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琴行杯散文大赛】韩素梅丨望仙大峡谷游记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韩素梅,山西运城人,中学教师。曾有数篇文章发表于报刊及公众平台。其座右铭是:没有太高奢望,只求在平凡中费点笔墨,给生活留点什么。
望仙大峡谷游记
韩素梅
上周去了凤凰谷,慨叹相见恨晚,这周又去了垣曲的望仙大峡谷,更是叹为观止。如果把凤凰谷比做柔顺甜美的少女,那望仙大峡谷该如桀骜恣肆风流倜傥的美少年了。游了望仙谷,深味此中自然与人力的鬼斧神工,天地造化。
常言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谷山水相宜,仁智齐集,非仙者而更何可居?概望仙据此得名吧。
望仙谷的水,主要就是一条河,因着山势,一路顺流而下,在不同路段因为不同地形,被大自然造化成湍流的小溪、不同落差的瀑布、不同大小的渊潭。其中三潭瀑地段,三面峭壁如削,可谓是瀑连谭谭连瀑,潭瀑相接,绮丽壮观。所谓三潭,即风潭雨潭龙潭,是因古时人们为不误农时乞风求雨而得名。我们顺着山势一路向下前走,战战兢兢走过一段凌空悬挂的走廊(也叫做栈道),逐渐探底至望仙谷的最深处,此处是黑龙潭,也是最为奇险壮观的瀑布深潭了。只见瀑布从百丈高处迅疾而下,凌空飞泻,其声隆隆,如雷鸣,如海啸。这湍急的瀑布跌落之处,形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潭,即此地有名的黑龙潭。潭百丈方,深不可测。看此情此景,不由得吟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是望仙谷的最深处,四面峭壁削立环抱,身居谷底,有坐井观天之感。因天色已晚,此处竟有几个拾级而上的走廊,没时间寻思探索该走何处,只好原路返回。 只是决定返回的瞬间,我突然看到了一侧提示:距柏树楼800米,也仰头看见了隐约在山崖柏树丛中的一个小楼。但几个同事还是有点迷惑,怕再走错路耽搁时间,就只好原路返回。这也给这次望仙谷之行留下了遗憾。除了瀑布深潭,还有峭壁间随处外泄的泉水,沿着百丈峭壁漫下来,在崖壁脚下掉落,如“泉水叮咚”,“大珠小珠落玉盘”。风起处,水屑飞花扑面而来,真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望仙谷的顽石,其实根本就不用考究哪一块石头比较怪异。因为望仙谷本来就是万石造化的,这里几乎看不到土层,仔细看去,眼到处,不论是山,不论是河床,都是由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巨石堆砌而成的。巨石铺路,脚上几乎不染纤尘,平滑处,被打磨上防滑的脚印,踩着“巨人”脚印前行,平稳踏实。河床下的巨石,被经年的流水冲刷得顺滑而纹路鲜明。河谷两边的峭壁,有的被岁月风雨磨蚀的壁立千仞,有的则一石突兀,如怪兽虎视眈眈,有的显得松散,唯恐滑落,个别惊险处,一般都有招牌提示游人注意安全别逗留。
再说望仙谷的动植物。前面提到望仙谷整个就是石头的造化,你可能想象不到,顽石上还会长出绿草,开出野花,石头缝里除了能蹦出孙猴子,它还会长出葱绿的藤蔓草树。反正,这里树种繁多,植被葱茏,并不逊色于土疙瘩山。只是,那么多的树种,除了两三个认识,大多叫不上名,所以很想请管理者费点功夫,给每个树种挂个身份证,既给游客科普了林业知识,又强化了爱护花草树木的环保意识。同事们都很奇怪这石头上石头缝里怎么会长出如此葱郁的植被?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崖壁上外泄的泉水吗,对,水是生命之源,山因水而灵。正因为崖壁上山石间山石缝积蓄着水源,才能长出青草绿树。看着石头上盛开的野花,峭壁上侧立的崖柏,真该为这些顽强的生命点赞。人也一样,无论身居何处,都要就地蓄势,展示自个的风景活出自己的精彩。这里的生物,或许是自己疏忽,反正水里似乎没看到鱼儿,只是偶尔水洼处看到些小蝌蚪。两边斜坡崖壁,常有鸟鸣,偶尔会有飞鸟惊起,划空而鸣。
曾经两次去过壶口,虽震慑黄河之水于壶口处飞泻而下的雄伟壮观,但那里的黄河已被商贩被人文景观冲淡了素颜,而且看瀑布过于直截了当,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望仙谷瀑布,进了景区,没看到商贩,除了管理者为方便游客给提供的便利安全措施,几乎看不到人文景观的痕迹。整个旅游过程,是游客在踩着石头,欣赏了众多小瀑布渊潭之后,不断探底深入,最后天堑搭通途,走过有点惊险的栈道,才终于看到最美的瀑布深潭,体验坐井观天。整个过程,就是身心被陶冶锻炼的过程。岂不比下车即景更内涵丰富而有意义?
另外,望仙谷虽是自然景观,既然被圈地为风景区,少不了人为的痕迹。能在浩淼群山中找到此奇谷胜景,甚是不易,又能开发成风景区,更是不易。整个峡谷探索游玩,总让你有惊而不险。比如一块块巨石上打磨的防滑脚印,那一处处忽上忽下的走廊与护栏,那供行人横过浅水的石墩等,尤其是探底黑龙潭那自上而下沿着峭壁凌空悬挂的栈道,原路返回时,才注意到那些栈道是被一根根斜插横插在峭壁上的石柱支撑着。那石柱是怎么被打进峭壁,石柱上的走廊又是怎样凌空悬挂起来的?不得而知,真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深深地佩服人类之伟大,这就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一直宣传弘扬的工匠精神。能让天堑成通途,生活工作中还有何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
这次望仙大峡谷之行,感觉自己已真真正正融入了自然,与自然万物共鸣,身心俱得到洗礼净化。虽然没有到达最后一站——柏树楼,稍许有点遗憾,但能拂去纤尘融入自然天人合一,已是弥足珍贵了。在这里也提醒管理者在每个路口交叉处给初到的游客以恰当的提示说明。同时也建议景区安装监控,尤其是危险地段。不过,有点遗憾也好,待到秋季,我还会重游此地欣赏秋色渲染的望仙谷。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