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糖药度拉糖肽,减重降压降脂,降尿酸降尿蛋白,保护心血管
度拉糖肽也属于受体激动剂,使用于在使用其他药物后降糖效果仍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适用于II型糖尿病。
我国II型糖尿病人群数量约占糖尿病疾病中的94%,每14个人中,就有1例II型糖尿病患者,且患上后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对用于多方位治疗该类型药物的糖尿病患者需求大增。
★度拉糖肽降糖效果怎么样?
度拉糖肽能够让机体内的GLP-1受体发生反应,GLP-1是人体肠胃黏膜中的一种分泌激素,能称之为“肠促胰素”,直接在肠胃中发生分解消耗,代谢快,降糖效果佳,并且引发不良反应的机率小于胰岛素。
还可平衡葡萄糖浓度,调节内分泌紊乱,增加胰岛素分泌达到正常范围,在将低血糖时也能够促进肠胃消耗,抑制中枢神经活跃,达到减少进食需求的目的,让餐后血糖浓度降低。
该药物与传统药物不同的地方是,传统药物以增加胰岛素分泌为重点达到降糖目的,但是在降糖的同时,有可能会造成低血糖的发生,而度拉糖肽则是以通过合理抑制进食需求,间接保护胰岛细胞不被衰竭,从而维持血糖。从长久发展来看,后者能够让患者身体损害程度更低,对药物的适应性更强。
注射度拉糖肽和注射胰岛素的时间不同,前者每周注射1次,后者则需每天注射1次,因此度拉糖肽能让患者用药服从度得到有效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皮下组织的伤害,避免了像注射胰岛素那样,出现皮下淤血和皮下硬化组织,让患者疼痛感大大减少,同时还能达到长效控制血糖的目的,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医生认可。
因为度拉糖肽能够抑制中枢神经,让人食欲降低和糖分需求量降低。所以不仅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同时也能够降低餐后血糖,总体降糖反应能让糖化血红蛋白得到降低。
★怎么知道自己适用度拉糖肽?
度拉糖肽是针对II型糖尿病所研发出来的降糖药,因此所有II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使用该药物;而且该药的针头面积小于传统胰岛素注射针头,因此对注射胰岛素感到恐惧的患者也可使用该药物;肠胃敏感度高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考虑度拉糖肽,因为它对肠胃刺激度低,因为吸收药效更安全且生物利用率高。总体来说,在临床实验中,度拉糖肽的安全性得到了医生学者的广泛认可,同时以其药效多样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
★度拉糖肽用法用量
度拉糖肽由连接肽、GLP-1类似物、修饰IgG4Fc段,共同组合结合成稳定的分子结构,因此半衰期更长,最长可达到4-5天,皮下注射1周1次,勿采用臀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入。因为这两种注射方式并不能将药效发挥到最大,生物利用率降低,因此不推荐。在用药期间,如果没有按时注射,应及时补药,避免药效过期得不到补充,让病情加重。
●初始最大剂量不能超过每周0.75mg;
●若病情未能得到缓解,那应增大药量至每周1.5mg;
●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保持度拉糖肽药量,适当减少磺脲类药物药量,避免让血糖过低;
●与二甲双胍联用时,可在保持二甲双胍用量,在保持度拉糖肽药量不变的情况下,结合病情适当增减度拉糖肽药量;
●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度拉糖肽治疗效果意义不大,因此不适用该药。其他程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药剂量;
●因为度拉糖肽对肝脏负担小,因此该药也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肝病患者。
★度拉糖肽降还有哪些功效?
●降压减脂
血糖维稳机制失控后,除了血糖上升外,体重也会随之上升,一项糖尿病受试者48周实验报告显示,在使用度拉糖肽25周后,患者体重平均下降1.5kg,并且在停药后体重保持不变时间为2年左右。因此可以证明度拉糖肽能够帮助为细胞提供动能,加速脂肪分解,说明该药能够在降糖的同时减少体重。
●降尿酸和尿蛋白
度拉糖肽在经过人体代谢时能够帮助尿酸沉积盐分解,加速血液流动速度,促进尿酸排出,从而达到降低尿酸和缓解痛风。另外,在促进机体代谢的同时,能够帮助加速肾小球过滤出有害物质和多余蛋白质,能够减少患上肾病的机率,有研究表明,肾病患者在服用度拉糖肽后,肾脏损伤程度比不服用度拉糖肽的肾病患者要低,因此可以确认度拉糖肽能够有效降低蛋白尿、血尿的发生率,进而保护肾脏。
●保护心脑血管
度拉糖肽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患有并发症,去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度拉糖肽能够将脑卒中风险降低20%,能将猝死风险降低至15%,还能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清除血脂,净化血液,促进脂类物质的分解,能够更好的保护心脑血管,减少血管硬化的风险。
一项为期5年的跟踪研究调查表明,II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度拉糖肽后,比同期患者得到的降糖效果更好,也是受体激动剂中半衰期最长的降糖辅助药,因此适合II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一旦代谢细胞受损,影响到代谢循环机制,那么就需要开始终身服药来控制血糖,度拉糖肽与传统降糖药不同,它只需要一周给药一次,这无疑将大大提升了患者服药依从性,也降低了肾脏代谢负担,并且能够与其他药物联用,能够多方面治疗其他疾病,提高了用药选择,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