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0)

相关推荐

  • 赏析《与知识、爱情相伴的夜之女神》—呈现女人最美最幸福的时刻

    一个女人最美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拥有知识和爱情,由内而外地滋润你的灵魂,提升你的气质,当然也能改变你命运! 佩德罗·阿梅里科1883创作<与知识.爱情相伴的夜之女神>,其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 ...

  • 【小知识】存盘式爱情

    <存盘式爱情> 反义词是复盘式爱情.存盘式爱情,每次吵架先存一下盘,后面再读盘,导致习惯性翻旧账. 复盘式爱情则是每次争吵后,双方会冷静下来把过程重新梳理一遍,直到弄清对方生气的原因,找到 ...

  • 【小知识/辞典】沉浸式单身

    <沉浸式单身> 已经习惯单身状态的人,也完全接受单身生活并能享受单身生活,除了爱情有无数种让自己快乐的方式,我的时间可以安排给所有的事情,看书.旅行.社交等,除了爱情!

  • 俏皮话(2186)

    俏皮话(2186) 不求深刻,但求简单. 联系时有时无,才叫珍贵. 我赢了所有人,却输掉了你. 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理解你的过去,相信你的未来,包容 ...

  •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全名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出生于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

  • 读完罗素的语录,让人感叹,我们现代多少人活得都不明智

    一个明智的人,往往不会去做的一件事,是什么样的事呢?在没有读罗素的语录前,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出很多来,毕竟明智的人,都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有很多事都不会去做. 就好比说活在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但凡明智 ...

  • 我为什么而活——罗素

    我为什么而活/罗素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 ...

  • 美课一读 领略课文之美丨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如果要给所有学科定义属性,那么,『语文』一定是大多数人心中最感性的学科.我们总能在一本语文书里看到美学.艺术.历史.文学.哲学...... 『美课一读』是由北京曲一线公众号推出的课文朗读栏目. 文字内 ...

  • 英文朗诵:What I Have Lived For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

    What I Have Lived For By: Bertrand Russell(罗素) 朗诵:新东方 王强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 ...

  •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英汉对照

    Description: This is the prologue to the Autobiography of Bertrand Russell, written on 25 July 1956 ...

  • 耳畔书香 |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凤凰读书计划·耳畔书香 经典文学,你不能只是路过 罗素(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 ...

  • 品读 | 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作者是伯特兰·罗素.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  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者 | [英]罗素 对 ...

  •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你可能猜不到

    <玉篇>载:"殉,用人送死也." 人殉是史上的一大陋习,据考古发掘熟知,在商周时期,人殉已经兴盛.而在殷墟工陵区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尽管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