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问题面面观(5)

五、菌种生产管理问题
食用菌菌种生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所以存在管理的特殊性。许多企业老板对此缺乏认知,在技术本身不构成影响的情况下,出现大问题,类似的例子非常多。尤其是公营的菌种生产,受制于体制局限,比私营的管理上问题还要多得多,所以,尽管菌种生产利润不低,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公营机构继续大规模做菌种生产了。原来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三明真菌所等著名的的菌种生产附属厂,基本上都放弃了公营,或直接停止。
菌种生产管理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许多问题在出现之前完全潜伏,出现之后不可修复。
菌种管理带来的影响中,第一个要数错种,也就是弄混了菌种的源头,最可怕的是菇种都不对。我工作的研究所就出过两件,一件是黄白金针菇搞错,这个在季节性栽培上问题不严重,但也被人家骂得不敢作声。更严重的一次则是买香菇菌种,制棒后长出了平菇,农民反映到报社,后来被单位领导公关给压住,赔了些钱了事。
错种问题,最困难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另一个是有人故意搞事。
同一个菇种要是人为搞乱品种,基本上没有人能够看出来。而人为故意的也是以这样的为多,大体上可以肯定是由于某些问题处理不公,引发纠纷可以为难领导。
不同菇种的搞错,则更多是与管理制度有关,没有做到一瓶(袋)一标签,而且多菇种同室培养,如果再加上外部人员进出没有管制,就要乱套。
我单位的问题,就是从某位先生的“良好服务态度”开始这种噩梦的,这位先生在生活里也是个无原则的人,他担任菌种站站长后,就开始放任购种者进入培养室,至今二十多年了,这种情况也没能纠正,反正我不管这些事,现任的也不懂这些。
食用菌菌种生产管理的另一个问题是品质保障,包括是否有人故意做出或者设施条件的错误导致不良环境伤害,以及内部菌种使用规范的欠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潜伏性更加强,而且表现后很难断定原因,最容易形成外部纠纷。
不少人把菌种生产看得很容易,不仅技术上不能稳定,连基本的管理也不懂,做过几年菇,就开始做菌种卖了,这种的人不在少数。菌种生产的的规范,既有技术性的内容,也有非技术性内容,但很少有人强调非技术性内容。菌种生产的特殊性甚至不仅包括规范,还包括人性化,人际矛盾引起的人为问题,就是非人性化管理的后果。
人性化管理谈何容易?所以一旦出现这方面的疑虑,就必须切断,菌种生产的用人制度,必须是“疑人不用”,非常严格的疑人不用。但是,在公营机构是不可能做到随意“动人”的,所以,公营机构由此衍生的问题就特别严重,也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公有制体制不适合做菌种生产的原因。
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的管理,更需要的东西很可能是相关的程序性知识,这却是整个菌业的命门型缺陷。
管理知识基本上就是程序性知识。
在菌种生产管理文本这一块,我目前已经看过的的东西,都是陈述性内容为主,程序性内容太少,事实上,做好菌种的生产管理,技术只是必要部分,检测监督和预防的程序才是保证技术稳定实施的关键。可能讲到这里,大家有必要去百度一下“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个概念,否则是没法看懂我这篇文章了。作为新行业,我可以理解当前菌业的程序性知识缺乏现状,但并非完全没有,而是没有把它体现到食用菌生产理论上面去。目前好的菌业程序性知识停留在一些好的企业管理者的大脑中,很少转化成为文本性内容而流传,这又和另一个系列《聊聊菌业职业经理人》挂上钩了。
中国现阶段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论是实践型还是理论型的,都存在这样的知识偏颇,欠缺程序性知识而长于陈述性知识,尤其是一些大家,程序性知识非常不足。如果说行业大家们不了解菌种生产(实际上也包括全部菌业生产)程序性知识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基本上无需参与具体生产),那作为行业技术执行中流砥柱的产业技术员们,就应该为此而汗颜了。
专业程序性知识的特点之一,是没有唯一正确性,可以殊途同归,所以这会和一个人的知识总量产生很大联系。我们看到的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问题非常多,而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来源大部分属于管理的衍生问题。这个应该也算是行业的特色之一,但因为菌业生产的大多数企业,出问题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不被暴露,而菌种生产不一样,他一出问题就是和他人的纠纷,所以便凸显出来了。
(0)

相关推荐

  • 食用菌液体菌种最致命的“三高” 你真的了解吗?

    现在很多在网上以及其他书籍都在鼓吹液体菌种:液体菌种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出菇整齐.便于管理,菌种生产成本低,接种方便. 根据笔者的研究经验来看,上述所说并非全是事实. (图中为常见的食用菌液体发酵罐 ...

  • 食用菌覆土制种新技术

    食用菌覆土制种新技术是就地取材,原料选用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酒糟.蔗渣等1种和多种,辅以麸皮.米糠.白糖.石膏粉.石灰粉等混配成培养基,装入塑料编织袋内,然后放入太空灭菌包(自制约30元,可容纳2 ...

  • 食用菌产业“菌包厂+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研究

    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征,被誉为上天赐予的长寿食品,"荤素菇"搭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人类最佳饮食结构,在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食用菌将在合理膳食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食用菌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3)

    对于菌种用户,虽然很容易理解问题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却很不容易了解菌种企业的内情. 所以,虽然我们希望菌种企业合理宣传自己,但实际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可以说,菌种企业绝大部分没有正确的公关意识,而是会故意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2)

    菌种出问题的管理因素复杂,但技术所导致的问题往往更严重. 管理问题是多意外的,即因为管理程序的疏漏导致某些工作不到位,但技术问题提倡是自始至终潜在的,爆发起来就非常可怕,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我们知道, ...

  • 菌种问题面面观(10.1)

    十.出问题和出问题不一样 我们得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没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敢说自己100%不会出问题,也没有一家食用菌菌种生产机构绝对不出问题.只能说出问题是基于什么原因,才是决定问题频率和比例的关键 ...

  • 菌种问题面面观(9)

    九.无法细说的说明书 对食用菌菌株介绍的说明,是许多栽培者非常重视的东西,但事实上这个东西涉及的内容大体上都比较含糊,并不是具体栽培的指南,而只能是季节和模式选择的依据. 食用菌商业化菌株的种性描述, ...

  • 菌种问题面面观(8)

    八.无法推荐,但不得不说 我在各地讲课交流,大量的菇农,乃至部分底层菌种生产企业老板,经常性要我给他们推荐菌种企业和种源.老实说,很多菌种企业老板跟我关系是很不错的,但我却不敢随便推荐.原因很简单,我 ...

  • 菌种问题面面观(7)

    七.不是老化也不是退化 华中农业大学的刘伟,专攻羊肚菌,他研究发现,人工培养的羊肚菌菌丝体,菌丝生长到一定距离后就无法往前延伸了,他的看法这是种性退化,(<羊肚菌的退化>,点击可以直达文章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3)

    种性绝对的变化和相对的稳定. 即使是完全的无性繁殖,种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在基因复制的差错率方面本身就是预留的必然.但对于一个商业化菌株来说,相对的稳定期的长短,决定了菌株的商业化使用寿命.纯粹基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2)

    另一个佐证食用菌菌种存在"非遗传性劣变"的证据,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的刘伟,他发现,羊肚菌菌种液氮冷藏,会导致出菇变化,同一菌株,经过液氮冷藏的和未经液氮冷藏的比较,在第一潮 ...

  • 菌种问题面面观(6.1)

    六,种性保持问题,太难了 稍懂食用菌育种常识的人都知道,培育一个好的食用菌品种可能存在运气成分,但保持一个好品种的种性,则是一个非常硬核的,无法投机取巧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关于种性保持,没有非常严格 ...