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游论语 | 圣人的学习之道

孔子的学,特指“大人之学”。
也就是《大学》开篇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而不愠,不亦

不亦乐乎。人不

有朋自远方来,

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

1.1

学而篇第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
学,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走路、说话、认字、算数、科学、礼节、工作……没有一样是生来就会的。
离开学,人无从为人。离开学,人无法成长。离开学,人无法成就。
但孔子说的学,不是泛指所有的学。毕竟做小人,也需要不懈的学习。
赵高是法律权威,董卓是悍勇猛将,李林甫是谋略大师,蔡京是书法领袖……
孔子的学,特指“大人之学”。也就是《大学》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人之学,重在德。以契于大道为目标。践行此学的,称为君子。小人之学,重在利。以得名获利为目标。践行此学的,称为小人。
这也是《论语》全书的主旨所在。
所有的言辞道理,都往大人之学上去悟,才能接近圣人的本意。所有的言辞道理,都往一己之私上去解,终究徒增小人的遮羞布。
【习】
学与习,犹如走“大学之道”的两条腿。学为理论,习为实践。
离开理论,犹如人无目,四处乱撞。离开实践,犹如人无足,寸步难移。二者合为一体,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对世界作出实在的影响。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就是这种境界。
【悦】
知行合一后,文质合为一体。
遇到任何浮华的“文”,他都清楚的知道背后的实质。他的内心是通透的,世间的现象和道理不再令其迷惑、困扰。这种内心柔和、平缓、顺畅的流淌的状态,就是“悦”。
王羲之写出兰亭集序时,李白吟出千古诗篇时,牛顿被苹果砸中头时,爱因斯坦写出相对论公式时,心头的迷雾突然散尽的通畅感、喜悦感,就是“悦”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君子潜心向道,终日打磨自己的德行。内在的深厚德行,随着平凡的待人接物,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比如诸葛亮,隐居深山,默默修学。名声先及樵夫、猎人,再达文人、士族,终至豪杰、诸侯。最终,十年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山。
“有朋自远方来”,说的就是君子修身有德,逐渐外化成名声,引来了远方的仰慕之士。君子快乐的接待这些远方来客。
他的乐,不因外界的赞誉。只因,印证了修身的方向,从而在“大学之道”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慕名而来的人,层次有高有低。高的,得见君子之内德,从而如获至宝,愈发尊重。低的,唯见君子之言行,从而大失所望,讽刺贬损。
无论遇到哪种人,君子都不为所动。既不生气,也不骄傲。因为,他深知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枝末。
这就是【乾卦】之德。
潜龙勿用,积蓄力量。利见大人,声名远播。终日乾乾,修德务本。或跃在渊,进退知时。飞龙在天,运筹帷幄。亢龙有悔,功成身退。

其为仁之本与!

孝弟也者,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未之有也。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而好犯上者,鲜矣;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1.2

学而篇第一

【孝】
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社会要进步,必须要提升单位土地的耕作效率。于是催生出最适合大规模生产协作的中华文明。
这是一种类似“套娃型”的社会结构。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诺大的一个国家,是由无数个家庭模块堆积而成。
家,是国家的细胞。“细胞”分化成不同功能的组织,为国家提供了多样化的能力储备。如此功能各异的“细胞”,又被统一的DNA串在一起,成为国家稳固的基石。
孝文化,就是中华家庭骨子里的DNA。
为什么【孝】能维持基础“细胞”的稳定呢?
任何人都是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没有父母的荫庇,存活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父母给我们饮食、衣服、住所,教我们社会经验和生活技能。那时的父母,是强大的象征,是生存的保障,理所应当的得到子女的崇拜和尊重。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在老去,子女在长大。终有一天,子女会在体能、知识、能力上超越父母。曾经的弱小变成强大,曾经的强大变为弱小。这时家庭由谁说了算?
动物界的规则是强者为王。年轻的新王会把年老体弱的老王赶出群体,任其自生自灭。这样可以留下最优秀的基因,保持种群的基因优势。
希腊神话中有个著名的故事,描述的可能是人类早期阶段类似的家庭文化。
克洛诺斯杀掉了自己的父亲乌拉诺斯,登上众神之王的宝座。但父亲临死前诅咒道:“你也将象我一样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为了避免这诅咒,克洛诺斯做出了一个残忍的决定——把生下来的孩子全部吃掉。盖亚为克洛诺斯生了五个孩子,全都在刚出生时被父亲一口吞下。盖亚非常伤心,因此,在她生下第六个孩子后,决心要保全此子,她给这个男婴取名为宙斯,并把他托付给姐姐宁芙抚养。转将一块石头包在布里交给克洛诺斯,克洛诺斯看也不看就将它一口咽了下去。宙斯长大后,如预言般的杀掉了父亲,并救出了父亲肚子中已经长大成人的赫拉、波塞冬、哈迪斯们。
在这样的习俗之下,每个父母眼中的子女,都是未来的权威挑战者、自己的生存威胁者。那他会如何对待这些弱小的子女。还会尽心养育他们么?还会毫无保留的教授技能么?会不待成年就把他们赶走么?会只留下弱者,直接杀掉其他孩子么?
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家庭文化,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结构下,家庭的规模很难扩大,经验和文化很难传承。面对有能力调动组织大规模人口的家族时,不堪一击。也许,就这样,这种动物性原始家庭,默默地湮灭在几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中。
那可以不断扩大、进步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每个父母都确信自己老弱时,依然会得到子女的尊重与顺从。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会不遗余力的养育、教导子女。因为子女的强大才是自己终身的保障。而不是只能靠自己。他们有极大的动力多生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家庭不断扩大,家族、氏族、城邦、国家依次出现。
孝文化,是大规模社会协作中的核心凝聚力。这也是礼乐文化的起源。
它的本质就是建立一种规矩。令其中的成员,明确自己的在组织中的角色。通过规矩限制个体的私心,成就整体的稳定和活性。
【本立而道生】
大道至简,简在根本。君子务本,实为务简。因为根本会开枝散叶,长出整套复杂和谐的体系。其中的元素环环相扣,互相影响,互相限制,互相成全。
大道造人,只需要一颗受精卵。大道造文明,只需要一条河流。大道造山川,只需要一个挤压。
人类如果要复制其中任何一项杰作,需要耗费技术、人力、资金、时间,都是天文量级的。
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是无法人为设计架构出来的。它一定是自发的生长而成。那些规则的制定者和改革者,只是顺应了这个“生长”过程。而那个生长的根本,就在“孝文化”。
它扎根后,长出了家庭、氏族、城邦、国家。虽然成长过程历经千万年,整个过程却是那么的轻描淡写,理所应当。
这就是根本的力量。只要抓住根本,道就会完成剩下的一切。【本立而道生】。
因此,君子必务本。

,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

1.3

学而篇第一

巧言:说漂亮话。令色:满脸堆笑。
这种人,要么是怕事的老好人,要么是有所图的小人。二者,都大概率不是仁者。
圣人用词十分严谨。鲜矣,只是大概率,并不是绝不是仁者。
为什么呢?那就要说说,什么是仁。
【仁】,是“大人之学”的终点,是世间做人的最高境界。
但这种境界是一种内化的状态。一切外在的“善行”,都不足以证明它;一切外在的“逆行”,都不足以否定它。
儒家有个形象的比喻。人有两颗心。一颗是欲心,但逞一己私利;一颗是天心,只为成就大局。二者此消彼长。欲心淡薄一分,天心彰显一分。
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如此做功夫的过程。可惜,西方自由思潮进来后,这句话被歪曲糟蹋了。
天心完全彰显的状态,称作【仁】。
这时,仁者没有一丝私欲。所做的一切选择和决策,必定是利他的、利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他处于不同角色必然会做出的选择。
他会去做一切可以利众的事情,包括去学习这个角色需要具备的一切能力。他可以归隐,可以治世;可以穷困,可以富贵;可以武胜,可以文取;可以怯懦,可以蛮横……他只做大道需要他做的事情,做可以成就大局的事情。
《左传》中有则故事,可以一窥仁者的风貌。
晋国大夫祁奚退休时,国君问谁可接任他的位子。祁奚举荐解狐。国君诧异道:“解狐不是你的杀父仇人么。”祁奚道:“您问谁可以胜任,没问臣的仇人是谁。”解狐继任不久就死了。国君又来问继任者。祁奚推荐了祁午。国君问:“祁午可是你的儿子。”祁奚道:“您问谁可以胜任,没问臣的儿子是谁。”不管是亲是仇,祁奚举荐的人都十分称职,赢得了世人的称赞。这就是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仁者,以大局为重。个人的利益、人脉、声誉、地位、资源,都不过是工具。工具可以正着用,可以反着用,只为实现目的。
而紧紧抓住个人得失的人呢。工具倒成了枷锁。只能拿有一种用法。一切都为了这一种用法而活着。哪怕为了实现这一种用法,而损害了自己长远的生存。
什么是只有一种用法呢?
我只能获利,不能受损;只能赞誉,不能贬折;只能升职,不能冷落……什么厚积薄发、曲线救国、以退为进,在他这里都不存在。因为看不到。大局对现实的他,太大、太远、太不切实际。
所以社会的顶层,都是“不现实”的君子;下层全是“现实”的小人。即便小人误闯入顶层,也注定是历史的过客。那里的规则,对他们来说太不“现实”,太乏味。

传不习乎。

友交而不信乎。

而不忠乎。与朋

省吾身:为人谋

曾子曰:吾日三

1.4

学而篇第一

三省吾身,是曾子自省的三件具体的事。
第一省,为人谋而不忠乎。
检讨自己,为领导做事是否存有私心。
现在工作都讲求KPI。但这种结果导向的模式下,掩盖了很多问题。
能力弱者,可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以达成个人kpi。能力强者,可以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又兼顾个人kpi。不管哪种,集体的利益都是受损的。
君子做事不为结果。只是把事情当做磨刀石,磨砺自己的“天心”,警惕自己的“欲心”。帮助内在德行的增长。
但君子的忠,是有前提的。君行君道,则臣尽臣道。
孔子之所以周游列国,流离失所,并不是没有国君重用。但凡发现可以辅佐的君主,孔子一定前去考察,不错过一丝一毫可以尽忠治世的机会。一旦发现君道不正,任何高官厚禄都无法令他多留一日。
“君君臣臣”的前提达成后,曾子这样的贤人能做的唯有“尽忠”。
第二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检讨自己,与同事朋友相处是否存有私心。在私心的驱使下,人会说出虚言妄语,做出矫揉造作的行为。以更少的付出换取更多的回报。这是本能的贪欲使然。
纵使有修为的君子,只要天心没有完全彰显,随时都会被潜藏的欲心控制,做出不信的行为。
但不信的后果是严重的。你与人交往每个行为,都会在他人心中留下痕迹,并不断累积。他们吃过的亏,受过的损失,都记录在潜意识中;即便概念中他们真的不在意,但日后与你打交道的模式已经在底层被改变。
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会成为一颗颗雷,埋在不信者未来的路上。不知道哪颗雷,就会爆在你最在意的节点、位置。比起来,当初的获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虽然君子不计得失。但践行诚信为他们在长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第三省,传不习乎?
检讨自己,教授弟子的知识,是否都是自己理解并实践过的。
教授对于君子,是另一种学习。用来验证自己的知识是否具备底层的“实质”。一旦发现其中有浮华的部分,立刻警醒背后蠢蠢欲动的欲心。
为什么教授这些不属于自己的知识?出于面子?出于慢心?出于名声?
当自己处于强势地位时,容易放松与张扬,欲心最容易伺机萌发。面对下级也不忘自省,实在是难能之事。
曾子三省,展现了一个君子应有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行道态度。在对上,对中,对下的日常交往中,不放过任何一个打磨德行的机会。时时警惕欲心,保护的天心。
这也是处在今日的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现在的社会关系比春秋时复杂了不知道多少。你是用它们来磨砺自己,还是为自己增添烦恼呢。

【幻游在此】文化馆,秉承“以人为本,万物为用”的宗旨。修学、践行、教授,古之圣贤传承的文化精髓和修身之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