的'脊背骨伤'有:'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这里不仅是指脊椎骨折和脱位,也还包括椎体小节紊乱与急性腰肌损伤在内。在二十则中:'若手掌着地,只能伤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开'。这里不单是指损伤对腕骨正常排列造成的影响,也还包括了尺桡切迹解剖结构的改变。同样是属于'骨错缝'。二十三则中对脚踝部损伤的记述是'轻者尽伤筋肉易治,重者骨缝参差难治……'。骨缝参差不齐是指踝关损伤的'骨错缝'。现就笔者对该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对'骨错缝,筋出槽'浅述个人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 骨节的开错和微错指外力作用于人提的轻重不同,致伤的程度亦不相同。
二、 开错,是指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有明显的临床体征,在X线投影中又确有反映,能够引起医生和患者的注意,因此能获得及时而恰当的治疗。三、 微错,骨节处没有明显畸型,X线摄片无明确显示,但又有临床症状或部分功能障碍,不大引人注意,而被忽视。治疗方法不当,致使病程延长,经久不愈。四、 '筋出槽',虽然是中医骨科的习惯用语,在各种文献中没有这一病名,但对筋损伤的病理改变文献中确有不少论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骨》中说:'筋之驰、纵、卷、挛、翻、转、离、合,'以及'筋歪','筋走'等等都属于'筋出槽'的范畴。五、 生理上筋附行于骨,或筋伴脉而行,各自都有其起止点,也有其正常顺序和位置。一旦遭受外力的破坏,筋过的运行位置,解剖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临床上的肌健、韧带、筋膜的撕裂、撕脱、粘连、痉挛等等亦都属于'筋出槽'。六、 '骨错缝'和'筋出槽'既可以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这一学说,是中医骨伤科辩证施治的内容之一。在个人的临床观察中,常见的骨错缝关节有:上肢肘部的肱挠关节或尺桡关节,腕部的尺桡远端切迹和腕骨。下肢膝关节的内外侧半月板。踝部的踝距关节或跟距关节,以及跖跗关节等。七、 脊椎是人体的中轴,在持重和运动中起很大的作用。构成脊椎的关节较多,解剖结构比四肢复杂,在整个脊椎中,颈椎和腰椎功能活动较大,不适当的运动和劳作是造成脊椎损伤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既有急性的损伤,如:颈椎偏歪、环枢椎半脱位、腰椎小关节紊乱和滑膜嵌顿等。其次是脊肋关节,以及骶髂关节。中老年由于生理退化和体质较差椎体失稳,在日常剩活中仅是一般的活动,有时也会造成关节错缝。(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