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后华县南山下的竹林 2024-08-06 16:01:30 邮箱:3125136050@qq.com 水峪竹林散忆作者 郝庆年我从小生长在华县南山下的水峪村竹林边,几十年中,情之所钟者,也常是儿时家乡的这片竹林。 水峪村牌楼 刘焕民摄 竹林纵览出了村城门往南缓上,约五十米,便到了竹林边。由此向南,一条宽约百多米,长近千米的竹林蜿蜒通到山脚。高处望下,若一片四季常绿的湖泊,山风吹来,波浪翻动,发出宽阔的“沙沙”的涛声。我村的竹林,由于缺水的缘故,不如东西邻村的那么高大茂密,但因此也不那么猛恶,倒多了几分明丽和清幽。竹林中杂长着栎(黄连木)树、楸树、柿子树和白杨等。这些树都十分高大,树冠大都在竹林上。秋收时节的傍晚,红红的晚霞中,一群接一群吃得饱饱的乌鸦在村子和竹林上空盘旋着、叫闹着。随后哗哗地落入这些树上,激起一片喧嚣。到了冬天则是异常的宁静,腊月竹林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靠路边的竹子常弯过篱笆,低垂到路上。北风中,枯树摇曳着簌簌发响,而竹林却纹丝不动。林内幽暗,偶尔能从雪地上看见几个小兽的足迹,此外,一点声息都没有。林口小景最北端的竹林口有两户人家,半隐在竹林中,一渠清泉从门前流过,几株红杏由墙内伸出。春节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殷红的春联和绿竹终日相映。竹林人家格外静谧。刚进林区,路宽约二米,旁边有一条小溪相伴。不太干旱时,路面上常长有苔藓、车前子、桔梗等。前行几步,路西边的竹林用土墙护着。农历二、三月,包着笋叶的修长的竹笋,从墙根或墙头探出,让你联想起“邻家边笋过墙来”的诗味。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华县“绿竹千亩” 自民国华县志烂漫的野刺玫沿小路继续前行几十米,来到一个稍宽旷的地方,西边一米多高的石硷上有一片青竹长得密密实实。围罩着它的是长长的一排野刺玫(野蔷薇),藤状的枝条交叉缠绕,寻不着根,找不到梢。春天杏花谢后,它们便开出一大片白中泛红或略带青色的花,织缀成了花的篱笆,花的墙,花的帐幔。这些花开得那么素雅、精致、烂漫,就像我们这里的村姑那么素美、娴静、舒心。其实,这样的野刺玫在竹林畔到处都有,一丛丛,一片片,恣意横生,把竹林的早春装点得分外秀丽。神秘的“拐弯”再往前走二、三十米,路和小溪在这里弯成一个横放的“凸”字形的“拐弯”,把外面的世界严严地挡住了,使这里分外寂静,甚至有点冷森。此处小溪平缓,摊开约一米宽,水边放有几块平贴的石头,是妇女们经常洗衣的地方。就是这个“拐弯”,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十分神秘。那时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早早地就从大人口中、教科书或电视中知道孩子是妈妈生出来的。谁家得了小孩,我们总弄不明白。问大人,他们便不假思索地拿出流传多代的答案:“在拐弯河里捞的。”一次我和伙伴陆元到这里,我问他:“大人说娃是从这儿捞的,你见过吗?”“捞娃都是晚上,我害怕,不敢到这儿来。”他憨憨地说。“毛升的弟弟,狗娃的妹子都是白天捞的呀。”“……”他愣住了。“我们在这儿等等吧,看会不会有娃冒出来。”……再一件是上世纪五一、五二年的事。其时我十一、二岁,正在县城上初中。那阵子迷信和反动会道门活动较为猖獗,这儿有神水,那儿有地穴,老百姓成群结队,提着瓦罐,鸣鞭响炮拜神。这时我村上来了一个“神道高明”的巫婆,说“拐弯”处水下有一个红门绿窗的宫殿,里面住着白蛇娘娘。于是有人就去烧香叩头。有一天我经过这里,尽力搬开一个大石块,爬在水上仔细看,希冀着能穿透水石看到那个宫殿和白娘娘,即便是条蛇也高兴。这里的竹子长得比林口一带好。林中经常能听到一些婉转清亮的鸟儿的鸣叫,能看到一些美丽、灵巧的小鸟在竹枝间嬉戏。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华县“绿竹千亩” 自华县志菜园倩影再穿竹林上行四、五十米,是一个较为开阔的地带。站在路上能看见近处的杏林和远处渐次升高直爬到山脚的栎树和白杨林。由于有浇灌条件,好多便废弃了竹园改做种菜,他们把地打磨得又细又平,垄坎勾得笔直。夏天这里随处可见一畦畦水灵灵的茄子、辣椒、韭菜、笋瓜、南瓜,一架架鲜嫩的西红柿、豆角和黄瓜。薄暮下,人影散乱,相距不远的人们一边作务,一边聊着农事。远处不时传来悠长低沉的牛声。陶然盛暑菜地的南端,地势突然升高了。小溪在这里急流而下,弯弯曲曲,跌跌撞撞,击石之声清脆者若木琴,鸣啊者含测,宛若大自然的一曲清丽的小品。路东面近两米高的石硷上长满了爬山虎,硷上林边的竹子修劲茁壮,青翠通目。林中几棵白杨高岸挺拔。三伏天,偏西的太阳把一片片树叶照得像欢快莹绿的小精灵,它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翻动着,歌唱着,和着远远近近的水日的蝉鸣,构成一幅秦岭北麓特有的盛暑图。这时你若半卧在林旁树荫的大石上,排遣开一切心事,什么都不想,听着蝉鸣,看着林外旷地上淡淡的飘缈上升的水汽,就会感到消融了似的轻舒。祖坟清明紧往南就是我们家族的大祖坟,它深藏于竹林中。坟内一块巨石,几个较大的墓冢。从两三处外露的墓门的石雕看,先祖们曾创造过令他们骄傲的殷实和兴盛。大约是四六、七年,不知是哪位长辈的主意,全家族每户出一斗小麦,集起来接济一些人家的困难,用其中的利息做祭祖活动。我记得有两年的清明节,按华县的风俗,我们各自带着自家蒸的面老虎,面顶门杈和纸钱、纸金银锞之类的祭祀品,在伯父(全户族中的最长者)的主持下祭祖,完后,给每家分一、二十个烧饼。那时小小年岁的我,一面吃着面老虎、烧饼,一面望着这些坟墓深思,勉励自己好好读书,将来做个祖宗的好后人。 水峪村南部景色 刘焕民摄 再弯曲上行四、五十米有一条横穿竹林的稍宽的路。该路西接荷草村,二十来户人家,散乱的住在山脚下。这里有些人家是抗战时由河南、山东逃难过来的同胞,零零散散地住在一些窑洞里,有些靠烧瓦盆瓦罐度日;路东通到败落的甘露寺。竹隧清潭继续前行,就迎来了一条长约百米的青竹隧洞。往上看不见天,两边望不透林。路上长满青苔,路旁小溪上笼罩着许多大的蜘蛛网。小时从这里过常屏住呼吸,加快脚步,如有谁喊一声“狼”,大家会立即奔突乱窜,头发根直竖起来。出了“洞”,豁然开朗,这儿即是山口。小溪从山谷中流出,由一米高的水槽中泻下,扩展成了可供七、八人洗衣的水潭。这便是周围三个村子妇女们的乐园。开春解冻或久雨初晴,她们便集聚到潭边,边洗衣,边聊天,不时响起一串串笑声。这笑声往上回荡在山谷口,往下融入小溪流进竹林,流到很远的地方。哦,多美的昔日家乡的竹林。唉,多可悲的昔日家乡的竹林,它现在竟连一点影子都找不到了。 原文来源:网友推荐《乡愁少华山下》 赞 (0) 相关推荐 燐火原创《绿竹深处有人家》 燐火原创《绿竹深处有人家》 《图说家乡》:小溪村航拍图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0078 小溪村航拍图 这张照片系小溪村介绍航拍图,大寮介龙身小溪局,系五经富风水环境津津乐道介典范. 小溪在水的下游,收尽源头水,买遍世间田 ... 【湖南】肖荔丹《美丽的家乡》指导老师:舒丽君 美丽的家乡 锦溪小学三年级 肖荔丹 我的家乡在溆浦县桥江镇的一个小山村里,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传说,小山村里有一条小溪,小溪里卧有两块像猪一样的石头,所以人们把那条溪叫做猪溪, 小山村门口有一颗古树, ... 家乡的那片竹林 家乡的那片竹林 临村杨家庄的那片竹林啊 是我小时侯梦牵魂绕的地方 身边的那条小溪 一年四季伴着它静静地流淌 多情的小鸟在林间 竞相争鸣.肆意喧闹 我童年的时光 尽情在这片乐土燃放 每每遇着星期天 我便 ... 华州南山下的那些村庄 乡愁,少华山下(一) 作者 郝庆年 从渭河岸边远眺南山,可见嵯峨的群峰间有一峰峻秀挺拔,犹如一柄青剑,高指蓝天.这就是著名的少华山.山中森林茂密,飞瀑如练,奇石嶙峋,巌穴幽冥.现已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 华州南山下花海初具规模,游人络绎不绝!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李坡花海初具规模 赏花游人络绎不绝 图文作者 张 文 从华州南山大道往南,进入李坡牌楼,映入眼帘的是,路的两边盛开的樱花夹道欢迎您的到来. 再从第一个丁字路口 ... 民国至解放初期华县的新闻报刊 邮箱:3125136050@qq.com 民国至解放初期华县的报刊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华县境内无新闻机构,但有投稿者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有关华县时局的新闻报道.如杨钟健.潘自力.关中哲.张宗逊等人,曾 ... 云南楚雄的南华县竟然是明朝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郑和的第二故里? 郑和(1371年-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 ),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 ... 华县解放初年城区素描——(一)政府大门外饭店云集 邮箱:3125136050@qq.com 解放初年华县城忆(一) 作者 郝庆年 1949年5月华县解放,秋天我即考进华县第一完全小学(即现在的华县城关小学).两年从家背馍,每星期两次来回从县城东西门穿 ... 华县解放初年城区素描——(二)文化底蕴 解放初年华县城忆(二) 作者 郝庆年 (接上)胡氏饭店西边是一条南北巷道通往县城南门,巷内住着二.三十户人家.巷道东面有一个基督教堂,是个有点西洋气息的去处,每星期天县境内许多教徒都赶来礼拜.我村有个 ... 华县解放初年县城周边风物 解放初年华县城忆(三) 作者 郝庆年 咸林大门外有个任氏商店,生意火爆.老板任转运,五十左右,河南人,抗战时逃难来华县.初时全家就是一担行李,他人也消瘦.但他头脑灵活会经商,学生需要什么就买卖什么,辣 ... 我的父亲人称四爷,曾在华县下庙街开粮店! 怀 念 父 亲(一) 作者 郭玉贤 我的父亲(大名郭志德,小名家顺,排行为四,村里人称四爷.四叔),1987年农历十月一日离世,享年80岁.父亲用毕生的心血抚养了我们,用勤劳的岁月.朴实的性格.善良的 ... 我在华县下庙甘村的新房盖好了,父亲至死没有进过我家门! 怀 念 父 亲(二) 作者 郭玉贤 我的父亲(大名郭志德,小名家顺,排行为四,村里人称四爷.四叔),1987年农历十月一日离世,享年80岁.父亲离开我们快30年了(注:此文写于2016年),但在我的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