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与能力培养

郭晓梅

---- 《软体动物门》一课教学案例分析

[ 教学案例 ]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我面带微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看着一张张天真、纯洁、陌生而又紧张的小脸(我当时是异地上课)和一双双渴求、祈盼的双眼,我内心不由涌起爱意和欣喜。我先简单而清晰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告诉学生在这节课结束时会给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学生们马上开心地相视而笑,气氛也顿时轻松、活跃起来。看到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我开始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目前生物课改以突出学科特点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为重点,它首先注重的就是基础学力的提高。因而我首先让学生辨认实验盘中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有烧杯,里面有醋(表扬说出“有醋”的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进行细致的观察,学生受到鼓舞,非常开心。)、绿色菜叶、紫色菜叶、吸水纸、玻璃板、蜗牛、蛤蜊、乌贼。并让学生区分蛤蜊、 gale 油;螺蛳、螺丝钉。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蜗牛、蛤蜊、乌贼这三种动物,找出它们在外形上的共同特点。学生回答说:“他们的身体都很柔软,有贝壳。”我问:“乌贼体表有贝壳吗?”学生笑了,回答说:“没有。”我又问学生:“有没有同学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乌贼体表没有贝壳?”有一个学生挠挠头说“是不是退化了?”我说:“这个同学推测能力很强,对,它已经退化成内壳藏在柔软身体背面皮下。因而可以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身体柔软,我们形象的称之为软体动物。”(板书:第六章软体动物门)

然后我问学生第一次见到蜗牛是在什么地方,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在家的水池子里,有的说在菜市场有卖蜗牛的,还有的说在草地里、阴暗潮湿的墙角、树下、砖下等地方,有的学生干脆说在潮湿的陆地上,学生因此总结出蜗牛是陆生软体动物。再让学生用肉眼观察玻璃板上的蜗牛,看看它在正常生活状态下有哪些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并分析它们可能有哪些功能?给学生3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说出下面一些结构、特点及功能。(我随着学生的叙述摘出板书)

贝壳。是螺旋形的。它长在蜗牛的最外面,应该有保护功能。

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长的一对触角上有两个小黑点,可能是它的眼睛,因而触角应该有视觉,除此以外,它好象还有触觉的作用,因为一碰触角,它就收缩。

腹足。是肌肉质的,而且发粘。我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举起蜗牛用手摸着腹足说:“就这样,感觉到它粘糊糊的。(这时我就表扬学生摸得好,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他一样在观察时充分调动自己的手、眼、脑,这样可以观察到更多的现象。学生脸上喜洋洋的。)粘液应该是由它腹足上的腺体分泌的,(告诉学生是足腺)作用是能够减少运动时的阻力,另外还有粘附作用。我在观察时把玻璃板立起来或倒过来(生边说边演示,许多学生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做。),蜗牛居然没有掉下来,我很意外,考虑这可能是因为粘液在起粘附作用。”这时我对学生的认真观察及积极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这个学生面露得意之色。)

口。把玻璃板拿起来从下面可以看到口。(生边说边做,有的学生高兴地模仿着。)学生猜测它应该有取食功能。(我赞扬这位学生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又有学生说出它以菜叶等为食,对人类有害。

还有一个结构 ---- 外套膜,学生用肉眼不一定能够看到。我在课前把一只蜗牛的贝壳弄掉一块,露出外套膜,放在实物平台上,让学生观察,并告诉学生外套膜名称的由来及外套膜的功能:其分泌物形成贝壳,而且外套膜上密布的微血管当作“肺”进行呼吸。(学生恍然大悟,怪不得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生物学观点。

对于蜗牛的触角到底有哪些感觉作用,学生很感兴趣,希望能够作进一步的探究。我想目前与生物课改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来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学生有这个愿望,正合吾意。因而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来探究蜗牛两对触角作用。学生讨论得很激烈,也很兴奋,说出很多办法,最后经讨论确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具体如下:取四只蜗牛,编号: 1 号完整, 2 号去大触角, 3 号去小触角, 4 号触角全去。把笔分别放在 4 只蜗牛前 2 厘米处观察现象。分别把绿色菜叶和紫色菜叶放在 4 只蜗牛前 2 厘米处。观察现象。分别把蘸醋吸水纸放在 4 只蜗牛前 2 厘米处观察现象。用物体分别碰 4 只蜗牛,观察现象。学生经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触角

视觉

色觉

嗅觉

触觉

喜绿

更强

就这个结论,学生发现蜗牛的大触角有视觉而小触角没有视觉,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学生说:“大触角有视觉,蜗牛视野范围更广,有利于它的生存。”众生皆以为然,这时我告诉学生,大家分析对了,不过蜗牛的视觉很差,微弱光线下看得远些, 6 厘米左右,强光下反而近, 4--5 毫米左右。

又有学生说:“我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蜗牛的触角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非常灵敏,我想这是因为陆地环境复杂,蜗牛又没有什么坚硬、锐利的武器,在有外界刺激时,只能迅速的把自己柔软的身体缩进贝壳的内部的缘故。”学生说完后,我表扬他有着正确的科研态度。并引导学生根据刚才这名学生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总结出这样的结论:“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个体与环境相适应。”新课的部分就到这里。

在小结部分,我这样说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蜗牛的研究就到这里。可能同学没有意识到,刚才同学设计实验探究蜗牛触角作用的过程就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大家能不能归纳一下,进行科学实验一般分几步?”学生经过讨论能够分析出分五步: 1 、确立目标 2 、设计方案 3 、准备材料用具 4 、操作观察 5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内容及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习题部分,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旨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能力。蜗牛与人类关系?饲养蜗牛应注意哪些条件?设计实验探究蜗牛两对触角的味觉功能。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说出的答案是:蜗牛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吃农作物;人们可以利用的方面:食用,观赏,玩。饲养蜗牛时应注意温度、湿度、光线、食物、卫生、天敌等。并有学生希望老师能给一只蜗牛,想自己回家饲养,我点头表示他的愿望可以实现,这个学生差点欢呼出声。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经讨论,一致认为下面这个方案简单易行:把有味汁液涂沫在某个物体上,取四只蜗牛,编号: 1 号完整, 2 号去大触角, 3 号去小触角, 4 号触角全去。分别把四种蜗牛放在该物体附近,观察现象。

结束语我是这样处理的:我首先说:“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陆生软体动物 ---- 蜗牛的一些知识。在实验盘里还有这样一些动物:乌贼、蛤蜊、螺蛳,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怎样才能使这些材料保持新鲜而不致浪费呢?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议论纷纷,出了很多主意,最后一致同意冻上。我对学生的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并说明我一定按照他们说的办法去做。同时嘱咐学生把自己用过的菜叶、吸水纸等废物在下课时带走。最后告诉学生:实验桌上的蜗牛就送给大家,(学生听到这句话,都非常开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继续饲养,并带着这样一些问题进行观察:

习题部分的第二道题:“设计实验探究蜗牛两对触角的味觉功能。”回家后按照课堂上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操作观察,欢迎同学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案,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被剪掉的触角能否再长出来?没有触角对其正常生活是否有影响?

野外生活的蜗牛没有触角,情况会有什么不同?

第二、三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在饲养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选择适当的时候进行分析、讨论,还可以把讨论的结果邮给我,希望届时同学们能有新的发现。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同学们的大力合作,非常感谢。学生们也都起立,说“谢谢老师,老师再见!”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 教学点评 ] 哈市动力区教师进修学校 / 何立滨

这节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按照生物课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造性的改革。以实验探究法进行课堂教学,突出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 使学生思想和文化素质都得到提高,给听课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教者以全新的观念确定综合发展目标和各项教学策略。

教者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将《软体动物门》一课的代表动物选为蜗牛,并且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课前设计和准备,在对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理解和运用自如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潜在因素,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在找准了学生的激发点和启发点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课堂教学活动化,学生活动量化,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提高。

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基础。使儿童具备基础学力是生物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素养。在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贯穿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学生。如,对于蛤蜊和蛤蜊油,螺丝和螺蛳等几个词的音、意的解释,给学生以明确的概念。

三、创设情境,探究尝试,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

从教学活动设计上看,无论是情景的创设、实物的观察,还是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无处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特别是对实验的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在充分观察蜗牛的前提下,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确定与蜗牛有关的研究课题,并独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素质及方法的培养。在小结部分,教者一改以往的程式化的课堂小结形式,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探究过程作为课堂小结,并鼓励学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在教学回放过程中,独立发现并总结出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成为本节课突出的闪光点。

与课改要求相适应,本节课所体现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将知识的传授作为载体,重在素质、观点、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即重过程、重探究、重开放性活动和问题的设计。例如,在围绕与蜗牛相关的教学内容讲授时,将“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做为载体放在第一个层面上,而将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做为教学重点放在第二个层面上,以突出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对第一个层面的教学要求是简单、明快;对第二个教学层面的要求是细致、有序。突出科学素质和生物学观点的培养,突出对学生的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在方法和手段上,将直观教学与实验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看到他们应该看到的,想到他们应该想到的,做到他们应该做到的,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此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突出了探索精神的培养并使之延续下去,形成发展。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着“动动手、动动脑、看一看、想一想”的探索精神。这是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一贯坚持的作法,它可以使学生的口、眼、手、脑综合运用,开发机体的潜能,提高个体的智能。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这一探索气氛又被延续和升华,形成发展。如:“蜗牛与人类关系”、“饲养时应注意哪些条件”、“饲养过程请注意下列问题”等等,使学生在获得了一只自己喜爱的动物同时,埋下了“种子”,产生了兴趣,充实了知识,而收获的却是一种精神,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