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清江原创散文:苇席

我家东边是一条比我们村庄还要长许多的河沟。每年春暖花开时节,都会长满绿油油的苇子。苇子一高,可就是我们的乐园了。水鸟们在里面安营扎寨:巢筑在几株苇子之间。那时我们只知捉了雏鸟来寻乐,哪管它们的痛苦。夏末秋初,我们折折了苇子做苇笛,现在品起那既不算嘹亮也不悠扬的笛声来,还真有那么一种自失,久久不能自拔。

那时,生产队里实行按劳取酬——靠工分吃饭,成年男劳力干一天10分,妇女6分,老人和小孩4到6分,我们这些上小学、初中的孩子给生产队里割草15斤给记1分,有时还要少(年终决算,1分还值不了一分钱)。

我们一家8口人(另外,一年中的三分之一时间,曾祖父、曾祖奶奶会有爷爷来赡养,自然也就由我们家吃饭。),爷爷、奶奶干不了农活了,只有父母和退学的姐姐干活。一年下来,一家老小得吃下两三千斤粮食:大都是粗粮——地瓜以及它的片、面最多,很少见到玉米饼子窝窝头上桌,更不要说麦子面馒头了。为了让老人和孩子能吃得饱一点,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和别家一样在收工回来后编苇席,然后拿到集市上卖了换些食物。

编席是项很艰苦很艰苦的劳动。选苇子要粗细均匀,长短相宜,这样编出的苇席才会卖个好价钱。苇子选好后就要破苇篾子。那时,我爷爷左手拿苇子,右手拿镰刀,很熟练地破苇篾,一天能破四五个席的苇篾子(约几十斤)。没事时我就蹲在旁边看爷爷的手艺,很羡慕。爷爷也曾鼓励我学着干。十几岁的我还真学会了,但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手不止一次的被锋利的镰刀划破,却很满足,很自豪——能帮大人干活了,何况这样的活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苇篾子破好了要放到水坑里浸泡上一个来时辰,捞上来再凉半个时辰,然后放在大大的足有千斤的石磙子下面碾来碾去,这活要花很大很大的气力。这样的重活全有父亲承包下来,家里没有谁能推得动它。每当放学回家,我就跟着父亲去碾苇篾子。父亲打扫完场地,把苇篾子整齐匀称地铺在场地上,在手心里使劲吐两口唾沫,弯下腰,绷直腿,石磙就乖乖地滚动了起来,苇篾发出噼噼啪啪的轻微响声。我看着弓腰用力的父亲,心中阵阵酸痛,便抖抖精神,紧紧腰带,学起父亲的样子,使劲推。不知是有我的缘故,还是父亲用力大了,石磙转得快了起来。我每次推石磙,父亲总是心疼地说:“歇歇吧,别累得不长喽。”听着父亲的话,我恨不得一下子长大,将这硕大的石磙推得飞转。

编苇席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最复杂最劳累最难受。一来编席的时间大都在晚上,二来编席的姿势很固定,不是蹲着就得盘腿坐着。一般人坚持不多久腿就麻木了。我的爷爷、父亲和母亲是在夜里编席的。收拾完家务,打扫干净院子,把苇篾分别放在各自的身边,先编苇席的中间,然后向四周拓展开,随着他们的双手熟练地挥舞,苇席由雏形到半成品再到锁边收边成品,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吧。我在院子里看书,偶尔抬起头来,凝视他们,膝上的书本常常留下滚热的泪水的痕迹。他们就是用这样的姿势给我们家换回粮食,换回书本,换回油盐。

苇席,你曾带给我几多欢乐。

苇席,你印记着我们那时的艰辛。

苇席,你使我们家的生活宽裕了些许。

苇席,我由衷地感谢你——你是我们生命的根!

(0)

相关推荐

  • 天下文章——董国华《风干的岁月》之四

    编 匠 董国华:<霜林散文集>特约作者,六零后,从教三十余载.朴实无华,心存善念,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我和你们一样,不甘平庸,渴望理解.幸福.自由,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我和你们一样,都在 ...

  • 荡漾在心中的芦苇

    我的家乡在黄河南岸,那里盛产芦苇.每到秋天,整个村庄淹没在芦苇的海洋中,一片片的芦苇随着秋风摇曳生姿,哗拉拉的摆动很是壮观.芦花飘飘的季节是我们老家最美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钻到芦苇地里 ...

  • 《行摄生活》-142【编席】

    - - -指尖上的山西 053 编席 一缕阳光从窑洞的窗格上投射而入,暖暖地照在窗户下的炕席上,那席子便折射出金黄的绚丽,摇曳着温暖的故事. 这个场景大概存在于70年代以前,那时的农家一般都会有一卷苇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文/祝忠建    乾州蕞娃 芦苇席子,农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知道,城市的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它是何物了. 北方气候干旱,冬季漫长寒冷,过去在农村几乎都睡"土 ...

  • 那些年,灵璧县北的苇编

    灵璧记忆 编席.打箔.搉(注)折子 --忆晏湾的苇编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那是1959年农历腊月二十二的下午,经过一夜加大半天的跋涉,我终于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一个破院子,又没个门,我一眼就看到妹妹 ...

  • 炊烟有望 手艺 3

    编席要用搜瓜,掖刀子,碾砣子.编席有一个程序,起头,收边,折边,窝角,掖边.虽是杨师傅自己编席,可是需要家人合作,他的儿子踩着碾砣子轧篾子,女儿搜篾子,整理篾子,媳妇帮着窝角收边掖边.勤快的顾桂英帮着 ...

  • 家乡纪事(4)—— 难忘那芦花飘飞的岁月

    深秋时节,漫步在故乡的那条大河边,想起了那曾经的沿河的芦苇,还有那些与芦苇相关的故事. 曾几何时,家乡上东峪村的河岸边到处都是苇田.从上游与南野河村交界处的石鳖崖,到老连沟岗,再到河西.河东.河南和大 ...

  • 鹿清江原创散文:告别老屋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 青岛--济南--东阿 天阴沉,有阵雨,心沉重--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二日,从鹿氏家族群里看到老家要旧村改造拆迁的消息,一阵子兴奋过后,居然眼窝里涌出来凉凉的泪水,好一阵子才过去,晚 ...

  • 鹿清江原创散文:忆父亲

    按照习俗,为逝世的人办周年应该是正年减一年.今年的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是我父亲久眠九周年祭日,该为老人过十周年.为此,我作儿子的早已彻夜难眠:想起父亲为支撑我们这个纯农民的家而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想起他老人 ...

  • 鹿清江原创:登小鱼山

    ​登小鱼山 2021.3.16:03 洛神湖畔小鱼山, 拾级而上景亮眼. 湖水澄碧泛轻舟, 亦歌亦舞钓悠闲.

  • 鹿清江原创:回乡偶书二首

    二〇二一年三月八日回到离别四个月的故乡鲁西平原上的素有"中国喜鹊之乡"美誉的东阿县,作<回乡偶书>二首以记所见所感. 回乡偶书二首 2021.3.9 9:30 其一 暖 ...

  • 鹿清江原创文言文:新核舟记

    原创文言文:新核舟记 某一天阅读一本杂志,当读完一篇人物通讯后,觉得可以把文章改写成文言文,与语文教材中的<核舟记>成为古今姊妹篇,于是,<新核舟记>便在一小时后呈现出来了. ...

  • 原创散文|还自己一片风轻云淡

    写在春季 2021-5-8 文/水中月 春天还未看够,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夏天. 春天开的那些大红大紫的花朵都还未凋谢的时候,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唤来了夏天. 夕阳西下,我独自行走在乡间道路上,柳树成阴,小径 ...

  • 周铁再原创散文丨酒

    酒 文/周铁再 我喜欢喝点酒,但我不酗酒.本人免贵周姓,自己叫自己周跑跑,时间长了也慢慢被一帮酒友或伙计接受与认可了. 酒品.非必须,肯定不喝茅台,其理由不言而喻,喝不起:必须,非茅台不喝,其理由也很 ...

  • 亚锋原创散文丨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

    从母亲那儿听来的故事 文/亚锋 "您就给我说说我小时候的事呗!"母亲没有文化,不善于讲长篇的故事,但架不住我的蘑菇,有时边忙着手里的活儿,边给我叨叨几句我小时候的事.母亲一次一次断 ...

  • 原创散文|鸢绕云山诉

    文/诺玉 时临维夏,桃花落尽,柳叶浑浊,春色也俞显得单薄.独自行于路间之时,指尖上不时传来几处抖落的风声,携着落花残叶,向着逝春致以敬意. 倏忽间,几声莺啼传来,打破了这场对逝春的礼赞.随声望去,蔚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