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熊猫债市场「节选」
导读:目前熊猫债券市场的初步发展态势良好,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肯定和信心
作者|郭中宝
文章|《中国金融》2016年第16期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直接融资主要渠道的债券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量上看,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境内债券市场余额已经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人民币在全球债券市场的比重逐年攀升,2015年达到了全球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的15%(见图1)。从产品种类来看,形成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金融债、公司信用类债券等多样性的债券产品系列。在投资者方面,多元化不断深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类金融机构等各类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格局。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资本账户改革和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国债券市场正以日益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资本市场。
熊猫债券发展的初期阶段
国际债券市场按债券的发行人、发行市场、分销范围和投资者构成等标准,把债券分为境内债券(domestic bond)、外国债券(foreign bond)和离岸债券(eurobond)(见表1)。我们所常说的“熊猫债”是外国债券(foreign bond)的一种, 即指境外借款人在发行地的资本市场上对投资者发行的、以发行地国家货币计价的债券。例如,中国在纽约发行的美元中国国债等。为了方便记忆,各个外国债券市场都有自己的昵称:比如,在美国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叫做“扬基债”(Yankee bond),在日本国内市场上发行的外国债券叫做“武士债”(Samurai bond),在澳大利亚市场发行的外国债券则叫做“袋鼠债”(Kangaroo bond)等等。外国债券要遵循发行国所在地债券市场的规则和惯例。
熊猫债券发展的现状
2009年之后,人民币国际化进入了快车道。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可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存量不断增加,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应运而生。发展初期,由于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相对较少,加之市场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海外人民币债券的收益率相较境内人民币收益率较低,离岸人民币市场在2013至2015年上半年期间迎来了发行的高峰,共计发行了超过380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离岸债券的发展提高了海外发行人对人民币的熟悉程度,为其进一步开拓境内市场做好了铺垫。但是由于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较小,境内外汇率和利率的变化均会对其产生影响,二级市场交易并不活跃,买卖价差较大。
2015年以来,国内利率环境逐渐出现了变化,收益率曲线不断下行。人民币也一改单边升值的趋势,市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逐渐多元化。与此同时,美元的融资成本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的不断攀升,按货币掉期计算的在岸人民币融资成本已经初见优势。
……『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6年第16期』■
(责任编辑 许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