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逐渐兴起了一股“郎世宁字画”保藏热潮
看过清朝剧的对这位洋画师应该都有印象,他经常出现在宫廷剧中为皇上还有妃子作画。但是由于皇帝的要求,郎世宁作画时不能以写实的风格为他们作画,而是用比较抽象的写意手法。因此我们后世来看那个时期所留下来的画,两个点作为眼睛,下榻或者上扬的眉毛都是经过画师抽象过后留下来的作品,虽然有一定的美化效果,但是毫无真实性可言。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ExMDAvMjE3Mzc1NTQwXzFfMjAyMTAzMTExMjIwMTA0NTkuanBn.jpg)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又讲排场,故此经常会巡游江南各地,官员们对其都是大举相迎,场面盛大难以名状。为了能够将这种盛大的场面生动的记录下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总是带着郎世宁和其它几个画师,让他们带着作画工具实时描绘盛景,回到宫廷后,乾隆皇帝先是要对画作欣赏一番,再将画作或挂或藏,总之一句话,一定要留下最美好的瞬间,让自己慢慢品味,让后代滔滔敬仰。
郎世宁画派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画家和观众的表现方法和观察方法,打开了被禁锢的视野,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ExMDAvMjE3Mzc1NTQwXzJfMjAyMTAzMTExMjIwMTA1OTkuanBn.jpg)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郎氏代表作《百骏图》,画姿态各异之骏马百匹,放牧游息於草原的场面。马匹们或卧或立、或嬉戏、或觅食,自 由舒闲,聚散不一。 郎氏擅以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视法及西画颜料,以显示中西趣味兼容并蓄的画面。如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应用了光的原理,使物象极富立体感;而如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的皴擦等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即使是马匹及树干上的阴影表现,亦是以中国传统的渲染方法来完成。
郎世宁以臣子身份滞留我国,乃至没有半途回国的权力,在皇权的压力下,他不得不努力学习我国画窍门。为调和中西画法的不一样,一些画作乃至选用“合笔画”方式,即写真处由郎世宁主笔,而背景、风景,则由我国画师创造。乾隆皇帝自己很可能与郎世宁画过“合笔画”。如此中西合璧之作,在国际艺术史上也是绝 无 仅 有的。而郎世宁在宫殿画师中的爱崇方位,也让他与许多画家有过多样协作,许多大型绘画,基本上都由他起草画稿,或制作画中首要人物的肖像,再分与他的画友或弟 子完结。他与弟 子们制作了许多画作,因此博得了皇帝的喜爱和欢心。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ExMDAvMjE3Mzc1NTQwXzNfMjAyMTAzMTExMjIwMTA3ODcuanBn.jpg)
郎世宁于1766年去世,年78岁,丧礼备极哀荣,葬于城外数公 里御赐的一块土地上,乾隆还亲撰墓志铭,以示对这位高年教士永远怀念。
郎世宁的绘画虽然没有得到中国文人推崇,但是,他依然被尊称为“清画院的新体”,成为清朝画院主要画派之一。郎世宁的绘画成就,是与得到了清朝乾隆皇帝的肯定与支持,绝 对分不开的。离开这一条件,郎世宁风格的绘画就不可能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