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讲师讲《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五章 清静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本章一开头老子就连用了五个“大”,这五个“大”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大”在《道德经》中大都不是表示大小的意思,而是有圆满的意思。在本章则是说明紧随其后的“成”、“盈”、“直”、“巧”、“辩”五个字所要表达的意义,非众生所理解的那些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一种了悟心性真相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而“缺”、“冲”、“屈”、“拙”、“讷”则是悟道者的外在表现,由此引出修行者应持守的根本——清静无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成若缺”,“大成”在我们普通人眼中就是事业辉煌、生活富足、家庭美满等等,但这却不是圣人眼中的“大成”,圣人眼中的“大成”是对心性真相的了悟,是德性的圆满。

因此“大成若缺”是说一个了悟心性真相的人,一个德性非常圆满的人,其外在看起来仿佛并不圆满。“缺”缺失、不足的意思,而“若缺”不是真的缺,而是在他人眼中的缺。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曾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圆满的德从不以为自己有德,从不被德相所捆绑,不会去刻意塑造自己有德的外在形象,只是率性而为。而作为众生的我们却充满了对待,总是努力打造好的形象以获得人们的认可或赞赏,所以以众生的境界去看悟道之人自然是有缺了。

“其用不弊”,悟道之人因为只是率性而为,凡事不造作、不对待、不罣碍,因此内在气机造化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和破坏,这就是“其用不弊”的意思。

就如历史上的道济和尚,南宋的一名禅宗高僧,在人们眼中举止疯颠、不守戒规,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电视连续剧《济公》就是以他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的。

在一般人心目中,总以为得道高僧一定是面善目慈,高雅庄重,严守戒律,但这个济公和尚却衣衫褴褛,喝酒吃肉,行为疯癫,他的同门师兄弟们为此也看不起他,多次要求方丈将他逐出师门。

对此济公和尚并不以为然,自我解嘲道:“说我疯来我就疯,莫怪疯人无道理,我笑他人解不通。”

我疯,我癫,自有我疯癫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当面对众生的危难、困苦的时候,率性而为,解危救困,而喝酒吃肉,装疯卖傻只不过是解危救困的一种手段。所以他又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在济公和尚的内心始终贯穿于一个主轴,那就是将众生的身心性命视作自己的身心性命一般加以护持,吃肉、喝酒都缘于这个主轴,所以他说“佛祖心中留”,而他人一旦没有这个主轴,只是学他喝酒吃肉,结果就是堕入恶鬼魔道。

所以一个真正体道悟道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好像有所缺失,有所不足,但其内在的心性却无比的圆满、具足。

“大盈若冲”,“盈”盈满,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获得很多的名利财富就是“盈”,身价高达多少就是“盈”。但对有道之人来说心性的圆满具足才叫“盈”,老子为了让我们明白这一点,所以特别加了一个“大”,叫“大盈”。指悟道之人的心性圆满、具足。

一般的普通人当拥有很多的名利财富,有了很高的身价时,那行头、派头足以让人一眼就知这人很了不起。但在圣人眼中这并不是真正的“盈”,真正的“盈”在内,不在外。因此“大盈若冲”是说悟道之人的虽然心性圆满、具足,但却从不自见、自是、自矜、自伐。“冲”空虚的意思。

“其用不穷”,正是因为悟道之人的这种无为,所以生生不已的本性造化不会穷尽。就像济公和尚终其一生都以护持众生的身心性命为使命,从未因为他人的轻贱而有所改变,因此其内在的本性造化生生不息,没有穷尽。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直若屈”,悟道之人,因浩然之气充沛于一身,内心廓然大公,毫无私欲,所以称“大直”,而做人行事又随方就圆,所以称“若屈”。

“大巧若拙”,生生不已的造化就是最大的巧,能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所以“大巧若拙”是说开启了内在生生不已的造化之人,做人行事只是顺道而行,不会刻意雕饰、造作,所以称“若拙”。

“大辩若讷”,“辩”说明是非、对错的意思。而一个真正悟道的人,其内心是没有分别对待的,外在所有的应对进退都是按照事理的大小、先后来进行,不会与他人争是争非,辩谁对谁错,所以叫“大辩若讷”。

因此,“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说悟道之人的无为而无不为,就如同遇寒就以躁来应对,遇热就以静来应对,没有任何的好恶分别,人为造作,一切都是自然而为,其结果却能够无不为。这就是“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意思。

“躁胜寒,静胜热”即寒来以躁应对,热来以静应对,比喻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的无为境界,而用一个“胜”字则是表达“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以此引出本章重点——“清静为天下正”,即护持好天地赋予我们的本性,无论身中的气机是动是静,不造作、不罣碍,则天地所有的精微、精妙造化将在我们的身中开启,成就我们圆满的德性。

本章老子通过对悟道之人的内外描述,告诉我们体道、悟道的下手处不在外而在内,持守内在的清静无为是修行悟道的唯一途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张讲师的讲解请见次条)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一部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好像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五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五  大象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二章 冲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六章 知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之心得.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九章 德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家好!今天与大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心得

    第二十五  混成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

    这一章节,是老子给到统治者的建议,主旨清静无为. 先贴下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美的有缺陷,作用不减.最充盈的 ...

  •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道德经》四十五章《大成若缺》悟读述杂【45】

  •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如詘,大赢如绌,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 大盈若盅,其用不穷. 大直如詘,大巧如拙,大赢如绌.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初生牛犊真的勇敢,而是小牛犊无知,不知道老虎的厉害! 黔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第二十九  自然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也.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段话的文字翻译是: 用有为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