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碎瓷难辨身份 南京专家称不具备哥窑特征应属官窑(组图)
南京古陶瓷专家称其不具备哥窑金丝铁线和大小开片特征
“对文物进行无损分析测试也能把瓷器损坏?我觉得故宫博物院负责检测的人就是门外汉,他的行为就是犯罪。”昨天,曾亲自参与发掘瓷盘出土的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明史研究专家季士家极为气愤地告诉早报记者,这几天他一直在关注受损瓷器的新闻,发现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介绍的这件破损文物的名称、来历以及数量时错误重重“出土的地方位于南京北郊中央门,而非南京南郊的中华门,他们竟然对文物出土的地理位置也搞错了”。另外,从事古代陶瓷器的鉴定和研究工作26年的古陶瓷专家程晓中还指出,故宫受损的那件瓷器并非属于哥窑,而属于南宋修内司官窑。
“故宫被损瓷器属
南宋修内司官窑”
昨天,从事古代陶瓷器的鉴定和研究工作26年,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责任鉴定员(古陶瓷)、南京博物院鉴定征集部研究员程晓中认为,故宫那只破碎的瓷盘不是哥窑盘,而应该是官窑盘。
程晓中认为,从电视及报纸上公布的受损瓷器照片来判断,故宫的那件碎成六片的“哥窑”瓷器应该属南宋修内司官窑。1970年10月在南京中央门外张家洼发掘的明代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出土了11件青釉开片瓷器。当时由于认识的局限被定为“哥窑”。1996年到2001年间,杭州市考古研究所先后三次在杭州凤凰山对南宋修内司官窑的窑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了大量南宋修内司官窑残器,可以说是鉴定修内司官窑的标准器。全面、完整地揭开了南宋修内司官窑的神秘面纱。曾被列为199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凤凰山老虎洞窑址就是“修内司窑”所在,修内司官窑后来被称为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南宋官窑博物馆所在地)的“孪生哥哥”。
南宋修内司官窑的主要特征是:薄胎厚釉,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润泽,有多层开片(俗称“冰裂纹”),通体满釉,多数用支钉和垫饼“双支烧”。这些特征与汪兴祖墓出土的11件青釉开片瓷器完全相同。因此,这件瓷器属南宋修内司官窑而非哥窑。
程晓中表示,由于哥窑的窑址至今尚未被发现,可以说哥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最为神秘的,目前只有故宫博物院及各大博物馆有一些藏品,与南宋官窑、汝窑等出产瓷器的特征都不一样,根据明代人的记载,哥窑被称之为金丝铁线,有两种开片,大开片里面套着小开片,这是哥窑最显著的特征,而此次故宫的受损瓷盘不具备这种特征。
程晓中还告诉早报记者,中央门那批文物出土的时间是1970年,而修内司官窑直到20多年后才被发现,所以当年的鉴定难免会有失误之处。
“一堆明清瓷器
换去了两个宋代瓷盘”
据季士家介绍,1970年南京还没有成立南京市博物馆,当时的文物管理发掘机构是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今南京市文物局前身)。而当年参与发掘明代东胜侯汪兴祖墓的两位考古专家中,一位是南京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李蔚然先生,已经去世多年,而自己则是目前唯一在世的亲历者。
据季士家回忆,1970年的10月,在中央门外张家洼附近一小土山的南麓上发现了这座墓,而当年还是农田,是一位农民在张家洼附近平整地基时,突然挖到了一个“硬块子”,仔细一看像是砖头,怀疑是文物,便立即向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汇报。当时,南京市文管会派出李蔚然和季士家两位考古人员前往现场。
季士家记得,该墓葬规模中等,内部是阁楼式的,墓室分上下两层,每层又间隔成前后两间,还有用明城砖做的斗拱,墓室顶部是用青石板盖起来的,在每个角落里,都有一根圆形的倚柱,这些柱子都有1米多高,用筒瓦连接,中间填满石灰,看起来都非常美观。
“解放前,这座墓葬曾经被国民党军队在顶上挖过壕沟,因此墓室后部的墙壁、券顶已经被破坏。但是因为整个墓葬没有发现任何盗洞,因此墓葬内部保存状况非常好,完整无缺。”季士家告诉早报记者。“墓葬内的瓷器是我亲自清理的,那一叠瓷器是放置在墓室右墙角处的,具体有多少我现在也不太记得了,但是除了这些瓷器外,我们还在墓室内发现了一批精美的玉带。”
前天,故宫方面称,两件南宋瓷盘是以“调拨”形式从南京运往北京的,季士家指出,当时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与故宫博物院平级,根本不存在“调拨”的说法,当时汪兴祖的墓葬被发现后,刊登在考古简报上,故宫博物院得知后,主动提出要用明清瓷器与他们交换,后来经过协商,用了一大堆明清瓷器才换去了其中两个盘子。
哥窑?官窑?仍难辨
故宫被损瓷器于昨日又掀起热议。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它应该是“官窑”而不是“哥窑”。早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发现该器物具体所属窑口,确实仍是一个未解决的学术问题。不过,原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组长叶佩兰倾向于这件“哥窑葵瓣口折腰盘”或许是元代仿哥窑瓷器。
“故宫碎瓷绝对是哥窑的。”从上海博物馆退休的陶瓷修复专家于爱平听说这次故宫所损瓷器究竟是属于官窑还是哥窑引起争论,给出她的结论。她说:“哥窑、官窑还是能区分开的。哥窑最大的特点就是看它的开片是不是"金丝铁线",这点上我相信故宫的专家不会弄错。而且这个看电视画面或照片是不行的,一定要看到实物才能判断。”
一位朱姓收藏界人士则较倾向于这是一件“南宋官窑”。他说:“从图片上来看,我觉得像是官窑的。因为,我看不到它的"金丝铁线",也看不到"紫口铁足",它的足部都有点儿香灰色了。而且,要说哥窑是开片的,那么官窑也是开片的。从釉色上来说,官窑也有青釉的。”他告诉记者,对于外行来说,可以从器形上来初步分辨某些官窑哥窑的差别,哥窑器以日用品为主,而官窑的东西以陈设品为主,“当然,这只是大致上的,也并不绝对。”此外,也有说法是: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原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组长叶佩兰告诉早报记者:“这件东西身上,有好多问题都没研究清楚。我觉得它更可能是元代仿哥窑瓷器,因为它的胎心比较轻,这和传世的宋代哥窑瓷器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曾经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哥窑并不存在,所谓哥窑就是官窑。其观点认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中,官窑和哥窑的基本特征混淆不清,难分伯仲,而所谓“哥窑”应是古文献上出现的一种人为误传,实际上并不存在。“传世哥窑”和社会上人们习惯称为“哥窑” 的瓷器,其基本特征其实与北宋官窑相符合。因为北宋官窑瓷器在当时仅见于内府,所以后世在民间出现时便被人误定为“哥窑”,并将它列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中。
记者查阅冯先铭所著的 《中国陶瓷》,他在书中也主张官窑和哥窑之间确有较难分辨的地方。他认为南宋官窑很显然就是“内窑”,带有内廷及大内的用意,是由南宋修内司仿北宋汴京官窑形制特征烧制的宫廷用品,“用澄泥做范,制作极其规整,由于釉质晶莹剔透而受世人珍视。”他引用明人《遵生八笺》的说法:“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并指出“似乎官窑与哥窑"大率"相同,不好区分”。冯先铭认为:“而哥窑,则不见于宋人记载。哥窑窑址也迄今未被发现,也很难以考古所得资料与传世哥窑印证。因此哥窑问题至今仍然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冯先铭同时也指出:“哥窑在元后期仍继续烧瓷或仿造。传世哥窑既有早晚之别,哪些是南宋时期作品,哪些是元代作品,既需要出土物来对比研究,同时对传世哥窑进行化验分析也非常必要,通过综合研究,对一件瓷器究竟是否属"哥窑"是能够澄清的。”
故宫博物院网站对官窑哥窑的解释
官窑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一,窑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宋代官窑瓷器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