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木头城子双塔,曾经是蒙古族人的家庙,如今呈现着岁月的沧桑
说到双塔寺,很多人都想到了太原的双塔寺,今天旅游之后带大家走进辽宁朝阳的双塔寺,双塔寺双塔都是砖筑,按照所在位置称南塔和北塔。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双塔寺成了蒙古人的家庙。但从当地地名和百姓介绍,这里的确有蒙古人生活过。如今,双塔还隐约留有旧时的样貌,呈现着岁月的沧桑。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
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
双塔寺位于朝阳县木头城子镇东10公里郑杖子村西北0.5公里的悬崖中部平台上,俗称昭苏沟里的双塔山上,这里地名昭苏沟,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名;南塔和北塔东西相距23米,徜徉崖下双塔之间,仿若置身于世外,红尘之躁闷,一扫而空。且让时光停留,就这样,暖阳下,看春光,揣摩双塔旧事,忘了自己是谁。
南塔为空心八角形单檐式砖塔,高11米,造型为楼阁式与覆钵式相结合,塔顶为覆钵式,像倒扣钵盂,方向78度,塔基八角形,塔身八面有券门、假门、假窗及菩萨坐莲浮雕像,假门上写有朱书文字。北塔为密檐塔,空心八角形三层檐砖塔,高13米,塔顶为覆钵式,正面开券门,表面雕有小塔及小龛。
通往双塔寺的路况不错,都是柏油路面。路旁时而怪石林立,时而山花烂漫,时而密林遮日,时而小溪细流,春日的美好,目不暇接。几十公里的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大约一个小时后,拐过一处山岭,便豁然看见有双塔立于崖壁之上,双塔寺到了。
到达双塔寺这个地方就如同到了人间仙境。这里的空气格外清新,如同到了大氧吧。我深深地吸着这沁人心肺的气体,感觉头脑格外清醒。陡峭的山石上顽强地生长着绿草和小树,使山色清新妩媚,山石下则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花草,叫不出名字的淡紫色成串的花和淡黄色的小花,在绿色的草丛中显得格外艳丽。除了我们几位的说话声音,只能听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
上山的路真可谓“羊肠”小道,仅有一尺左右的宽度,过腰的灌木和草丛遮挡了小路,可见平时这里上山的人并不多。我边走边拨开草丛和灌木,艰难地往上攀登,还不时地选择位置记录下双塔的风姿。幸好有以前爬山的功底,爬这个坡还不觉累。双塔寺这两座小塔,在朝阳辽塔中,其形制是很特殊的,我不停地用相机记录下塔的各部位特征。
双塔位于双塔寺西北几百米处的山崖之下,建于唐辽,经历了很多个朝代,虽然都曾对双塔进行过维修,但都保留了原来的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说,双塔寺双塔是辽代兴中府建州地区的历史遗迹,仍然是辽塔。虽然叫双塔寺,但却是先有塔,后有寺,而且,塔与寺不在一个地方。
在双塔寺周围的几座山上,人们陆续发现了许多古城。这些山城虽然没有北京延庆吉崖居那样具有明显的“山奚”人居住的特征,但据史书记载,唐代以前,木头城子一带确实居住过喜欢山居的奚族人。在双塔寺南面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块叫“鞑子地”的地方,当地人这里原来有一个鞑子婆的坟。
双塔寺外的拐弯处,有一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山,当地人称魏王山,人们在山上多次发现三菱圆铤及铁箭头。另外,在魏王山下的召山嘴水库的北坡,发现了一处大量人骨架埋葬处,大批人骨架杂乱无章地埋葬在一起,头脚方向不一,有的身首异处,均无随葬品。应该是战死者的埋葬坑或被俘虏的乱葬墓地。据此分析,这里应是一处古战场,而且,曾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战争。
你去过木头城子镇吗?你听说过辽宁的双塔寺双塔吗?它算是清代建筑双塔寺的遗址,WG期间寺庙基本被毁坏,只剩下山崖上两座古塔,双塔寺是双塔附近后建的。双塔寺双塔比较奇特,从外观看雕塑精美,只是有些地方已破坏。两座塔都是空心塔,北塔在清代重修时将顶上损坏部分拆除,建覆钵式新塔刹。全程游玩一个小时足够了。
今天小旅就给大家先分享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不一样的看法请大家在评论区说出来,我会很认真的回复你们,再次感谢那些喜欢小旅文章的小伙伴,小旅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分享更优质的旅行作品,下一期将带大家走进更神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