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客家”,终成过去

2010年7月,摄于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客家”,终成过去

孙承安

一间围龙屋酷似一座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围屋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建筑各具特色,自有地域上的因素。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闷热潮湿,为让居所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故常见吊脚楼;沿海渔村难见高楼,是因为要避免台风的侵袭;上海摩天大楼林立,是由于人口密度过大,寸土寸金之地不得不向空中寻求居住空间。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规模如此恢弘,背后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追溯历史,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及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陆续迁入南方各省。由于平坦地区已有当地土著人居住,这些流落南方的汉人只好屈居于山区或丘陵地带,自称为“客”,当地官员为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

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这里“天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客家人的迁入,使当地有限资源与生存需要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必须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守难攻的设防城堡,聚族而居,以获得足够的安全保障。然而,尽管如此,土家客家之间的矛盾仍然难以调和,以致发生殊死械斗。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需要大量的建设者,产业的发展吸引着更多的人才向城市汇聚;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需要谋求新的就业岗位,因此,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已是一种社会常态。作为政府层面,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既能促进加快城镇建设,又有利于农村人口脱贫的两全之举,同时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努力创造条件,加强统筹,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子女就学、租房买房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而原来的所谓“城里人”,观念在不断变化,并且日渐意识到,美好城市的建设,其实还真的离不开“乡下人”,同在一片蓝天下,56个民族是一家!因此,买上一张车票,拖上一只拉杆箱,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他乡接纳,不再有客居的感觉。即便是最普通的外来务工群体,也已经被冠以“新××人”的称号,更不再有缺乏安全保障的担忧,不必建一座富有防御功能的土楼,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客家”已成历史,一间间围龙屋只是作为旅游景点而存在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