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小鼠如何分类?

基因编辑小鼠可分为三大类、7 小类:

(1)转基因(Tg)首先构建表达载体,包含启动子、增强子、编码区、polyA 等元件,然后将表达载体注入到受精卵的细胞核内,外源表达载体将插入到受精卵的基因组内,再将该受精卵移植到受体母鼠输卵管内,发育成为小鼠个体,该小鼠就会表达转入的外源基因。

(2)基因全身性敲除(KO)利用 Crispr/Cas9 系统,在受精卵的目标基因的编码区两侧分别切断,然后受精卵在连接断口的过程中,会丢失掉断口之间的序列(即编码区)。该受精卵移植到受体母鼠输卵管内,发育成为小鼠个体,该小鼠将无法表达目标基因,导致目标基因将完全失去活性,表现为全身性基因敲除

(3)基因敲入(KI)首先构建打靶载体:包含同源臂和外源基因,然后将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到受精卵的细胞核内,同时利用 Crispr/Cas9 系统,在受精卵目的基因位置切断基因组 DNA,受精卵会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到基因组内。该受精卵移植到受体母鼠输卵管内,发育成为小鼠个体,该小鼠就携带了转入的外源基因。

(0)

相关推荐

  • 载体原核抗性

    抗菌素抗性标记及筛选原理 大多数质粒载体都是用抗菌素抗性标记,包括氨苄青霉素抗性(Ampr).卡那霉素抗性(Kanr).四环素抗性(Tetr) .链霉素抗性(Strr)和氯霉素抗性(Cmlr)等. i ...

  • 如何在三分钟内快速掌握制备基因敲除小鼠的方法?

    基因敲除细胞或动物模型一直以来是开展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凭借其高效.便捷的Knock out效果,迅速风靡科研界,广泛应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调控机 ...

  • 【LorMe课堂】微生物之间是否也会出现欺骗和合作两难的困境?

    作者:李玲,南京农业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土壤微生物生态. 创新没有捷径,如果有,那就是阅读高质量文献.LorMe课堂主要展示研究生课程文献研讨环节的作业.本期主题为铁载体,共有16名研究生在课堂上分 ...

  • 疾病导论系列 l 2020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机制和病理生理**

    以往本公众号内有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内容链接: 指南共识 l 2019罕见病诊疗指南选编 l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 指南共识 l 2014EAS意见书:EAS共识专家组对纯合子家族 ...

  • 基因编辑小鼠和胚胎移植

    基因编辑小鼠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从而在小鼠体内实现DNA片段的删除或添加.基因编辑小鼠被广泛用于研究基因对小鼠功能的影响,也被用于构建各种疾病模型,模拟 ...

  • 通常一只基因编辑小鼠多少钱?

    基因编辑小鼠属于私人订制,通常使用者只有客户自己,所以基因编辑小鼠不是按「只」卖的,而是按照项目订制收费的,制作的小鼠的产权归客户所有.一般交付的小鼠不少于 3 只,同学收到小鼠可以自己无限扩繁.具体 ...

  • 基因编辑小鼠制作步骤和周期

    ① 制备基因编辑工具:一般 1~2 个月 ② 受精卵准备:日常提供,不需额外时间 ③ 显微注射:一般 1~2 个月④ 胚胎移植:显微注射后当天完成 ⑤ 仔鼠出生:胚胎移植后 3 周:基因型鉴定:出生后 ...

  • ​基因编辑小鼠的制作步骤和流程

    制作基因编辑小鼠,实际上是对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然后将编辑后的受精卵培育成小鼠个体,作为首建鼠(founder 鼠),这只首建鼠全身的细胞都源于受精卵的分裂和复制,所以其全身所有细胞的基因组与编辑后的 ...

  • Hoxb8基因编辑小鼠表型

    家系研究提示拔毛癖具有家族遗传性,拔毛癖患者一级亲属的终生患病率可达5%.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提示,HoxB8.SAPAP3及SliTrk5基因与模拟拔毛行为相关,但拔毛癖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尚需深入研 ...

  • 常见大小鼠品系?基因编辑动物分为哪几类?

    常见大小鼠品系? 大鼠品系主要有:SD.Wistar.Lewis.Long-evens:小鼠品系主要有:C57BL/6.BALB/C.BALB/C-nu/nu.FVB.DBA/1.DBA/2 及 12 ...

  • 基因编辑肿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肿瘤免疫方向毫无疑问是当今肿瘤研究领域最热门的方向之一,但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来说,仅用之前肿瘤研究中用到的小鼠肿瘤模型结果说服力会不足,比如最常见的人源肿瘤细胞系在免疫缺陷型小鼠上的成瘤模型, ...

  • 基因编辑的IBD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基因工程小鼠IBD模型可以自然发展出结肠炎和/或回肠炎.许多模型含有在人类IBD中鉴定出的易感基因.这种类型模型中,最著名的是敲除IL-10-/-小鼠,在首次开发的25年后仍用于各种研究. IL-10 ...

  • 独家专访 | 港科大团队开发全脑基因编辑技术,可跨越血脑屏障,已验证可改善小鼠AD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每年有近 1000 万阿尔茨海默症新增病例. 传统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改变疾病,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替代策略.在使用 CRISPR-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