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发展中的伦理思考

临终关怀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临终关怀的提出与兴起缘于西方。本世纪40年代,桑德斯博士在英国创立以照护临终病人为主要宗旨的圣克里斯多费临终关怀院。到本世纪60年代,临终关怀相继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我国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于1988年正式成立,并于次年建立“临终关怀病房”。近年来,上海、北京、安徽、西安、宁夏、成都、浙江、广州等城市也相继建立了临终关怀医院、 病区,为垂危病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伦理学角度确定临终关怀的服务目标是:尊重临终病人的生命、人格和权利,指导临终病人理解与认识人的生命价值,至死保持人的尊严,在尊严、友爱与平静中告别人生。

生与死的问题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两大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几乎所有的文明都是围绕生与死而展开的。而在生死两个问题上,重生乐生往往成为首选,孔子因此言到: “未知生,焉知死?”民间甚至有说“好死不如赖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乐天知命,故不忧”(儒家),“生死齐一”(道家),“轮回六趣,具受生死”(佛家)。虽然其中不乏积极正面的死亡观,但传统上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趋于消极、逃避的,尤其忌讳在言语中提及。这种观念或多或少的与“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的伦理原则相悖。可见,在我国发展临终关怀,对传统的思维定式是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通过加强死亡教育,逐步改变消极的死亡观念。

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死亡教育的核心应是珍惜生命,正视死亡。帮助人们树立自然归宿信念,积极充实人生价值,坦然、无畏惧地面对死亡。

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狭义上是指患有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病重垂危病人。广义上,临终关怀的服务对象包括病重垂危病人及其家属。临终患者最难忍受离开家人的孤独,最难割舍与亲人的未了之情,故患者在接受医务医药治疗的同时,少不了亲属的陪伴安慰,家属给与的在心理和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在面临患者患有不治之症的事实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对家属的安慰与指导。有这样一个案例:某急性外伤患者的妻子在得知患者抢救无望时,难以忍受这强烈的痛苦,悲痛欲绝而呈躁狂状态,于是医院立即请来精神科医生诊治,安置单人房间,并与其他亲属一起劝慰,2天后神智逐渐恢复正常。因此,患者家属往往比患者本身更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同样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

日前,我国老龄化的趋势渐渐成熟,预计到2025年,几乎14%的人口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是增长非常快的一个群体。老年人为临终患者将会占到相当一部分的比重。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以及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培养上,我们不单单只是单纯的以医学理论知识作为临床护理的基础,还应该更加系统和完整的学习相应的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人文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发展临终关怀事业,促进医患及家属之间的关系。

除此,还有一部分小患者可能会被我们忽视。松堂医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临终婴儿病房。这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有的孩子刚刚出生就处在临终期,比如心脏畸形,现有技术不能治疗,是不是需要关怀? 明明社会有需求,我们就忽略它吗?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兴的医疗科目,进人中国时间不长,迄今为止也没有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和管理体系。医院拒绝接收小孩,理由是对小孩的临终关怀和对成年人的方式不一样,医院现在不具备这种条件。但是生命本就是平等的,临终关怀的价值正是体现了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的真正统一,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所以,只要是病重垂危的病人,我们都应该给与其最恰当的关怀,使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享受到胎儿在生理沃母中所享受到的那种温暖的爱。

总之,我国的临终关怀还处在一种发展探索的进程,在我国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才能不断地将临终关怀事业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王玉梅,肖适崎,冯国和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180

[2]肖水源,王玮,阳燕  中国临终关怀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述评[J].医学与社会2008:19

[3]肖蓉,郑兰香,邓云龙  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04:260

[4]刘伊曼,丁舟洋  被“临终关怀"的那些孩子[J].心理咨询师2013:420

[5]张忠元  医学伦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2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