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这十七个字,足够让身心健康,让世界平静 | 徐文兵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回顾

病从口入,真正「会吃会喝」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累」和「疲劳」这样的词,用来描述现代大多数的人的状态,似乎再恰当不过了。每个月总有那么二十五六天感觉身体被掏空,即使什么都不干在家躺一天,也并不能完全解除这样的状态。所有问题的答案,在下面的读书内容里,都会告诉你。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现代人的多种「过劳」

《黄帝内经》在讲完「心安而不惧」之后,接下来说的是「形劳而不倦」,这是我们对待形体的态度。

疲倦的「倦」,是一个「亻」加一个卷曲的「卷」。肌肉如果太疲惫的话,就开始痉挛收缩,卷起来了,这叫「倦」。

「形」指我们的肉体,包括四肢和躯干,当它用力工作的时候,不要让它超过极限。如果到达了极限,它的表现就是抽筋。

华佗在发明五禽戏的时候,对他的徒弟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这是道家对锻炼身体或者劳作的态度:人应该经常动一动,但是不要突破极限,否则会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形体活动过多,就是「劳」。

劳的繁体字,勞,上面两个火。意思是本来应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如果你依然点灯熬油,到点不睡,这叫劳。比如说轴承不加润滑油,磨着磨着就磨坏了;自行车如果不打气,轮圈就凹凸不圆了;当你身体疲惫的时候,还盯着电脑屏幕打游戏,抱着手机看电视剧,这也是劳;当你本身没有足够的气血输送到肌肉上的时候,你还在做所谓的健身锻炼,你在拉伤你的肌肉和韧带,这都叫劳。

如果我们的知觉灵敏,身体会给你一个信号说,过头了,受不了了,不要再这么折腾了,停一停。

什么叫倦?运动员跑着跑着抽筋了,别人上去扳他的脚,给他把痉挛的肌肉拉开,这就是过度使用肌肉以后导致的倦;很多人工作一天后,回到家一头栽在沙发上、床上,就在那瘫着,这是累过头了;有的人在电脑跟前一坐一天,虽然没有形体上的劳作,但时间久了之后同样会头昏脑涨,这是眼睛的劳作过了头,累及到身体的其他部分。

总之,「形劳而不倦」就是说∶第一,我们每天的工作别过头,适当放松放松,早点上床睡觉;第二,不要在过度劳累后又通过其他方式使自己的形劳,甚至是神劳。

现在很多人疲倦了以后,不是去老老实实休养,而是给自己来一发兴奋剂,比如咖啡、红牛、力保健等等,然后再去劳作,这就是对身体的持续性摧残。

「气顺」的含义

如果做到这几点,气从以顺,真气从之,气血运行会听从你内心神明的指挥,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去走,这叫「顺」。

顺的反义词是「逆」。如果气血逆着走会怎样呢?举个例子,我们吃完食物咽下后,经过十二指肠、小肠,再通过结肠,最后由直肠排出来,这叫顺。如果不顺,吃东西就会堵得慌,咽不下去,吃完还打嗝,甚至有的人会哗一下全吐出来。另外,女孩子来例假,血是从下走的。现在发现很多人出现「倒经」,就是该来例假的时候,下面没有出血,鼻子每个月定期出血,这种气血就属于「逆乱」。还有的人叫「四肢厥逆」,跟人一握手,手冰凉,我们叫「鬼手」,凉得简直不像人的手,这是气血到不了末梢枝节。这也是气血逆乱的一种表现。

正常的人是头脑冷静、手脚暖和;不正常的人是头脑发热、手脚冰凉。老北京有句话说,手脚冰凉,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是把生理、病理的现象跟心理结合到一起了。而且我们发现,当内心着急、情绪激动的时候,有些人手脚会变凉。因为气血都往心脑区供,就牺牲了末梢循环。

手脚冰凉的人,要注意检查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你身体的气血足不足,第二是你的经络顺不顺。就像暖气片不热,要么是锅炉房没好好烧,要么是通往你家的管道堵了。怎么解决?锅炉不烧了,你给它加燃料;管道堵了,就要疏通。千万不要判断错了,本来是管道堵了,你还在那加燃料烧锅炉,最后锅炉炸了,家里也不热。

手脚冰凉的人,看看自己有没有热的地方。很多手脚冰凉的女孩子,一脸红红的包,就说明这个气血没跑到手脚末梢上,全堆在脸上了。如果脸是煞白的,手也是冰凉的,而且经常冻得瑟瑟发抖,容易感冒,这个人就是锅炉房没好好烧,自身气血不足。

「气从以顺」因此的意思是:第一,你体内要有足足的气;第二,你的气要顺着经络走,不能胡来。

怎样对待别人的欲望

怎么对待自己的欲?「志闲而少欲。」

怎么对待别人的欲?「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欲是低层次的、生物本能的需要,愿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追求。这个世界是形形色色很复杂的,千人千面,有各自不同的身体结构、能量结构和精神结构,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欲望和追求。只要你顺从的是健康状态下的「欲」,就会活得很快乐。千万别被欲望压得满肚子邪火,经络被堵得七拧八拧的,这样就会产生病态的欲望。

要实现「各从其欲」,首先,就要尊重自己现有的欲望,然后,用后天的意识去满足它,这是最人性的生活方式。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就要施于人吗?我爱吃猪肉,就让大家都吃猪肉吗?我认为中医好,就让大家都学中医吗?现在多少家长,总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人物品,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残害自己的孩子。这是把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别人,这个错误的关键在于,站的角度错了,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欲」,没有想到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皆得所愿」的「愿」比「欲」的层次高,「欲」是身体本能的需要,比如温饱、安危,而「愿」不是,它脱离了物质,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道家的主张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最后达到「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的境界。

这个世界如果真是这样,就太完美了。

《〈黄帝内经〉现学现用》

原著:徐文兵

读书:大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