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厚荣:《音配像纪事》(44)话说《京剧大师张君秋》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话说《京剧大师张君秋》

2005年10月14日是京剧大师、音配像艺术总顾问张君秋先生诞辰85周年纪念日。早在前一年的2月25日,李瑞环主席就要我们为张先生出一本画册,作为纪念活动一项重要内容。
编辑出版《京剧大师张君秋》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难事。首先是文字稿。文字稿对于画册,犹如布置一个大型展览,首先要确定展览大纲;也像建造百米高楼,首先要有好的设计蓝图。

我们找来张君秋研究专家安志强先生商量,安志强同志答应在2005年1月拿出初稿。我也在此期间翻读了不少有关张君秋的资料。后来因为安志强先生事多,拖到4月初才交来提纲。他计划写成6个部分:成才篇、求索篇、创新篇、育人篇、交游篇和流芳篇。我觉得总体不错,但是有些方面还要做些调整。我提了5点建议:脉络要更加清晰,每篇下面要再列条目;比例要更加合适,要突出张先生的艺术成就;家庭要适当反映,包括3个夫人和所有子女;“百日集训”和“音配像”要更加突出,都要单列条目;弟子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反映。我还把6篇里的小标题也写了出来:求学篇(我将成才篇改为求学篇,因为那时尚未成才)分为苦难童年、拜师学艺、崭露头角,求索篇分为博采众长、荣膺名旦、自组班社、享誉香江,创新篇分为重焕青春、整创剧目、创新唱腔、创立张派,育人篇分为菊坛耕耘、襄助“集训”、情倾“配像”、悉传弟子,交游篇分为博识多才、良师益友、闲情逸趣,流芳篇分为备享哀荣、艺播四海、大师风范,总共6篇21章。这些意见是通过促进会秘书长高长德同志转达的。
安志强同志在4月底把第二稿交给了我们。因为高长德同志要到香港女儿处探亲,稿子直接送给了我,我认真看了一遍,急了。没有想到,安主编将他原来写的6个部分改为10个部分:成才篇、求索篇、创新篇、张派艺术文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育人篇、绘画、出国访问、流芳篇等。

我告诫自己,急是没有用的。我只好再一次认真看《张君秋传》等书刊资料,梳理思路。我又认真读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俞振飞等人的画册,进行比较研究。经过认真学习、反复思考,觉得还是维持6个部分比较好。因为,张派艺术文字介绍本来和创新篇密不可分;绘画和出国访问可以统一到交游篇;加入共产党显然不能单独成篇,可以按时间顺序归到教学篇。

我找来刘同达、经平商量。他们十分赞成我的意见。我趁5·1节假期和他们一起去北京与安先生商量。

刘同达、经平和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副团长刘长江他们知道我要说什么,有意离开我和安先生谈话的房间,让我们恳谈。我们恳谈非常顺利,顺利得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在我详细说明我的意见以后,安志强先生非常同意,包括我所列的小标题。当然我也接受了他的一些很好的意见。如我用“享誉香江”,他说实际上由于时局的变化,马先生和张先生后来被困在了香港,后期连演出都十分困难,难以用“享誉”来形容。我接受了他的意见。我们吃了一顿高高兴兴的同心饭。

自这以后,我们合作得非常默契。安志强同志就说,他没有想到我对工作这么投入。安先生不愧是研究张君秋的专家,而且也很有文采,他工作特别认真,前后写了8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高长德同志从香港回来以后,主动承担起资料收集筛选编辑等项工作。这些工作很繁杂,需要细致耐心。高长德同志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基本保证了画册的如期完成和质量。

7月29日,我和高长德秘书长同安志强、杨柳青画社社长刘建超等同志带着画册的小样到北戴河向李主席汇报。李主席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说编得不错,挺不错,但是音配像够一篇,音配像没有君秋不行。他要到美国去,我在钓鱼台给他送行,说想搞音配像,他连美国也不去了,留下抓音配像。他为光大京剧艺术做出了不朽贡献。这段非常光彩。他做了很多工作。那时他家就是指挥部,有时还受气。李主席还深情地回忆张先生受气的情况。李主席还交代,在这一篇里面还要照顾到谢虹雯同志,她在这个过程中也做了很多工作。

回到天津以后,我和高长德等同志一致认为李主席的意见非常重要。人们现在一致认为张君秋先生对我国的京剧艺术有三大贡献:早期博采众长,创立了风靡海内外的张派艺术;后来培养了众多学生,仅《京剧大师张君秋》中收录的他的学生与受益者就有155人之多,其中中国内陆就有131人,港台地区和美加等国有25人,尤其是他在李瑞环同志主持下,牵头搞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百日集训”,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使该团成为20世纪末中国菊坛上一支行当齐全、流派纷呈的京剧劲旅;三是张先生在晚年致力于中国京剧音配像。

我们按李主席要求调整了思路,增添了一篇“配像篇”,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张先生光辉的一生。

编辑张先生画册的困难不止在文稿,特别是张先生家庭的情况给我们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张先生在1940年与当时北平梨园公会会长赵砚奎先生的千金赵玉蓉小姐结婚,婚后生了学津、海、济、敏(女)、洁。1944年,张先生与上海银行家女儿吴励箴小姐结婚,后生玲(女)、浩、彩(女)、华(女)、江、聪(女)、沄,共计5女7男。吴夫人和赵夫人先后在1969年和1974年去世。1974年张先生与京剧名家杨宝森的遗孀谢虹雯女士结婚。

画册的最先提议人是谢虹雯女士。她说,自己身体不好,不知哪一天就不行了。她想用自己保管的几百张张先生的照片,为张先生出一本画册。这是她的一大心愿。开头,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做,当然难度太大。后来,她要我们报告李主席。李主席同意由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来主持编辑。这样,直到2004年年初才启动。画册的基础是谢虹雯老师所提供的600余幅照片。由于多种原因,张先生去世以后,谢与张家子女就几无往来。可我们要兼顾各方。不要说,在资料征集上要求助于张学津、张学浩等人,因为很多照片谢处没有;就是在版面安排上,也要充分听取学津、学浩他们的意见,毕竟他们是张先生的亲生骨肉。开始,引起了谢老师的误解。她连续给安志强同志、高长德秘书长打电话。她甚至提出要退出画册的编辑出版工作。他们,特别是安志强同志做了很多说明和说服。最后,谢老师给我直接打电话,问我画册编辑出版的法人代表是谁。我说,李主席要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来主持这项工作,我理解,法人代表就是促进会。我们说了很长时间。最后得到了谢老师的理解和谅解。在这以后,我和高长德、安志强等同志到她家征求她对画册草稿意见的时候,她说:“叶部长,君秋的画册,我完全拜托你们了。李主席这么关心,我完全放心。我过去说的话,作废。”

我感谢谢老师的顾全大局和豁达大度。

在画册的编辑后期,各个方面都很配合。不但谢虹雯老师理解支持我们,而且张学津、张学浩和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虽然他们的意见,我们没能全部采纳,但是他们看到了我们认真工作的精神和对他们从内心里的尊重,他们理解了我们的良苦用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