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唯物主义论提出了哪些论点?他思想的落后面又有哪些?

引言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凤翔横渠镇人。因为他住在关中,所以他的学派称为关学。

张载和二程有亲戚关系,过去对宋代理学亦以周(敦颐)程(颢、颐)张(载)朱(熹)并称。但张载和二程是有所不同,他在世界观上有较多的唯物论思想,因而受到程颐的反对;但他思想一些有利于封建统治的观点,却得到程颐的赞扬。这说明唯心论者对稍有一点唯物论思想亦不会放过,可见历史上思想斗争的激烈。

▲北宋思想家张载

张载的主要著作有《正蒙》(《西铭》、《东铭》原是《正蒙》中的一部分)。张载的世界观,有比较多的唯物论思想。他提出“虚空即气”的论点,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正蒙·太和》,以后《正蒙》引文只举篇名)“太虚”即天空,“本体”是本质的意思。这就是说,世界的本质是气、即是物质。天空虽是无形,却充满物质性的气。气是有聚散的,凝聚为万物则有形,散归天空,又变为无形。但不论有形无形,都是物质的存在状态。这里张载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和他另处所说“今盈(充满)天地之间者,皆物也”(《语录抄》)的观点,是一致的。

张载既认为世界是充满物质性的气,因此他反对有绝对的“虚无”。他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太和》)气在天空中间,有时候聚合,有时候分解;好像冰一样,有时候凝固,有时候融解。但冰是物质,融成水是物质,化成气还是物质,所以如果知道天空就是气就没有什么“虚无”了。这里张载一方面阐明了物质不灭原理;另方面亦驳斥了道家的“虚能生气”和“有生于无”的谬论。张载用他物质不灭的光辉思想,还批评佛家讲“寂灭”的人提出“无余涅槃”(佛家谓死为“涅槃”。

▲冰与水

由于佛教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甚至连人体本身,也看成是虚妄不真的东西。人死了灰身灭智,息妄归真,才进入所谓无余涅槃的最高境界)。从张载看来,佛教只承认精神本体是实在的,而认为物质世界包括人的肉体都会消灭。这是不懂得“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气虽散归无形,而作为气的本体仍然存在。所以佛教徒讲虚无寂灭,认为人死后作为物质性的肉体就是灭尽无余的观点则是错误的了。与此相反,有些道教徒想“长生久视”,做长生不老的神仙,张载认为也是错误的,是不懂得“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的道理。

就是说,人体是一具体物质,想永久不变,是不可能的,终归要散为气体,归于太空。从张载看来,物质是不灭的;但作为具体物来说,不能不有聚散变化,要想“物而不化”,也是办不到的。张载对道家和佛教的批判,实际上也是批判周敦颐、程颐等人。因为周、程等讲什么“无极而太极”,“道生气”、“理生气”等一套,无非也是虚能生气,有生于无等一类东西。因此张载提出“虚空即气”,“气有聚散,并无生灭”的唯物主义观点,受到程颐的拚命反对。

▲修仙的人(剧照)

程颐说:“亦无太虚,遂指虚曰皆是理”,“天下无实于理者”(《语录》)。认为天空中都是“理”,只有精神性的“理”才是世界唯一的实在。对物质性的东西,程颐说:“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语录》)认为物体分解后,就是消灭了,再不能还原为物质性的东西了。程颐这两段话,很明显是反对张载的。因为张载的观点如能成立,他们那一伙所谓“理生气”-精神产生物质的唯心主义谬论,就完全破产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唯物论对唯心论两种思想斗争的激烈!不过张载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不彻底的,问题是出在“性”上。张载是主张物质不灭的,所以说“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太和》)。这里前两句是说,气聚而成为人的形体时,固然是存在;人死后气散归太空时,也是存在。说明气只有聚散,没有生灭。这话本来是正确的,但后两句却出了问题,他把人性也看成不随人的形体生死而存亡,即认为人性可以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那就是错误的了。张载还把“道德性命”也说成是“不死之物”,“己身则死,此则常在。”张载既认为人死可以性存,性聚又可以为人,因此说:“性者,万物之一源。”(《诚明》)把“性”看成是创化万物的一个根源。

▲聊斋志异中的女阿飘

就这个命题来说,是陷入唯心主义。由于张载很强调气的聚散变化,所以亦有一些辩证法思想。他认为气是“一物两体”,在统一的气中是含有两个对立面,“一”中有“两”才有发展变化。这是说,整个物质世界是有矛盾的,“不有两,则无一”,“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太和》)。“两”指对立的两面,“一”指对立两面的统一。张载认为:如果没有对立两面的存在,就没有统一体的东西;如果没有统一体的东西,那么对立面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这里他初步猜测到对立统一的关系。张载既认为“不有两,则无一”,因而认识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他说:“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易说下·系辞上》)即任何事物没有不存在矛盾的,所以整个世界的变化,亦无非对立面的矛盾起作用。于是张载进而猜测到地动的原因。他说:“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参两》)“圜转之物”,指地和日月五星,“机”指地动的原因。张载认为地是有形的物体,位在天的中间;日月五星附属于地的外面,随着地一同旋转。

▲古代观测天文的仪器

这种推测,虽然和现代地动说并不相符,也缺乏科学根据,但是他猜测到地是能自动的,不是由神力在外面操纵。这既是无神论观点,又是符合自发的辩证法思想的。根据上述的观点,张载对“物”提出如下看法:“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故日屈伸相感而利生焉。”(《动物》)

这段话意思是说:事物不是孤立静止的,都有它的对立面,同异、屈伸、始终是对立面的双方,这两方发生相互的作用,才能成为物,否则不成其为物。事情还有原因和结果,而因果亦由于同异、有无的对立面相互发生作用而产生,故没有原因和结果的也不成为事物。因为事物都是从对立矛盾变化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矛盾,便没有事物的成长,所以说:“屈伸相感而利生焉。”不过张载的辩证法和他的唯物论思想一样,也是不彻底的。他看到事物的矛盾,但是害怕斗争。

▲演员易烊千玺扮演的屈原

所以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太和》)这是说,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对立两方面,对立两方面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相反就相仇,就会出现斗争,可是张载认为斗争的结果,必然归于和解。这即是说,他虽认识到矛盾的变化发展和矛盾的对立性,但不是用斗争而主张用调和的办法解决。张载在当时是看到一些社会矛盾,农民和地主相仇,他也是有所感觉的;但他所谓“和而解”,就是主张用“招抚”的办法来消灭农民起义,这就暴露了他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

结语

由于他把矛盾最后还是消解为静止状态,这就离开了辩证法而成为形而上学观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