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个性、生活和独立,她告诉我们:


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
不多不少,整整一生。
——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1886),于1830年12月10日将近午夜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到1886年5月15日黄昏在昏迷中离去,她已给人间留下了自成一格、独放异彩、数量可观的篇什。
而在她有生之年,公开发表过的诗作只有12首。除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评论界的派别之见一度有过分歧之外,狄金森作为对美国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的伟大诗人地位已经牢固确立。有人断言,她是自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有人就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对人性的探究而言,甚至把她与莎士比亚和但丁相提并论。由于诗作被译成了各种文字,狄金森可以说是世界上影响最大、拥有读者和研究者最多的女诗人,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配图:米罗作品。
诗的创作源泉,
只能来自生活。
从20岁起,她已经在写诗。1862年,她32岁那一年,为了写诗而写信求教于托马斯·温特沃斯·希金森。但是希金森不是发现新星的伯乐。对于她的诗,他建议“推迟发表”。而她,竟把发表推迟到了身后。诗如其人;诗,即其人。狄金森的诗充分反映了她的独特个性。但是,只有个性,既不会有诗,也不会有诗人。诗的创作源泉,只能来自生活。狄金森自有狄金森的生活,虽然阅历不广,但是体验较深;虽然曾被接触不多的部分人称为“修女”,却除了终身未嫁和不曾生育,像任何一个正常的女性,也尝味过爱的甜蜜和酸辛。经过狄金森学者细致入微的研究,加上她自己措辞隐晦却仍可解读的诗篇,她的感情生活已无隐私可言。她告诉我们:
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
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
不多不少,整整一生—
▲ 女子与鸟,1940 米罗
爱,
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
她写爱的萌动、爱的燃烧、爱的消失,有甜而不腻的喜悦、炽烈而蕴藉的吐露、苦而不酸的沉痛、绵绵难绝的长恨。爱,是她诗歌题材的重心,写来清新、别致。例如《“为什么我爱”你,先生》,她甚至能够写出难得有几个女诗人写得出的一个女人只能意会的感受:
他用手指摸索你的灵魂
像琴师抚弄琴键
然后,正式奏乐—
他使你逐渐晕眩—
使你脆弱的心灵准备好
迎接那神奇的一击—
以隐约的敲叩,由远而近—
然后,十分徐缓,容你
有时间,舒一口气—
你的头脑,泛起清凉的泡—
再发出,庄严的,一声,霹雳—
把你赤裸灵魂的头皮,剥掉—
飓风的指掌抱握住森林—
整个宇宙,一派宁静—
▲ 蓝色二号 1961 米罗
坚持真实
确信真与美是一体
她热爱自然,写自然如写家园,她对自然界的一切“住户”,“丛林中美丽的居民”无不满怀亲切柔情,而且观察仔细,常有精致入微、准确生动的真切描绘。她坚持真实,对真实有一种不妥协的忠诚。她确信:“真与美是一体”。有些平凡的景象在她笔下写来,时而惊心动魄,时而悦目怡神。其魅力就在于总能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置疑、确实存在,却又是从不曾被意识到的美。日出,是像宇宙本身一样古老的题材,她却写得仿佛是崭新的最新发现,而且,有极其浓郁的“现代”感:
太阳出来了
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车辆来去匆匆,像报信的使者
昨天已经古老!
▲ 农场  米罗
多角度探索
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她爱生活和生命,她试图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解释和表达生的意义。她的诗里还有引人注目的大量死亡,因为在她所接触的狭小天地里,有许多亲友邻人由于疾病、战争(内战和外战)或贫困,先她而相继凋零。和死神打交道多了,以致连死也使她觉得“彬彬有礼”,而且“亲切”。由于人世间有比死更可怕、更难忍受的事,所以,她并不畏死。
一般情况下,她的理念总是带有可感知的特征,总是以有尺寸、有音响、有色彩、有质感的形体出现。例如:“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会飞,会唱,有体温,栖息在人们心底。但也有些诗,几乎就是赤裸的理念本体。在这类诗中,有更可爱、更耐人咀嚼的:
篱笆那边—
有草莓,长着—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猎人(加泰罗尼亚的风光),1924
“活的”、“能呼吸”、
“有生命”的诗。

她追求“活的”、“能呼吸”、“有生命”的诗。从什么时候起,她决心写这样的诗,立志当这样的诗人,准确的年月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1862年是她创作欲最旺盛的一年,这一年她写了366首。她弃绝社交的理由,除了与爱情受挫有关,至少有一个,是为了写诗。通读全集,不能不赞叹她在有限天地里的广阔视野。她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直接经验,她接触到和接触过的一切,她无不采撷入诗。家务劳动可以提供素材,学校生活是另一个源泉,以至她会写出上帝“在天上那漂亮的教室里”之类的句子。她以丰富的书本知识和特异的想象力来弥补阅历:
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一株苜蓿一只蜂,
一株苜蓿,一只蜂,
再加上白日梦。
有白日梦也就够了,
如果找不到蜂。
▲Diamond smiles at twilight,1947
请原谅我
在一个疯狂世界里的清醒
她的视线并未局限于她自我禁闭的象牙之塔和狭隘的自我探索。虽然应该承认,她果然是描绘灵魂世界风景画的丹青妙手:人类灵魂里应有的,她的笔下几乎尽有。通过阅读报刊,她也关怀家园以外的天地,而不乏刺时之作。她曾在一封信里写道:“请原谅我在一个疯狂世界里的清醒”。
虽然狄金森社会阅历并不广,但她转向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在人的内心世界她找到了广阔的天地。她探讨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这些永恒的话题,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哈里昆的狂欢,1925
编辑:目刻时光
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